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美军网络舆论传播能力的转型发展与启示

作者:■孙亦祥 董 涛

摘 要:美军网络舆论传播能力建设历经发掘价值潜力、形成实战能力和创新制胜威力三个阶段转型发展,已成为其战力生成的重要增长点。研究其发展过程,对于我军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下一步应当在顶层设计上加强军事宣传的战略传播统筹,话语构建上打造我军特色的网络话语体系,策略优化上融入紧贴军事斗争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美军;网络舆论传播;能力转型

现代战争体系日益重视认知域作战,强大的舆论攻势因其有效破坏敌对方社会精神基础、激发己方战争潜力、改变战局战况的作用效应而受到各国军队高度关注。对此著名传播学者赫伯特·席勒认为,“强大的传播优势,已成为美国军事与外交的利器与急先锋,它们相辅相成,互为结果。”[1]而互联网作为当今全球第一媒介,被美军视作重要战略资源,网络舆论攻击、欺骗、渗透等斗争手段也成为其战争中的惯用手段和关键招数。

一、美军网络舆论传播能力的转型发展

美军在作战理念和实践中充分运用国防媒体局、网络空间司令部、各级公共事务部门及所属网媒资源,以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小战而屈人之兵、速战而屈人之兵、文战而屈人之兵”之奇效,并为此在战略规划、作战指导上提出了系列政策法规。

(一)以强化战略传播能力为主,逐步发掘网络舆论传播的价值潜力

互联网全球普及后,网络舆论传播真正进入战争视野。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国家电视台被炸毁后其国内民间力量通过网络揭露北约军队罪行,被称作“第一次运用网络的战争”。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政府设置“战略影响办公室”以影响国外决策者和公众舆论。这一时期,美军开始重点关注网络舆论活动,重视引导目标受众,影响其心理认知。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率先使用刚刚兴起的博客(WarBlog)来影响战时舆论环境,网络舆论传播巨大的作战效能受到美军空前重视。2004年美国国防委员会发布《战略传播研究报告》要求整合原有的心理战、信息战、意识形态斗争、公共外交等零散资源,提高美军战略传播能力,关注网络时代改变“美国形象”、拓展“话语霸权”的具体筹划设计,理解全球态度和文化,实施网络舆论传播影响;次年美军中央司令部还向阿联酋首都迪拜派驻了一支名为“舆论影响小组”的部队,以加强与阿语媒体直接沟通,并引导当地媒体在网络上发布有利于改善美军形象的消息。2006年美军发布《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要在长期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取决于美国及其国际合作伙伴所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有效的战略传播能够构建和维持信誉度与信任。”[2]这一时期,美军高层开始意识到网络舆论所蕴含的巨大战争价值,从顶层设计开始规划其能力建设、全面发展的蓝图。

(二)以建设网媒队伍资源为主,全面形成网络舆论传播的实战能力

2006年美国国防部率先组建“网络媒体战部队”,并称其能够全天候执行网络舆论传播任务,将twitter作为美军影响全球舆论气候、传播政策理念的重要平台。2007年,美军从总额约440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中,拿出250亿多美元用于网络舆论工作领域建设,其经费总额甚至超过了“曼哈顿”原子弹研究工程。而美国国防部发布相关规划称,未来10年媒体战部队所需要的软硬件建设总投入将超过千亿美元。2009年美陆军设立了“网络和社交媒体部”,负责陆军网络平台使用方面的各项事务,包括网站注册、信息发布、服务协议条款制定与颁布、政策法令制定与执行、网络安全监管与评估等。2010年美国国防媒体局正式运行后,将大量倾向于军方或被军方认同的媒体网站作为美军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和渠道,通过媒体整合、军民一体,使得军事信息网络舆论传播实力大增。此外,美军还将《联合心理作战条令》更名为《联合信息支援行动条令》,赋予心理战部队网络舆论传播能力,明确规定“随着信息环境的发展,心理战产品的分发形式从传统的印刷物和广播扩展到了因特网、传真信息、文本信息和其他新兴媒体”。这一时期,网络舆论工作在美军作战体系中全面“落地”,由以往军种条块分割,部门各自为战向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全面转变,美军网络舆论传播能力开始全面建成。

(三)以拓展多域对抗空间为主,创新推动网络舆论传播的制胜威力

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在其“推特治国”影响下,网络舆论在美国战略博弈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而美军凭借国家战略体系和信息网络技术支撑,也在不断挖掘网络舆论的作战价值,并将网络“社交媒体战略”提升到“全民政治性工作”的高度加以重视。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日益普及,云盘、网络直播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美军为提升其网络舆论作战能力持续加大投入,并依托虚拟技术打造新型网络水军。除此之外,美军还专门出台了《公共事务主席的社交媒体战略》《社交媒体的战略、方法和程序》等系列政策法规,为借助网媒实施战略传播、打击网络空间舆论对手积极谋局布势。此外,2011年开始,美国陆军推出《陆军社交媒体手册》并每年进行更新,2016年已经嵌入到手机终端,2012年开始,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等各军种也陆续推出《海军公共事务官社交媒体手册》《海军陆战队社交媒体手册》等,将应用与训练有效结合起来。当前美军已经建立起与指挥组织架构相匹配的社交媒体矩阵,网络舆论传播能力也在凭借关键性技术优势朝全维全域深化拓展,以持续强化美军网络舆论博弈的总体“非对称”优势和局部“强势”。

二、对我军网络舆论传播能力建设的几点启示

今天网络舆论场已成为世界大国间竞相争夺的“核资源”,各国外交和军事博弈的“新战场”,新兴国家重塑西方媒体主导国际传播格局的“突破口”。研究美军网络舆论传播能力建设转型的整体脉络,启示我们在网络舆论传播力量建设,以及话语体系构建和策略手段运用上,必须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积极转变思路、主动作为。

一是顶层设计上,加强军事宣传的战略传播统筹。面对美军强大的网络舆论传播能力和对我军事领域的渗透、影响和威胁,首要是从顶层设计加强战略传播统筹。一方面,提高战略层次,搞好建设规划。美军认为,网络舆论传播能力建设“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网络舆论工作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我军形象的重要手段,是与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紧密交融的特殊行动。对此,我们应以更新思维模式为先导,以加强战略筹划为重点,以运用先进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和完善政策法规为基础,不断优化网络舆论传播的总体布局和能力,逐步消除与美军在网络舆论传播力量建设上的“时间差”。另一方面,要积极适应网络强国战略,不断加强涉军网络舆情应对平台和队伍建设,依靠广大网民,打好网上人民战争。要通过国防动员、行政法律、舆论引导手段,组织好巨量资源,强势出击、一致发声,同仇敌忾、团结对敌。

二是话语构建上,打造我军特色的网络话语体系。美军之所以能操控战时网络舆论,既得益于其强大的网络传播能力,也得益于其强大的网络话语权和出色的跨语言传播技巧,可以随时设置启动战争或颠覆活动的舆论“标签”。对此,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衍生出的话语生态,特别是深入研究、精准把握国际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和内容接受的文化特点,遵循跨文化传播规律,持续打造并巧妙输出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网络话语。一方面,要坚守国家和军队利益至上,把握国际媒体的特点,积极抢占国际网络舆论场“话语表达权”;另一方面,注重应对美军“三色宣传”,善于抓住美军话语体系薄弱方面,重点进攻、各个击破,并严密建构好自身体系。总之,要通过在互联网舆论场的长期规划、培塑和构建,持续输出并成功打造拥有国际感召力、具有我军特色的网络话语体系。

三是策略优化上,融入紧贴军事斗争的基本目标。高效的网络舆论传播能力既要有舆论传播实力做后盾,也要有灵活的传播策略加以运用。在当下“西强我弱”的网络舆论格局难以短时期内彻底扭转的情况下,要注重继承发展我军军事斗争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做法,并搞好创新。一方面,要善于借古鉴今、博采众长,从中国古代近代军事文化思想、西方先进军事思想中萃取精华,从中外经典战例特别是我军典型战法中汲取养分,努力形成符合现代战争实际、适应信息网络特点、具有我军特色的贴近实际、贴近实战的策略战法。另一方面,要尽快完成策略的转化和优化,重点是要围绕军事目标实现和战局战况发展变化,坚持军事斗争与网络舆论攻防一体化筹划的总体要求,根据军事行动的任务需求,巧妙运用网络舆论斗争谋略战法,因势利导地开展网络舆论传播。

注释:

[1] [美]赫伯特·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帝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 李丛禾.美军战略传播与传播战略指挥官手册[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