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台网融合: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的有益探索

作者:■刘国冬 陈 芳

摘 要: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军事新闻传播面临的一道时代课题。本文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推出的短视频《我是一个兵》为例,谈谈在台网融合背景下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军事节目;台网融合;强军故事

2019年国庆节前后,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以下简称“广播电视部”)总编室联合《国防军事早报》等栏目在多个网络客户端和CCTV-7国防军事频道,先后推出7期纪实类短视频《我是一个兵》,以“一个兵”的视角呈现训练尖兵的军旅生活,展现新时代官兵投身备战打仗的风采。在台网融合的大背景下,该节目通过多样化内容呈现、多渠道分发,话题曝光量达10亿次。本文以该短视频为例,谈谈在台网融合背景下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的探索与思考。

一、先网后台,台网并重,打通大小屏通道

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随着手机端成为极其重要的信息接收源,小屏与大屏一样,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广播电视部决定通过《我是一个兵》试水,打通大小屏通道。

精彩片段率先在网上推出,电视节目紧随其后,让网络热度助力电视节目席卷全网,是《我是一个兵》的传播策略。结合军事内容阅读的大数据分析,每期对应输出5至8条定制化30秒小视频,展现尖兵技能。由于先网后台,让《我是一个兵》迅速抢占“短平快”宣传赛道,节目一播出即抢占了网络流量高地。如第一期将主人公阙文凤的尖兵技能以两个维度的小视频展现,一个是男性网友偏爱的“特战女兵手撕脸盆”和“泥潭匍匐巾帼不让须眉”等重体量内容,另一个是女性网友偏爱的“防狼特技”和“战友惊成了表情包”等轻体量内容。由于这两个小视频简洁明了、突出人物特色,在信息流各端完播率极高,算法推荐量也大,上线首日即超过1300万播放量。通过用户自发讨论、引发多平台智能算法推荐对节目内容的分发兴趣,各端话题曝光量居高不下,助力整个节目持续高热。

先网后台,也强势助攻大屏节目,为电视节目深度报道人物故事提供了支持。第三期用哔哩哔哩(网站)类型的“鬼畜”搞怪风格,呈现一只“话痨警犬”的军营生活,节目上线单日话题讨论量即破3000万。回到大屏,两条新闻内容与网络版截然不同,画面叙事更为深情、婉转,情感主线更为厚重,给予训导员更多出镜机会,凸显训导员在日常训练中的认真细致,以及生活中的有情有趣。在网络构建的“二次元”警犬形象以外,观众记住了一个对犬有爱、对国深情的军人。在网络传播渠道营造出的拥军爱国气场,反作用于电视大屏创作,推动军队电视人深入采访一线去更深度理解、感知主人公的人生故事与内心活动,进而将素材重新编排组合,制作出与大屏观众同频共振的内容,刷新观众记忆,助力提升军事节目品牌力。用更多细节的展现,给《我是一个兵》的持续火爆再添了一把火。

《我是一个兵》能火爆全网,离不开团队的创新突破,从策划撰稿、拍摄剪辑到最终成片,无一不体现出主创团队强大的社会洞察力和策划创新力。这启示我们,加强对军队电视人策划组织等能力素质的培训,是实现军事节目传播方式创新突破的有效途径。军队媒体应定期邀请知名导演、制片人授课,邀请知名制作团队参与研讨,沟通军事节目制作、宣传推广经验,拓宽军队电视人的创作思路,提升综合素质。

二、用高品质爆款产品打破平台壁垒

《我是一个兵》节目紧贴基层部队强军兴军实践,从小人物入手找到与观众的共情点,细分内容产品吸引军迷军粉、借力主流媒体引爆热点话题,成功实现了破圈传播。

横向联合,引爆热点话题扩大主流声量。第二期主人公全照亮从网瘾少年逆袭成为南部战区陆军狙击枪王,节目把镜头对准新时代强军背景下的青年一代,突出人民军队发展历程中备受鼓舞的个体,再通过与权威官方媒体联合协作,主动对接军内外30多个主流媒体发声渠道,全面、立体打造积极乐观的军人形象,扩大主流媒体声量,让军人展现出的正能量在网络传播中形成强劲势头。全照亮4分钟横版正片,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央视军事”等官方微博深度发酵;5段30秒小视频在微视、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被军迷疯狂转发;5段新闻在《国防军事早报》集中播出,完整再现了有血有肉的狙击手形象。通过权威媒体的横向联合,强调个人选择对人生的影响,体现强军新一代向上向善的积极态度。

竖向打通,细分内容产品助攻破圈传播。《我是一个兵》将每期节目细分为“短视频+小视频+图文稿”的内容矩阵,第四期为国旗护卫队升旗手袁晋爽量身打造了与他身高、外形、气质都匹配的多款内容产品。腾讯企鹅号、官方媒体微博主要以3至5分钟的横版短视频为主,详细记录升旗手便装换军装的场景,引发千万网友点赞、转发。微视主要以30秒以内爆点十足的小视频为主,富有节奏感的背景音乐、贴合网络流行的“戴帽杀”环节设置,力推节目成为爆款,上线首日微博话题讨论量即超2亿。微信端主要以“长短视频+图文稿”的深度策划为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官媒推送了图文、视频结合的深度内容,补充了很多故事性文字,让大家详细了解袁晋爽,进一步走进升旗手的世界。《国防军事早报》用约9分钟讲述他的故事,结合《军事纪实》的资料画面,更全面地展现新生代军人的成长。内容产品的竖向打通,与平台特性交织成网,最终助攻《我是一个兵》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亿万网友互动。大量军迷的留言,折射出他们对中国军人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崇敬。节目不仅圈住了原有的大批男性军事爱好者,也对军事内容圈外的女性“军粉”有强大吸引力,破圈传播,多次刷屏朋友圈。

横竖联网,掌控宣发时机打造传播矩阵。《我是一个兵》在细分内容产品、联合多个传播渠道的同时,对整个项目的宣传节奏进行了较好地把控,在每一期节目制作之前,就已经明确了宣发落点、发布时机,并全面贯彻到标题拟制、文案构思等方面。团队整体对节目重点内容预估传播效果,并为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以及协调保障,以便打造关键时间节点的精品内容矩阵,在全社会形成宣传规模,凸显传播声势,助推军事节目品牌传播力的提升。

三、把用户需求放在首位,用富有时代性语言刺激受众味蕾

坚持用户思维、创新话语表达贯穿在《我是一个兵》创意策划、制作排播、渠道宣发、数据反馈的全链条中,为实现数据和口碑的双赢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用户画像,关照观众真实喜好。按照每个平台不同的特点,策划团队依据前期平台算法推荐机制调研,将用户群体分为快餐用户、半深度用户和深度用户,聚焦年轻用户群体。第六期大学生士兵贾振宇在班长引导下的“侦察尖兵养成路”,笑中有泪,趣味性极强。贾振宇的野外生存训练,呈现了抓活蛇、生食鸟蛋等大量高燃、刺激的画面,强烈冲击快餐用户的视觉感官,令网友大呼过瘾。4分钟横版正片,以强人班长和胆小新兵的实战训练情节为主线,突出战友情,让半深度用户收获故事的同时,也被深深感动。深度用户关注的专业信息也在视频中得到充分体现,小视频重点展示侦察兵实战化训练,“徒手击鼓传雷”、特种射击训练等场景,充分体现了中国军人的拼搏精神与铁肩担当的代代传承。

刷新话语体系,赋能军队宣传生态。立足年轻群体的观看习惯,少喊口号、少说苦难,不做悲情教育,不单纯以军人牺牲奉献为创作基调,是《我是一个兵》节目的初衷。第七期以一名“90后”新生代空军飞行员与战斗机并肩赛跑的画面开场,续以飞行员日常训练第一视角拍摄的劲爆画面。选用“90后”“00后”常用的时尚热词,结合当下流行语态,用轻快活泼的方式讲述新生代飞行员的家国情怀,用高燃的画面、贴近年轻群体的表达,将人民空军制胜空天的决心完整呈现出来,并以此感染更多处于人生低潮期、迷茫期的同龄人,为他们寻找人生目标提供新的可能,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节目既增强了年轻群体对我国国防军事力量的了解,也提振了主创团队的创作热情与信心,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部队、向往军营。

调研投放效果,增强网络理解能力。台网融合是军队电视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继续保持与官方媒体和商业平台的合作,并尝试与更多形式的媒介交流,加大在视频平台和话题平台上的互动投放,是助推军事节目成为爆款的强有力手段。跟进在用户活跃度较高的媒介上的投放,用播放量、完播率、点赞量及转发量等数据做定量调查,追踪视频投放的质量。同时,注重对平台特点和舆论场的定性分析,配合各型媒体打造强军正能量。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