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媒体融合的一次实战练兵

作者:■郑文达

军运会期间,网络部前方记者团队共撰写各类稿件146篇,其中图文稿112篇、视频稿25篇、VR新闻9篇,开幕式述评稿《军人荣耀,今夜绽放》被国家网信办全网推送;闭幕式侧记《这是拼搏的舞台,更是和平的庆典》广受好评;外文稿《轮椅射手庞佐上校:因运动而重生的意大利伤残军人》登上微博热搜;短视频《卢嫔嫔,风一样的女子!摄像机都追不上!》点击量达2000多万;并创造了3个全网唯一:H5作品《军运回眸,中国队133个夺冠瞬间》为全网唯一囊括中国队所有冠军的作品;《VR看军运》系列为全网唯一的VR专栏;《军眼看军运》系列报道为全网唯一主打短视频产品的专栏。

军报记者开设的微博话题#全景武汉军运会#阅读量达1.1亿次,中国军网推出的网络专题《共享友谊 同筑和平—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广受关注。后方编辑在快速编发的同时,还要对前方记者稿件进行校对,以保证稿件质量。此次军运会报道没有出现差错,后方编辑功不可没。

此次军运会报道不同于日常报道,有4个特点:一是遭遇战而非阵地战;二是多家抢而非独家釆;三是四处跑而非蹲点写;四是临时抓而非事先拍。35个分散于各地的比赛场馆,27个赛程交错的比赛项目,15名各种类型的前方记者,如何把大家融到一起,形成合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赛前我们就把报道重点确定在5个军事特色项目及开闭幕式上,同时兼顾夺冠热门项目和突发热点事件。要搞好报道,前方记者如何分工协作是关键。最开始时,我们打算按赛事类型来分工,在提前去过场馆后,发现这样行不通,效率太低,大部分时间会耽误在路上。故在正式进入后,我们改为按地理位置划分,以入住的酒店为中心,向周边比赛场馆、军运村、媒体中心扇形辐射,将35个比赛场馆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至少包括一到两个重要比赛项目的场馆,由5名文字记者区域负责。文字记者在采访的同时拍摄短视频,并向视频和英文记者提供新闻线索。此次报道中,点击量达800万的短视频作品《外军选手眼中的中国队:他们真的太快!太优秀了》就是由文字记者提供线索,英文记者拍摄和粗编,视频记者精心剪辑完成;4名视频记者作为拳头力量,集中使用。两人专门负责5个军事特色项目及开闭幕式报道,两人负责夺冠热门报道、热点事件报道及为文字记者拍摄采访镜头。如《中国军网记者对话国际军体理事会主席皮奇里洛》就是由视频记者与文字记者共同完成;一名英文记者是自由人,只负责采访报道外军选手。此次能挖到轮椅射手庞佐上校的故事,线索就来自于负责射箭项目的文字记者;VR摄像师与无人机航拍师则重点拍摄场馆,同时配合英文记者采访。此次推出的《VR看军运》系列不仅包括场馆,还含有文字及视频记者撰写和拍摄的该场馆赛事新闻。

军运会赛程紧张,赛场热点转换快。赛场内抢首发,赛场外挖独家,是我们此次网络报道的基本准则。从揭秘开幕式表演节目、聚焦舞台之下的保障官兵到专访开幕式总导演杨笑阳、国际军体主席皮奇里洛,从射击首金、女篮夺冠到军事五项选手卢嫔嫔、潘玉程破世界纪录,从专访轮椅射手庞佐上校、慰问俄罗斯受伤运动员到中国队包揽空军五项、海军五项全部金牌,这些热点新闻网络部都是第一时间报道。开幕式述评稿和闭幕式侧记都是在人员还没走出场馆时就已发布,赛事新闻则是比赛一结束就全网发布,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为充分发挥融媒体团队的报道优势,网络部首次在国际性赛事中使用英文记者采访,深入挖掘外军选手背后的故事;首次安排文字记者用手机兼拍短视频,既解决了视频记者人手不足的问题,又确保抓拍到更多比赛精彩瞬间;对军运会的35个比赛场馆进行VR拍摄,不仅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便利,也让技术产品本身成为新闻。

此次军运会报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个中心的记者就像一家人一样,相互支持,携手共进,这不正是媒体融合所追求的最佳状态吗。

(作者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网络产品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