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浅谈抓问题的故事化表达

作者:■费士廷

摘 要:新时代,军事新闻传播肩负着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的历史重任,既需要抓问题,也需要讲故事。抓问题与讲故事是军事新闻传播的时代需要;抓问题与讲故事相辅相成;抓问题的故事化表达也要把握好时度效。

关键词:抓问题;讲故事;军事新闻传播

抓问题历来是以《解放军报》为代表的军队媒体的一个传统。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抓不住问题或抓不好问题,军事新闻传播就没有针对性,也谈不上指导性。

讲故事是时代的潮流。故事带给人们的是图像化、形象化、情节化的记忆。好故事能够跨越语言障碍、超越文化纷争、穿越心灵隔阂。不会讲故事或讲不出好故事,军事新闻传播就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就吸引不了受众,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实践不断证明,在信息时代,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能拥有更多受众、实现更好传播。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在抓问题的同时学会讲故事,或者说,掌握好抓问题的故事化表达,是当前军事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军事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军事新闻传播的时代需要

新时代,在强国强军的伟大进程中,军事新闻传播肩负着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的历史重任,既需要抓问题,也需要讲故事,二者缺一不可。

传播党的主张的需要。军事媒体说到底是党的媒体,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自觉爱党、护党、为党,为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竭尽全力,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一要抓问题、抓重大问题,要浓墨重彩地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牢固树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鼓劲添力。要宣传好党和国家、军队事业发展新成就新气象,宣传好中央军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要坚决回击“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有力批驳歪曲历史事实、抹黑革命领袖、诋毁英雄人物等错误思潮和奇谈怪论,正本清源,扶正祛邪。二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新中国故事和中国军队故事,通过生动鲜活的故事让党的主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应该说,中国军队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的故事元素千千万万,题材源源不断,内容丰富多彩,军事媒体应立足军营,放眼全国、放眼世界,融合中外,贯通东西,通过更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故事,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中国军队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助推强军实践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建设发展改革步伐加快,军事理论和实践创新步伐加快,军事媒体需要在把握这个大势、适应这个大势中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关键要以强军目标为引领,宣传强军思想,激发强军精神,汇聚强军力量,助推强军实践,推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官兵头脑中扎根、在部队工作中落地。广大官兵是强军的主体,军事新闻传播要坚持以广大官兵为中心,面向部队、面向基层、面向官兵讲好强军故事,发挥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

实现创新发展的需要。“不日新者必日退”。新闻传播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落后于社会发展,落后于读者期盼,读者就不爱听、不爱看,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已是大势所趋。对军事新闻传播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很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内容创新,核心就是抓问题和讲故事。就军事新闻传播而言,抓问题就是要抓涉及强军兴军的战略问题、制约部队发展的瓶颈问题、官兵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做好正面引导、解疑释惑工作。讲故事,则要着眼分析、解决问题的需要,讲好中国军队故事、强军故事和官兵身边鲜活具体的人和事。

二、抓问题与讲故事相辅相成

抓问题和讲故事,是一篇优秀新闻作品的必要条件。问题抓得准、抓得及时,新闻作品的针对性强、冲击力大;故事讲得精彩,新闻作品就能吸引读者眼睛,激发读者兴趣,让人读下去、读进去。

对于新闻传播来说,抓问题与讲故事最忌讳“两张皮”:抓问题不考虑故事化表达,讲故事不研究问题。从新闻传播历史来看,抓问题与讲故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越是重大问题,越需要普通人去了解,越需要用形象直观、易于接受的方式去报道,而讲好故事,则能把问题形象化、直观化,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1974年10月曾刊发过一篇报道《五亿人在慢慢死去》。这篇新闻反映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饥饿威胁人类。

这类重大问题该怎样报道?有的列举大量数据,有的材料罗列一大堆,记者则以六岁的萨库·巴门和四岁的哈米达的挣扎、死亡为线索,描述了印度东部和非洲中部饥荒严重的现状,运用散文化、故事化的笔法再现新闻,以人情味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请看报道的开头:

“每天,在印度东部一个叫辛吉玛利·帕奇尼帕的小村庄上空,以及非洲中部尼日尔一个叫考的小村庄上空,升起的都是同一个太阳。”

“黎明的曙光首先降临到辛吉玛利村的农民难民营。就在这儿,六岁的萨库·巴门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一拐一拐地走出了无顶的小屋,开始了又一天饥肠辘辘的生活。”

“六小时后,曙光也来到考村撒哈拉游牧民难民营。在这里,一个叫哈米达、年仅四岁的瘦长小女孩无精打采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也开始了同样的一天……”

两个不幸孩子的悲惨故事,让饥荒严重的现状历历在目,让人如身临其境。报道既有故事、有意境,又讲究深度,可以说是一篇重大问题故事化的范例。

对新闻传播来说,一方面,故事化表达是重大问题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捷径;另一方面,贯穿了问题意识的故事,更有内涵,更值得读者回味,同时也能加深读者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改革开放之初,美联社曾经播发过一篇报道《钱粮胡同》。开头这样写道:“北京钱粮胡同52号的张淑珍(译音)太太将三台缝纫机搬进了她那狭窄的卧室里,开办了一家私营西式裁缝铺。她靠这个铺子赚了不少钱,也为中国的经济史留下了新的一页。”

记者通过北京新开设的一家个体企业的故事,同时笔触稍加延伸,为读者介绍了整个北京乃至全中国个体企业的开设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给社会经济生活所带来的新变化。生动的故事、有趣的细节,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新闻作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往往要通过报道日常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情况、新变化,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讲,抓问题的故事化表达也是新闻传播的应有之义。

军事新闻传播是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遵循新闻传播一般规律,以讲故事增强重大问题报道的形象化、可读性,以抓问题增加新闻故事的价值、意义。

三、抓问题的故事化表达也要把握好时度效

新闻有新闻规律,必须按照规律办事。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同样也是检验军事新闻传播水平的标尺。抓问题的故事化表达也一样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掌握时机节奏。精准把握时机、节奏,对抓问题的故事化表达至关重要。只有在合适时机抓住合适的问题,讲述合适的故事,才能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有效回应公众关切,实现报道价值的最大化。对军事新闻传播而言,要在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力争第一时间抓住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重大问题、官兵关注热点问题,同时,生动具体地讲述能反映问题的军营故事,最大限度赢得公信力、引导力。

把握力度分寸。度就是力度、分寸。理直不一定非要气壮,理直也可以心平气和。军事新闻传播贵在因事制宜、因时制宜,精准研判舆情,恰如其分掌握舆论引导的密度和尺度,既不能把大事说小,也不能把小事说大。抓问题的故事化表达也贵在把握好力度、分寸,什么样的问题要讲什么样的故事,故事讲到什么程度,既不能人为夸大,也不能该说的不说。新闻传播的故事要生动、可感,但新闻报道不是文学创作,不能脱离事实编撰,或刻意加工、拔高、渲染。新闻传播所讲的故事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副词。

讲求效果实效。抓问题的故事化表达的基础是问题要抓得准,要抓涉及强军兴军的战略问题、制约部队发展的瓶颈问题、官兵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挖掘出鲜活生动、接地气、有活力的故事,使报道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官兵爱看、爱读、爱传,取得最佳效果。

(作者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时政部文字采编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