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全方位记录 多平台分发

作者:■王 文

摘 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考虑到病毒的高传染性,到一线采访的军兵种新闻媒体记者人数被控制在最低限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统筹兼顾、打破壁垒,同步搞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报道,最大限度调动和使用前后方一切可用资源,在宣传报道战役实战中探索军队媒体融合采编的有效路径,是本文探讨的中心议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媒体;抗击疫情;媒体融合

随军队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采访一个多月来,我深切感到,这次采访和以往的历次重大行动报道差异巨大,除环境危险、时间紧迫外,人员少、任务重是每个采访小组的共性。很多前方记者都要身兼数职,既要采拍传统媒体新闻,又要承担新媒体产品的推送。可以说,这次战“疫”报道也是实地检验部队新闻战线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成效的一次遭遇战。

本文从视频传播视域,结合战地采编实践,谈谈如何在电视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架起互通桥梁,在专业新闻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之间连起互助纽带,探索多方采集、多头联手、多元生成、多重传播的路径和方法。

一、克服重重困难,充分记录事件现场细节

这次战“疫”采访报道受诸多条件制约,尤其是进入隔离病区(下称“红区”)采访拍摄更是困难重重。

首先是人员安全问题。进出“红区”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穿脱防护服稍有不慎就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任何人进出“红区”都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记者也不例外。

其次是设备安全问题。摄像设备如何安全进出“红区”,医院也没有经验。后经大家多方咨询和尝试,采取了用食品保鲜膜3层包裹拍摄和采访设备,再在镜头前加装UV镜的方法进入“红区”。出来时,将拍摄和采访设备用医用消毒水完全喷淋后,装入密封袋内消毒40分钟,再穿上防护装备打开密封袋、逐层撕开保鲜膜,取出存储卡,用酒精反复消毒后使用,而后将拍摄采访设备置于开放式阳台12小时以上。

第三是人员备份问题。任何人进入“红区”后都难保不出意外,我和记者卢瑞第一次进入“红区”,卢瑞就因防护服太紧,加上拍摄运动量大,不到一个小时就大汗淋漓,护目镜上全是雾水,连走路都看不清,无法继续工作。无奈,我只得接过摄像机,一个人一边拍摄一边采访。这件事也提醒我们,进入“红区”拍摄一个人不行,人员需要备份。

第四是设备备份问题。摄像机层层包裹后,无法更换电池,而一块电池的最长连续拍摄时间也不到两个小时。于是,我们就用病区里传送病历的手机作为备份,好几次在摄像机电池用尽后,都是用手机拍摄画面,再利用网络传送出来的。

如此复杂繁琐且危险重重的“红区”拍摄,加上一套防护服的最长防护时效只有4小时,这就意味着视频记者进入“红区”的拍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为此,我们每一次进入“红区”前都要慎重选择拍摄内容,并确定了以抓拍为信息采集的主要方式,力求让每一分钟都体现出记录价值。

一是抓拍病房里的救治和护理工作场景。这是我们进入“红区”的主要工作,我们在拍摄护理和救治过程中,尽量连续开机,拍摄不中断,很多精彩乃至惊险的镜头都是在无意中拍到的。如在拍摄武警特色医学中心主治医师罗廷刚替患者采集咽拭子的过程中,病人咽部感到不适,突然向外咳出大量飞沫,罗医生毫无准备,吓了一大跳,胸前也溅满了飞沫,现场画面十分惊险。再如护士长任晋宏因连日劳累,在连续给病人换被套后身体缺氧,突然往后退了一步,整个人靠在了墙上,险些跌倒,我们立即跟上去现场采访。在拍摄护士长郭玉棉带着下肢无法活动的姜奶奶跳手指舞时,舞蹈一结束,老人突然坐起来,主动伸出手,要和现场所有人互摁一下大拇指,表达自己的由衷谢意和战胜疾病的决心,现场画面十分感人。在随后见诸于媒体平台的新闻报道中,这些现场抓拍到的难得一见的场景,直观、形象地凸显了医务人员的牺牲奉献精神和诚挚爱心,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

二是抓拍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对话交流场景。在“红区”里,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交流往往包含大量信息。这次战“疫”期间的电视和新媒体报道,我们一改传统的采访形式,大量采用抓拍到的现场对话同期声,效果十分理想。如在拍摄泰康同济医院收治5名敬老院老人的新闻时,当88岁的詹奶奶看到记者防护服上写着“武警”二字时,幽默地说道:“武警,就是武汉的警察嘛。”听到这句独一无二的说法,大家都笑了。这个十分精彩的桥段,被央视在报道中采用,《武警,就是武汉的警察,新冠肺炎老人的幽默超乎想象》的新媒体作品在多平台发布后,收获了8000多万的点击量。来自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的护理组长路美,“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期间被授予“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称号。路美的防护服上一直写有“双宝妈妈”四个字,患者都和她十分熟悉,护理治疗的过程,也是她与患者聊天谈心的过程,她们发自内心的对话,既缓解了病房的气氛,也感染了镜头前的观众。在报道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卫生防疫科主治医师李靖坚守“红区”50多天的事迹时,我们同样采用了现场抓拍的形式,记录了他和多名曾经病情危重的患者之间的对话同期声场景,展示了患者经过他的精心治疗和心理疏导,对战胜肺炎信心倍增、病情好转的心路历程。

三是抓拍刚出“红区”医务人员的状态和感受。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当医务人员走出“红区”、脱下厚重的防护服的那一刻,心理感受和表情状态是极其丰富的。一天,我们正在“红区”外采访,突然有一名男子跌跌撞撞地从“红区”里面冲了出来,我们赶忙调转镜头开始抓拍他,通过现场采访得知,他是来自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唯一的男护士解晓威,由于防护服和口罩穿戴太紧,加上在“红区”内搬运物资,体力消耗太大,他因缺氧突然感到心慌气短,险些窒息晕倒。在冲出“红区”、快速脱掉防护服的一瞬间,我们发现他的眼神是迷离的,两个眼圈都黑了;浑身大汗淋漓,站立不稳几乎虚脱,现场画面令人心疼。在慢慢缓过来后,他又要更换防护服重返“红区”,值班护士长坚决不同意,让他抓紧休息。他转过身,很无奈地抱怨了一句:一套防护服,就穿了半个小时,浪费这么多时间,太可惜了。我们抓住他这句不经意的话语,加上前面的震撼场面,制作成电视报道,被央视多个栏目和数十家新媒体平台采用,收获了上亿的点击量。生死关头,我们的军队医务人员想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抓紧时间、争分夺秒救治患者。正因为源于现场抓拍,才生动表现出这些医务人员平实、质朴而崇高的形象,让受众观看后为之动容。

此外,我们还在“红区”出口,就医务人员摘下口罩的感觉是什么、此刻最想对家人说点啥、疫情结束后最想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回家后最想吃点啥为话题,进行了随机采访。 有的医务人员表示,疫情结束后最想干的事就是好好睡两天,也有的回答最想吃四川火锅和家乡的烙饼等。正是这些真实感人的回答,成就了央视新闻特写《白衣天使的愿望清单》和多个点击量过千万的新媒体作品。

二、切合媒体特点,精心做好新闻素材二次创作

在拍摄新闻素材时,如何区分轻重缓急,新闻素材采集完成后,如何针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特点,科学高效地进行二次创作,事关新闻时效和传播效果。

一是确定主攻方向,力求多元生成。传统的电视新闻要求独立成篇,具备完整的新闻事实以及导语等,因此,占有的新闻素材量非常大。而一般的新媒体作品篇幅不用太长,有的甚至一个长镜头、一个采访就可能成为爆款。因此,我们在前期策划时,往往是以电视新闻为主要创作思路,来确定采访对象和拍摄内容,在采访过程中兼顾新媒体产品的制作需要。比如在采制电视新闻《“红区”外的温暖与感动》时,我们蹲守在“红区”外,对刚刚走出“红区”的医务人员进行毫无准备的现场采访,对每名采访对象的提问都在10个问题以上,而且大部分是相同的问题。其实,如果仅仅做一条电视新闻,没必要采访这么多。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是因为当时就已经把新媒体的策划融入其中了。事实证明,这样有计划的采访是非常有效的,在编辑完电视新闻作品后,我们把同样问题的不同答案加以分类整合,又编辑完成了8部不同主角、不同内容的新媒体作品。这其中,有适合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图文类作品,有适合微博和央视频传播的2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作品,还有适合抖音、快手、B站传播的30秒之内的超短视频作品,宣传效果都非常好。

二是切合媒体特点,推动复合传播。在按时完成既定的一条条电视新闻作品编辑任务后,我们下功夫对采访到的文字和画面材料进行全面归纳整合,通过二度创作,制作出个性鲜明的新媒体作品。在完成电视新闻《军医石蕊 :抗非典不幸感染 战新冠再上一线》编辑工作后,我们在努力契合新媒体平台特点二度创作时,尝试根据不同媒体需求进行了分发式推送:创作微信作品时,我们把电视新闻画面加上文字报道,再配以新闻背景介绍等,串编成一部厚重的微信公众号作品;在创作微博作品时,我们把电视新闻剪辑成配乐短视频,用字幕来做补充说明;在创作抖音和快手作品时,我们把对石蕊采访中拍摄到的感人段落剪辑出来,让其单独成篇,一个一个推送。同时,我们还利用手中累积的大量新闻画面,前后方合作,精心编辑成了抗击疫情MV《有我在,让我来》《让世界充满爱》《我和我的祖国》等,创作了配音短视频《等你归来》 《在一起》和系列海报《坚守》 《三月春来,伊人尤美》等。对这些匠心独具的重磅新媒体作品,我们统一安排时间,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和央视频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同步集中推送,形成了复合传播效应。

三是科学调配各级报道力量,扩大抗疫报道的覆盖面。到武汉抗疫一线展开抗击疫情报道后才感到,仅靠我们三人报道小组,要想圆满完成湖北方向所有武警部队抗疫工作的报道任务,是非常艰难的。于是,我们经过协商,将湖北方向武警部队抗疫战场分为两个战区:一个为泰康同济医院武警医疗队负责的病区;另一个为武警湖北总队负责的抗疫阵地。为此,我们分别建立了名为“火神山、雷神山”的武警湖北总队战“疫”宣传微信群和“泰康同济武警宣传群”。在“火神山、雷神山”微信群中,我们把武警湖北总队各级报道骨干全部纳入,统一调度报道力量。支队报道员负责现场拍摄采访,总队新闻干事负责收集整理,我们负责审查把关修改。武警湖北总队在多地长时间抢运各类物资的报道,我们都是利用这种形式,在网上快速编辑完成的。在采制电视新闻《父母同时感染肺炎,中队长徐亮的选择》时,外围镜头都由支队报道员拍摄,我们只负责核心人物采访和后期编辑。在“泰康同济武警宣传群”中,我们充分发动分布在各个病区里的医务人员,收获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在新媒体作品创作中,我们更多的是依靠后方编辑部的力量,让他们利用前方素材,按我们的思路来编辑包装,然后再把作品传回一线按级送审。如此做法,既大大缓解了一线人力不足的矛盾,也充分发挥了后方编辑在音乐资料和特技设备上的优势。仅“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后,我们前后方就联手推出了3条电视新闻和8部新媒体作品,尤其是新媒体作品《今天,让我们记住你疲惫而美丽的容颜》,网上好评如潮。

三、充分发动群众,提升医务人员及家属参与度

随着技术进步和观念更新,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已经来临。在发微信、刷抖音的同时,很多普通人都掌握了图像的拍摄技巧和画面的编辑技能,这也为我们做好一线抗疫宣传提供了潜在的人力支撑。

一是在“红区”里培养特约记者。由于进出“红区”难度大风险高,我们记者不可能天天进去,那么,如何将“红区”里发生的新闻事件及时拍摄下来,就成了一大难题。为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在武警医务人员负责的两个病区,分别临时发展了一名对宣传报道感兴趣、具有一定摄影基础的医务人员作为特约记者,突击对他们进行新闻拍摄和图像传送的强化培训,让他们利用“红区”里传送病历的手机,在工作间隙拍摄电视新闻需要的画面。与此同时,我们还定期和特约记者交流拍摄感受,纠正他们拍摄中存在的误区。手把手的传帮带,使他们的报道水平迅速提高,不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而且善于从司空见惯的日常工作中捕捉精彩细节。如新媒体作品《抗美援朝老兵的军礼》 《奶奶,您为何老吃剩饭?》,都是由特约记者拍摄后、再由我们加工完成的,网络点击都过了千万。

二是在休息区发掘视频拍摄人才。医务人员下班后的时间,都在封闭的休息区里度过,休息区也是他们袒露心声和开展文娱活动的地方。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医务人员多才多艺,有的热爱声乐、有的爱好导演、有的喜欢摄影。于是,我们便有意识地挖掘此类人才加以利用。如来自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的泰康同济医院感染十二科主治医师郭然,是个才女,不仅会拍摄画面,还能导演MV。和我们接触几次后,她主动提出利用休息时间组织科室人员,拍一部手语MV。在我们的指导下,接下来的3天多时间里,她和科室9名军医一起选择歌曲、安排场景、设计动作,经过不断摸索,终于用手机将基础画面全部拍摄完毕。经过我们后方编辑精心处理后,一部由一线医务人员出演的新媒体作品《我要说,谢谢你》精彩出炉,在网络平台推送后反响极佳。像此类由医务人员自导自演的新媒体作品,我们已经推送了3部,总体质量都不错。

三是在医务人员家属中发现编辑人才。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许多一线医务人员的家属都具有一技之长,有的文学素养很高、有的精通摄影、有的对视频编辑十分在行。我们及时引导他们充分发挥一技之长,壮大了报道力量。泰康同济医院感染十三科的医务人员决定利用K歌软件,录制一首大合唱《我们不一样》,表达他们誓死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意志,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编辑画面。当时,我们正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抽不出时间。于是,我在群里说了一句,你们有没有家属可以编辑画面,感染十二科的护士白晶立刻回应,说她爱人就是做视频后期编辑的,只要把画面给她即可。于是我们把拍摄的一线救治画面传到了她爱人的邮箱。不到5天,一部精彩的MV作品就诞生了。类似这样由医务人员家属帮助加工润色的作品,我们已经收到了12部,其中包括散文、漫画、海报、H5等多个体裁,目前已有4部作品发表,还有8部作品正在按照我们的意见进行修改提高中。

(作者系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融媒体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