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杨庆民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强化建设性理念促进正面宣传创新

作者:■张小平 蔡惠福

摘 要:对欧美建设性新闻的引介评说,正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研究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实践,可以帮助我们端正态度,深化对正面宣传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提升正面宣传理论研究水平,拓展研究深度;更重要的是借鉴其建设性新闻经验和理念,使正面宣传在解决社会问题、凝聚社会共识、优化社会心态、助力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好作用。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正面宣传;理论创新;实践优化

源之于北欧、近年来在西方新闻传播实践中得以生长的建设性新闻被引进我国,成了学界一个热门话题。其实,“建设性”是我国新闻传播中“一贯高扬的旗帜”①。特别是我们遵循的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其要旨就是以积极的态度,处理好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的关系,以实现新闻传播的“建设性”。研究借鉴建设性新闻的理念与实践,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正面宣传方针的理解,借此推动正面宣传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一、“建设性”是正面宣传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一贯的坚守

建设性新闻并不是一种新近出现的理念,而它在最近几年所以呈风生水起之势,其背景和缘由,就是在民粹主义和“后真相”交织的社会背景下,新闻业与政界和公众的关系日益紧张。例如有调查显示,69%的美国人已经对新闻媒体失去信心。这使得他们逐渐意识到,新闻业需要对自身的社会价值与角色进行反思和定位,如果单纯地揭露、批判与对抗,媒体将无法获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该新闻样态诞生之后,之所以表现出一定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正在着力构建一种强调问题解决导向、凸显发展理念、弘扬正向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对于当前进入“后西方、后秩序、后真相”时代全球新闻业的角色重塑和价值重构绘制了路线图②。它的着力点是“推动新闻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提倡新闻从业者秉持着‘如何能够推动社会变好’而非‘为什么情况这么坏’的思路展开报道,从而将新闻业的合法性从单纯呈现和批判现实向着推动人类进步的维度转变”③。

建设性新闻的核心之点,也就是最为可贵之处,就是它所内涵的“建设性”价值理念与我们的正面宣传有了相通相似之处,有了对接的可能。我们一直坚持的正面宣传,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从新闻传播的动机和内容看,传播者的行为必须出于正当的动机,传播的内容必须是正面的;从传播的效果看,传播者必须通过恰当的内容选择和有效的传播手段实现正面的说服效果④。提高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性,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虽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但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正面表扬”“正面报道”,还是20世纪80年代末确定的“正面宣传”,建设性是其一脉相承的“内核”。近几十年我国新闻报道实践中,突出建设性一直被反复强调。在20世纪后期兴起、今天仍不断在主流媒体出现的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我们均以建设性予以规范,要求不以单纯揭露呈现问题为目的,而要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旨归。至于一直得到重视的批评性报道与舆论监督,则更加注重批评监督的社会效果。

由此可见,“建设性”作为正面宣传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一贯的坚守。当然,我们的正面宣传中所秉持的建设性与建设性新闻的理念毕竟有区别、有差异,并不能划等号。但本着美美与共交流借鉴的精神,对两者共有的同质性应当珍惜并弘扬。它可以从新的视角帮助我们确认正面宣传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理解正面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进对它的认同感,端正对正面宣传的态度—尽管在正面宣传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重视和改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借鉴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将其作为新的思想资源,深化对正面宣传理论研究,以弥补目前学界对正面宣传研究中阐释领导人讲话要求多、而学术性探讨不够的缺失。比如,许多引介文章都告诉我们,欧美建设性新闻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理支持,积极心理学成为了建设性新闻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研究者们聚焦于幸福感、美德、正能量、爱与未来发展机制,从人类在个体、社会、心理和生理层面的积极体验出发,清楚地看到了,当信息带来积极的情绪并减少恐惧和愤懑等负面情绪时,它将有助于增添人的福祉。建设性新闻充分借鉴积极心理学这一结论和理念,强调新闻业一方面应当提供准确和富有吸引力的报道,另一方面则需要用希望取代愤世嫉俗,用积极的公民参与取代冷漠,用辩论取代两极分化,从而增加社会福祉⑤。正是这些研究,丰富了建设性新闻的学理性。反观我们的正面宣传理论研究,尚缺乏这样的学术开掘。很显然,认真研究建设性新闻这些理论建设的思路,会对我们有所启迪。我们可以以此为“他山之石”,探寻正面宣传理论研究的路径,跨学科、跨国界地征用思想资源,寻求理论支撑,并从我们的经验与他国的做法中抽象出理论观点,形成理论体系,实现政治话语的学术化,增强正面宣传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和指导力。

二、借鉴建设性新闻的经验和理念,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进一步优化正面宣传的“建设性”

建设性新闻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正如学者们指出的那样,“建设性新闻并非首先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为人所知,它倚借的正是线上和线下的新闻实践行动,它的思想源于实践亦付诸于实践”⑥。所以,引介这一新闻样态,一方面可以借此深化正面宣传研究,推动正面宣传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则应当致力于被业界所理解、所接纳,通过对建设性新闻理念原则乃至方法技巧的辨析,借其所长,在正面宣传中优化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使我们坚守的正面宣传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对长期揭露批判性报道不良效果的反思中生成的建设性新闻,研究者将其理念的核心要素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问题解决导向,即报道问题的同时要有解决的框架。二是面向未来的视野,即立足于当下的情势,既要对现在有所担当,也要对未来有所产出。三是包容与多元,吸纳更多的声音和观点以对抗传统新闻的两极化,尽量调和新闻事件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冲突。四是赋权,即通过报道为民众“赋权”,通过广泛的采访充分了解民意,并通过他们与官方、精英及专家的对话与互动,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五是提供语境,即在报道冲突和争议时充分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提供充足的背景和语境,倡导舆论场的理性讨论。六是协同创新,即在与公众互动中协同创新新闻内容⑦。这些理念以及在此指导下的种种建设性新闻的行动,对我们在新传播环境下如何坚持并优化正面宣传,多有值得研究参考之处。

其一,对于社会矛盾问题不能止于揭示呈现,同时应该予以客观理性的分析剖解,尽可能地提供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建设性新闻倡导者认识到,相比较而言,如果能在揭示矛盾的基础上,对问题作出有洞见的分析揭示,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对策,则更能为社会公众“赋能”“提振”。正因为如此,建设性新闻力倡“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框架去报道社会问题”⑧“‘解决’是建设性新闻理论的一个典型标签”⑨。这启示我们,正面宣传一定要在分析社会矛盾、解决问题上有所作为,要强化“解决”意识,把“解决问题”的文章做足。其实,找出不足,写出一般的问题报道,这并不难;难的是在提出了不足,介绍了问题的同时,还要用有力度有深度的思考,对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这是实现正面宣传“建设性”的重点所在,也是对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考验。新传播格局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内容的创新,应该将其作为一个努力方向,在解决问题中出思想、出智慧,让媒体当好“思想库”“智囊团”。

其二,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引领社会意见,凝聚社会共识。作为追求更好地造福公众与服务社会的新的范式和新闻改革运动,建设性新闻努力主张并践行吸纳更多的声音和观点,鼓励公众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展开对问题的讨论,在包容性和多样化的共存中实现民主协商的目的,防止情绪化的意见对抗。同时,通过提供全面的新闻背景资源,培养良性的舆论语境,帮助人们全面、准确、客观地认识理解公共事件,从而为引领社会意见、形成社会共识提供思想基础。这一点对我们的启示也是不言而喻的。媒体作为缔造公共性的重要介质,在凝聚公共意见、形成社会共识中发挥过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众声喧哗,意见纷呈,这给弥合社会分歧、凝聚社会共识带来了挑战。主流媒体在用党的创新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受众,统一社会认识,形成社会共识,防止社会意见分化散裂这些事关社会有效治理的重大问题上,必须有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可行的办法。媒体在为实现正面宣传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议程设置中,不仅要大力提高正面积极的议题对社会意见的统摄力、涵盖力,使主流媒体的议题成为能被社会大众接受的议题;同时还要提高向人们提供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寻找答案的框架的能力,努力赋予社会公众认识讨论理解议题而需要的价值立场及科学的分析路径、分析模式、分析方法,也包括话语体系,保证人们在议论所给定的议题时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其三,致力于培养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把激励受众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作为重要目标,优化社会心态。研究者指出,“积极的情绪,譬如喜悦、兴趣、满足和爱等元素,能够‘扩展’(broaden)人们的正面认知和积极行为倾向。虽然这种影响并非立竿见影,但日积月累,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促进长期福祉和优良心理资源的‘建构’(build)”⑩。因此,“正面的情感安置与注入积极的情绪是改善新闻基调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建设性新闻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所以,建设性新闻着力于挖掘展示社会的积极因素,以“构筑良性情绪的循环系统”。即使是负面报道,也从中挖掘积极的元素,给人“看得见的希望”,例如“在固有的负面新闻报道中添加诸如希望、荣誉、快乐等情感;使受众体验到更多正面的情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优化社会心态,建好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而任何社会心态的形成,都有媒体这只“有形的手”在起着或有形或无形的作用。在传播技术高度发达、已然进入媒介化社会的今天,媒体在社会心态构建中的作用就更加无可置疑了。建设性新闻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在坚持新闻客观真实的原则之下,媒体如何实施“积极的情绪策略”“成为社会心理治疗师”,让受众从各种新闻报道中得到“更为积极的阅读反馈”,产生更多理性健康的、向上向善的正面情绪,生出暖意,看到希望,增强信心,培养良知,增进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

其四,充分尊重公众的参与性,引导公众在建设性的框架内贡献事实,交流观点,提供方案,开掘群众智慧,搞好公共建设。建设性新闻倡导公众导向,赋权于民,注重构建“更具公众介入性和关联性的积极新闻报道形式”,让“公众在新闻的阅读过程中提升对建设性项目、创新和方案的参与意识”,在广泛的协商讨论中发掘蕴藏在公众之中的智慧力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推动公共建设事业的发展。这告诉我们,要充分尊重受众参与传播、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对受众参与传播、参与公共建设的热情,应持欢迎态度,对有些重大事件重要问题,还应当主动积极地构建平台,吸引公众予以关注,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关键在于要善于引导,将建设性精神贯彻到群众性的讨论之中,使讨论的过程变成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获得最大公约数和最佳方案的过程。

三、全面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强化优化“建设性”不能丢弃抓问题的好传统

学习借鉴欧美等西方建设性新闻理念和实践,进一步弘扬正面宣传中的建设性,并不意味着主流媒体在正面宣传中可以回避问题,不需要提出问题,揭示问题。恰恰相反,为了真正实现正面宣传的建设性,应该发扬抓问题的好传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正面宣传的效果。

实践表明,在正面宣传中只报喜不报忧有违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的传统作风,不能全面客观地忠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全貌和真相,容易使受众产生“接受疲劳”,并损害媒体的公信力。问题还在于,我们的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一直把“指导性”作为重要功能,在今天这样的社会大变革媒体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指导引领的责任更重了。而指导性是以针对性为前置条件的。“针对”什么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针对现实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宣传报道,才能实现有效的指导。这个“的”,就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指导性、建设性也要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起点。抓问题与建设性是强相关的关系。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建设性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的含义所在。所以,引介评说、学习借鉴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实践,优化强化在正面宣传中的建设性,一定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敢于直面问题,触及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事业,不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战胜困难中前行的吗?

注释:

[1] 唐绪军:《建设性新闻实践:欧美案例》[M],社会科学出版社皮书出版分社,2019年11月版.

[2][3][5] 史安斌、王沛楠:《建设性新闻:历史溯源、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J],《新闻记者》2019年第9期,第32-39页、第82页、第82页.

[4]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2月版,第101页.

[6][9] 金苗:《建设性新闻:一个“伞式”理论的建设行动、哲学和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第110-119页.

[7] 史安斌、王沛楠:《建设性新闻:历史溯源、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J],《新闻记者》,2019年第9期,第32-39页、第82页;金苗:《建设性新闻:一个“伞式”理论的建设行动、哲学和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第112页.

[8] 徐敬宏等:《建设性新闻:概念界定、主要特征与价值启示》[J],《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8期,第144页.

[10] 陈薇:《建设性新闻的“至善”与“公共善”》[J],《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第123-124页.

(作者分别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副教授、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