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朝鲜战场日记》带给我们的思考启示

作者:■黄春一

摘 要:战地记者华山的《朝鲜战场日记》,是研究战地报道的重要资料。《朝鲜战场日记》鲜明揭示出做好战时新闻宣传必须深入战地一线、重视第一视角、收集一手材料、创作一流作品。本文解读华山的《朝鲜战场日记》,兼谈战地报道采写。

关键词:华山;《朝鲜战场日记》;战地报道

华山(原名杨华宁,1920-1985),是我国著名战地记者,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边境反击战中,四次上前线。抗美援朝战争中,华山深入朝鲜战场一线,留下了大量战地日记。1985年,《朝鲜战场日记》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华山从1950年12月26日到1952年2月12日的日记,以及两篇战地通讯《歼灭性的打击》和《万里纵横到处家》。华山的战地日记,历时长、采访深、记得细、还原真,无论对于研究抗美援朝战争,还是研究战地新闻写作,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解读华山的《朝鲜战场日记》,兼谈战地报道采写。

一、必须深入战地一线,与备战打仗深度融合

有人说:“如果战地记者不接近现场,报纸便会面有难色。”战地报道很多是亲历式报道,要求记者必须到前沿一线。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华山与部队战士一起行军、战斗,守坑道,他在山坡上、岩缝中、掩蔽部里、在临时避弹的洞口,拿小本就着膝盖写日记,原原本本记录下当时的所见所闻。从中可以看出,战地环境完全不同于平时的采写环境,其严酷性超乎想象。

战地记者要具有战地生存能力。华山记下了战地写作的情景:“跑下沟里幼年松树丛中。脚下湿乎乎的,没个坐处,不忍心撅松枝,坐脚后跟上,就着膝盖写写,得光换脚。敌机扫射到山头上了,子弹落地象红铁钻进爆土扑扑响,硝烟焦臭好刺鼻!又套上钢笔,装起本本。”从时间上看,作为战地记者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华山这次采访历时一年有余,与我们平时的典型采访、走边关走基层采访活动完全不同。华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是第三次上前线,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就上前线采访,具有丰富的战地采访经验,他本身是拿笔的战士。我们需要看到,记者的战地生存能力不是思想重视就可以了,而是必须具备必要的军事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让记者通过严格训练,获得扎扎实实的战地生存能力。

战地记者要融入练兵备战。华山长期在一线采写,他在日记中还记下了在敌机轰炸下写作的工作方式:“每天早起,先把铺盖、文件、枪枝拿到户外分散隐藏好了,屋里只留下军用地图和收音机。一个个穿鞋坐在炕上,拿膝盖做办公桌子,材料本放在手边,敌机到头顶再走不迟。”这样的战地经验是记者采写适应战地环境的结果。在战时,采写环境和采写方式与平时截然不同。当下由于没有战时环境,战地报道训练应融入大项任务演习,跟踪演习演练。记者应自始至终嵌入到军事任务行动中,而不能满足于进行总结式和事后挖掘式报道。新闻宣传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军事行动在时空上高度融合。构建起平战一体的新闻报道模式,不仅仅是完成报道任务的需要,也是我们做好战时报道训练、探索战地报道模式,打造一支随时能上战场的记者队伍的需要。

部队行动一定不能让新闻宣传“缺课”。华山在日记中写道:“前方欢迎记者,可带通讯员,每人配备一个。分社记者不是打掉了就是不知下落,联系不上。”“敌机疯狂冲击,警卫员叫进防空洞。阳光一晃就过去。写笔记,指头冷。”“洞子亮着手提式大手电灯,看地图,写东西,都很过瘾。只是脖子直不起来,已经歪歪六个钟头,真想出去伸伸腰腿。可是洞口满是人,坐在雪里袖着手睡,真不忍心惊动。”从中可以看出,打起仗来,随军记者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当前,部队高度重视实战化训练,但由于部队行动中的新闻宣传在平时没有战时显得那么紧迫,有的指挥员甚至错误地认为新闻报道是追求“出名挂号”的,到训练场跑新闻是“添乱碍事”的。这种弊端在平时显不出来,但如果因为“怕惹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自废武功,将来打起仗来,我们在舆论战上是要吃亏的。从当前情况看,保密与宣传理不清,内宣与外宣拿不准,新闻报道与演习任务关系摆不正的情况,需要高度重视。这些都需要在实战化训练中探索和解决,而不能先放一放,等实战来了再说。

二、注重用好第一视角,与战斗情景高度契合

第一视角,是记者视角,是目击式的视角,给读者传递“身临其境”的感受。华山日记没有想象,没有嫁接,他不靠推测写作甚至很少用转述。这样的写作方式让他的作品显得短平快,直接有力,视角从不游移。

第一视角中有“态度”。这个态度既是对作品的态度,也是对采访对象的态度。华山强调体验式采访:“同战士们打成一片,在一条战壕里抽一袋烟,一起经受战火考验,他们才能把心里话掏出来,让你了解到最真实、最生动的活材料。”“采访的基本功,最主要的是关心采访对象,要了解他,理解他,在生活上和他打成一片。”华山作品启示我们,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是做好战地报道的必由之路。记者不应该是“高明”的,而应该是谦虚的。应该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去记录、去领悟、去发现,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去“指挥”或者“启发”群众去说这个或说那个。华山勤奋记录,让新闻作品基于战地生活写作。而不是倒过来,去按图索骥,搞一个南辕北辙的东西。兵言兵语少,材料味重,其根子就在于与兵在一起的时间少了。这启示我们,记者要多跑部队,多与基层官兵在一起。尤其是采编一体单位,不能重编辑轻采访。战地报道要有现场视角和官兵视角,要讲官兵的话,传播官兵的事。

第一视角中有“高度”。华山说:“新闻要做到完全真实,你首先就要学习群众表现生活的本事”。在写作中,我们经常提到“高度”,也就是站位要高。华山的作品有“高度”,但这个高度,是用群众语言表达的,也是自然生发的。比如“你叫杜鲁门,我叫比你强。”“有个战士脚趾冻掉两只,坐下歇歇,问连长:‘你说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硬?’‘决心最硬!’‘对,就是抗美援朝决心硬!’揉了揉冻黑的脚,站起来,又追击。”“敌机在阵地上空广播:中国士兵们,你们吃不上,住不上,天天挨炮……顺着大路向南来吧!这边联军有好吃好穿的,优待你们。”“除了吃呀、喝呀,你还有什么词儿?美国的政治就是这点子呀?等咱打出来,你的罐头饼干,少不了我们吃的。”华山找到了“真正的高度”—那就是原原本本地表现基层官兵,这值得我们军事记者好好学习。

第一视角中有“热度”。华山记录“表现力强,鲜明生动,说来上口,听来入耳”的群众口语,而不是按照惯用的书面语进行整理。这是华山日记的鲜明特点。华山认为:“要随手记下采访对象的语言,不是用你自己的语言转述,而是按照他本来的样子记下来”。比如他记下一次行军:“行军唱歌,说笑话,老战士讲战斗故事,新战士讲祖国情况,不行哑巴军。”“行军肚子疼,坚持背枪。干部替他背,不给。‘我下命令’‘你下命令,我肚子还是疼;你背上枪,我肚子还是疼;我背着,压一压,还是好一点’……”群众语言、群众思维、群众表现生活的方式,一个记者把这些抓住了,写出来的作品就冒热气、很带劲、引人入胜。

三、广泛采集一手材料,与战地报道充分结合

战地报道,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亲历式报道,必须要靠一手材料写作。华山曾说:“不是我亲自采访来的材料,我是从来不写的。”华山写作,用的是“笨”功夫,那就是写写写、记记记!他甚至完整地记录下了6连2排班副王家安的快板词。那次在坑道中,他左手举着蜡烛,右手就着膝盖记录。手心的热度都把蜡烛给融化弯了。

新华社社长穆青这样评价华山:华山的采访笔记记得非常翔实。一般是把采访对象的话全部记录下来,哪怕是细枝末节,也尽可能不漏。华山记笔记的习惯是在太行山时养成的,他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指战员都善于讲故事,善于描述自己的生活,而且语言非常生动、幽默、风趣。他记的都是对方的原话,尽管材料杂七杂八,但整个笔记本像部队生活的一面镜子,特别是那些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简直是个宝库。

一是在情感中结合。战地新闻一定是带着深厚情感的作品。华山在日记中记下卫生员于春德的剪报,那是旧报纸上幼儿园小朋友认真吃饭的一张张笑脸。于春德随身带着,简直成了连队的宝贝。“我们要保卫你们的幸福生活,让你们长大起来,建设一个更加幸福的新中国,比现在更好80倍!”里面也有美国兵的细节:“提起鸭绒被子,里面有泡泡糖,罐头,纸烟,手榴弹,雪茄……在美国军队看来,战争不过是鸭绒睡袋装着卡宾枪和口香糖,好吃,好玩,一种异国情调的性欲旅行,一种不受惩罚的杀人游戏。”他记下战士的评判:“美国武器真好,美国的兵真孬!”两相对比,就能从细节上看到战争胜负的答案,这种对比让他鲜明地更爱自己的国家,爱朝夕相处的官兵,这种情感最终聚向心头,流到笔端。他在记下一次营连炕头娱乐晚会后这样写:看着兴高采烈的样子,禁不住心头一阵酸,眼眶一阵热。扭转了世界政治方向的英雄们,精神生活就是这样简单啊。

二是在理解中结合。要写战争,必须理解战争。要写官兵,就必须理解官兵。由于近距离的观察,华山对于抗美援朝战争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代著名战地记者,华山并不缺少写作技巧。然而,在他的作品中,却很少能看到这些技巧的痕迹,他是在像录音那样详细地原本记录中理解部队官兵的。“连营干部都新,没经验。你下了决心,部署了兵力,还不行,连走路都要你给出主意—路上碰到侧射,也问团长怎么办,怎么办?走就是!我又不能叫敌人不打。到江边,敌封锁,又问怎么办,或者哪个山头是我们的?好像我到过这里一样。”“就是这样的干部,你骂他,训他,可是心里谁能责备他!出国时的副班长,现在成了连长、指导员,排长成了营干……打仗,都是勇敢的,挑起几百条生命的担子,就慌了。只好从下决心到具体工作,都得过问。”这篇日记是对一个团长的采访记录。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战争的理解来自与他在战地朝夕相处的官兵。他记下前线的故事,尽管大多数故事不能直接用到文章中去,然而,他看到的越多,掌握的越多,对战争的理解就越透,写出来的作品就越有力量。

三是在责任中结合。所有的情感和事例,最终要落向纸面,形成战地通讯发表出去,这是记者的任务。记者用笔打仗,华山把战地写作当成像攻山头、行军一样的任务来完成。有时战斗紧张,没有条件记下来的时候,也能看到他的惋惜心情:“要是在师,团,除了行军,恢复疲劳,最少写了两天东西。”“蜡头快点完,写不成了。晚上没有灯好苦啊。粮食断顿也一样打仗,晚上不行白天写,屋里不行山上写。”这里面体现的是要把事情做好的责任感,这是从内心激发出来的,不是为了完成写作任务,他手中的笔,也和指向敌人的枪,刨向岩石的镐一样,倾尽全力去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四、全力创作一流作品,与战争实践产生“化合”

华山的战地新闻作品,和抗美援朝中许多记者的新闻作品一样,成为了这场战争的一部分,也成为促成这场战争胜利的一部分。之所以说是“化合”,因为它们不是分子层面的结合,而是密不可分的。

记录伟大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记者的生动记录,战争的历史就不会这么具体。如果没有华山日记,就无法知道他笔下的英勇战士们当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就无法看清精神的细节。伟大的精神之所以不会消失,是因为有人保存了下来,而作品就是这种保存。抗美援朝战争中,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影制片厂等派出记者上前线采访,东北日报社还曾一度实行“战时体制”,并多次派出记者随军入朝,一大批战地通讯构成了另一部生动翔实的志愿军战史。正如郭沫若在《序“志愿军一日”》中评价的那样:“这也是一部伟大的集体创作。这里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但这些真人的可歌可泣,真事的惊心动魄,比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伟大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英雄人物和传奇故事,还要超越,出人意外。”更进一步说,他们的价值还不仅仅是文学审美层次的,更在于进入到了一个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精神传承的层次。

巩固思想国防。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之音”大力扩充其华语广播,每天播音达十几个小时,并分别用汉语普通话和广州话、厦门话、上海话、客家话、潮州话以及藏语大搞宣传侵略战争的心理战。“美国之音”和美国报纸、通讯社等新闻媒体煽动侵略战争的宣传,是这场战争的另一条战线。 在华山的日记中,他记下战士的原话:“现在板门店,老美要这两个山头,公开提出要给了就和平!咱又不是三岁孩子,和平还要什么山头来换?”“老美也太公开啦!咱阵地守不住,它才不和平哩!”憋足一股劲,更鼓起了勇气,把石头当作老美来打:“你硬,你硬,我叫你硬!你石头再硬也硬不过我的决心!”打下一块石头。高兴地叫:“又消灭了一个老美!”华山是从抗日战争走来的军事记者,他曾说:“宣传胜利是人民的要求,也是记者的首要任务,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第一条就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用笔作武器,为人民而战,为巩固思想国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书写官兵精神。在通讯《歼灭性的打击》中,他这样写战斗:“坚守阵地的英雄们都壮烈牺牲了:连长,排长,班长,战士—26个都在阵地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两个钟头他们是怎样坚持过来的,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只知道连长的手,依然紧紧地握住那支马枪,眼睛依然直直地瞪着敌人拼命突围的方向。这样的战士啊!死了也不肯向敌人低头,一支枪也敢顶住千军万马—就凭这股气势,还有什么敌人消灭不了呢?”穆青在《难忘华山》中写道:“我觉得,新闻界不应该忘记华山同志,不应该忘记他给我们留下的那些宝贵的、记录了一个伟大时代的新闻作品。”在《朝鲜战场日记》中,华山把细节表现到极致,描绘出一幅幅志愿军官兵的肖像,给读者以清晰的画面感,让人情不自禁想掰开来把每个字放大了看。由此可见,文字是书写精神最力的工具。写实,也应该成为记者的一种信仰和坚守。正如华山所说:“别人问我是什么职务,我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一名新闻记者。我的最低的职务是记者,最高的职务也是记者。”这种品格和精神,正是我们新时代军事记者需要学习的。

(作者单位: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