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杨庆民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试论单机视频直播连线拍摄和制作创新

作者:■张 磊

摘 要:随着5G时代的到来,视频直播尤其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将摆脱4G时代的技术束缚,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直播时代。相信用不了多久,“记者在哪儿,直播就在哪儿”将成为新闻记者的工作常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数十次圆满完成我国载人航天电视新闻视频直播的探索和实践,从直播中最常见的单机(一台广播级摄录一体机)视频直播连线入手,就直播中要解决的拍摄方式、色温转换、曝光控制、焦点跟踪及播出端制作等技术和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单机视频直播连线;拍摄和制作;色温、光圈;“跟焦”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以来,在二十多年时间里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成功把11艘飞船和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航天大国。作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多年来,央视原驻总装备部记者站和央视报道团队一道,用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个个震撼的瞬间、一次次精彩的直播,完美地记录了中国载人航天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为这一载入人类史册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场直播以新闻现场的真实性和时空同步的时效性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型活动的直播一般是多机位拍摄,而在载人航天新闻报道中,因技术设备、报道纪律、特殊地域环境等因素,多场新闻直播是以单机视频直播连线(单台摄像机与央视视频直播连线)为主。

单机直播,因其机动性强、效率高、投入人员和设备少等优势,在新闻现场直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由于单机直播受摄像机数量的限制,不可能像多机位直播那样可以进行多场景实时切换,所以,单机就意味着摄像记者一旦按下录制按钮,就只能“一镜到底”—自始至终是一个连续的长镜头。所以,当需要进行室内外场景转换、跟随出镜记者行进间进行拍摄时,景别的把握、色温的转换、光圈的控制,特别是移动拍摄时的“跟焦”等,都极具风险和挑战,任何一个失误—曝光过度、偏色、“跑焦”等等,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这就要求摄像记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

同时,由于单机直播的“线性”拍摄局限,在有限的时段内向观众展示的画面毕竟有限。那么,如何有效发挥一台摄像机的作用,克服单机直播内容受限、画面单调等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恰当的拍摄和制作方式,有效弥补单机直播内容受限场景单调的不足

单机直播因受摄像机数量和活动半径(连接直播车的线缆长度)限制,虽然无法像多机位直播那样实现多路信号实时切换,但如果充分调动好机位,也能收到很好效果。

客观条件决定了单机直播只能有两种拍摄方式—固定机位和移动机位。严格来讲,固定机位也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固定,即直播时景别始终不变,出镜记者从头解说到尾;另一种是相对固定,即机位虽然固定但镜头可以推、拉、摇。央视大多数的视频连线是前一种形式,比如出镜记者在现场介绍情况,或者回答央视主持人提出的若干问题。这类直播的缺点是:场景单一,景别单调。后一种形式就相对活泼一些,现场感也强。移动机位:摄像机在被限定的区域有限移动,可跟随记者走动。与固定拍摄相比,移动拍摄一是对摄像记者业务素质要求高,二是直播信号传输难度大,会有信号中断的风险。

固定机位适用于一些比较庄重严肃的、有特殊纪律要求的场合,如航天发射、新闻发布会或场景简单的室内直播等。移动机位更适用于一些轻松活泼、气氛热烈的活动,如展览、军事比武等场景丰富动感强的活动。“神舟”飞船内蒙古主着陆场的多场单机直播大多采用移动拍摄方式。

选择哪一种拍摄方式,要根据题材和现场来定。几年前,央视新闻中心一位负责人审看西藏某公路开通的现场报道,当看到前方记者对着镜头说个不停便很不客气地批评说:“是看你在镜头前喋喋不休呢还是看新闻现场?!”所以,选择拍摄方式一定要灵活。

从现场感和画面信息量来考量,镜头“动起来”现场感更强,观众也更爱看。2003年,在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报道任务中,上海东方卫视报道团队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当“零号指挥员”开始最后倒计时,记者李姬芸也开始了现场解说,当数到“3、2、1”时,镜头从她身侧掠过并慢慢推向远处的“长二F”运载火箭,构图、收光圈、聚焦……火箭点火、爬升……此时,她的解说并没有停止,镜头也随着她的解说慢慢上摇,跟拍、再跟……两分多钟的长镜头,平稳流畅收放自如。这条现场报道获得当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这是典型的只有一个长镜头—“一镜到底”的单机直播,虽然机位固定,但记者把这个宝贵的镜头拍到了极致。然而,实际直播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镜到底”的画面过于单调、信息量太少的问题,因为除了出镜记者近处的场景,受众看不到更多的内容了。

如果我们创新一下形式,在直播前就准备好素材,把现场有关画面编辑好,变“单线”为两条“平行线”,就可以弥补“线性”直播的不足。

央视现在的许多单机直播已经使用了这种处理方法,通过前期对新闻素材的合理运用,变“单线”为“双线”,然后在播出端变单屏为双屏(也可以多屏)。比如,前不久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乘“运-20”大型运输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的直播,先是电视屏幕单屏显示前方记者的现场画面,随后单屏变成了左右两屏,右边是记者直播,左边是多路医务人员前一天深夜登机出发的画面。这种处理效果完全可以与多机直播媲美。

其实,提高单机直播效益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精心设计直播内容,像“神舟十号”太空授课那样,使40分钟的“长镜头”并不显得漫长!可以让直播记者走起来,变静为动;还可以创新直播的方式方法,用无人机“凝视拍摄”,为观众呈现不一样的视角。可以预见,随着VR技术的推广,VR直播将会带给观众更加美妙的体验。

总之,只要方法灵活、勇于创新,单机就会不再“单调”,直播不再“直白”,使丰富的现场内容为观众喜闻乐见。

找准恰当的切换时机,有效保证单机直播场景转换的色温衔接和曝光准确

单机直播最常见的技术难题,是场景频繁转换时如何保证色温和曝光准确。因为摄像机没有备份,一旦进入“直播模式”,只能“一条路走到底”,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而掌握滤色片和灰片的快速切换,便可有效解决这个难题。

“神舟七号”主着陆场的一次直播就很有代表性。

本场直播主题:航天员返回在即,记者探访医监医保直升机。时间:上午10时;时长:约9分钟;流程设计:出镜记者在直升机停机坪上采访一位航天系统专家,之后两人登上直升机,在机舱内向观众介绍相关回收设备、医疗器械和装具,然后返回停机坪。

这场直播就面对这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室内外转换时一台摄像机如何保证色温和曝光的准确?从舱外到舱内,从低色温到高色温、光圈从小到大;从舱内走出机舱,从高色温到低色温、光圈从大到小。

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广播级摄录一体机滤色片和灰片设置是有规律的,我们直播时所用的摄像机也一样:滤色片室外用4D,机舱内用1C,从C旋转到D或者从D旋转到C最少只需90度,如果反向旋转就是270度 ;同样,舱外灰片用4档,舱内1档,1档和4档的转换只需旋转90度,如果反向旋转就是270度。所以,只要掌握好旋转方向,旋转2个90度即可实现室内外滤色片和灰片的快速切换。

同时,由于拍摄时必须全程使用手动调整光圈,收放光圈太快或太慢,都会造成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而且,灰片转换时会有一个短暂的黑场,为此必须找准最佳切换时机。

直播开始,记者和专家在停机坪上访谈完毕即将登上直升机,我边拍边后退,先行登上飞机舷梯并在机舱门内部等候,随后他俩也登上直升机,就在他们进舱门遮住舱外光线的一瞬间,我果断调整灰片,并慢慢放开光圈,整个过程自然流畅。而且由于我巧妙利用他们进舱门时对舱外光线的遮挡,又很好地解决了灰片转换时短暂黑场的问题。随后,当他俩走出机舱,我又反向作了转换。这场十多分钟的直播,运动路线复杂、场景多变,但过程流畅、画面清晰稳定、色彩曝光准确。

此后,我利用这一技巧,成功保障了多场直播。特别是在“神舟九号”回收直播任务中,指挥部指定由我负责着陆场空中搜救的直播机位。长达45分钟的空中搜救,既要拍摄机舱内飞行员、搜救队员工作的场景,还要拍摄地面车队和草原地形地貌—其实就是一个“45分钟的长镜头”!运用此前练就的切换技巧,我很流畅地多次进行机舱内外的色温切换和光圈调整,并在返回舱降落伞飘落的关键时刻,成功抓拍到“返回舱乘伞飘落—反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触地翻滚——成功着陆”的全过程,在第一时间把这一激动人心的精彩画面呈现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这是我连续8次参加“神舟”飞船返回舱搜救回收任务以来第一次完整拍摄到飞船返回舱乘伞下降的全程画面,也为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积累了珍贵的视频资料。

利用最靠谱的“手指标尺”,有效保证动态“跟焦”的快速准确

“跟焦”是摄像的又一个难点,即使是有多年直播经验的老记者,偶尔也会遇到“跑焦”的尴尬。央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直播航天员出征仪式时就有过一次“跑焦”的失误:当镜头从出镜记者身上推至三名航天员时,焦点“丢”了。造成很大遗憾。

准确“跟焦”,是对从事直播报道的摄影记者能力素质的一次重要考验。

拍摄电影时,摄制组会安排专门的“跟焦员”来负责手动跟焦,但电视直播的摄像记者没有这种条件,在变焦拍摄运动物体时,如抓拍航展上飞速掠过的战斗机,或从近处的人物推向远处拍摄建筑物时,要实现精准“跟焦”确实难度不小。为此,担负直播任务的摄像记者们进行了各种尝试:有人看寻像器,有人盯聚焦环,甚至有人靠“大估计”去摸,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我在多年的采访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个以手指当“标尺”进行跟焦的方法。

以广播级摄录一体机为例。我们在手动聚焦时,无非是上握聚焦环(拇指在上四指在下)或下握聚焦环(拇指在下四指在上)。这时,可以利用握住聚焦环的手指来“标定”焦点的准确位置。具体步骤是:如果镜头是从近处的A点推向远处的B点,我们先把镜头推至B点,在焦点调实的同时,用拇指或中指(具体看哪根手指能触到机身而定)的指尖末端抵住摄像机机身的某个部位,标定好这个位置后,手指和聚焦环贴紧并保持相对位置不变,这时你指尖的位置就是B点焦点的准确位置。此后无论聚焦环如何转动,只要那个指尖碰触到机身的那个点,B点就是清晰的。然后,在握姿和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再去找A点焦点。这样从A点推至B点,根本用不着看聚焦环上的数字,仅凭指尖感知,就可以轻松实现“盲聚焦”。同理,当从B点拉至A点时,同样找到指尖的标定位置,无需看聚焦环,便可准确实现“盲聚焦”。

利用这个方法,我多次成功保障视频直播连线和现场出镜。其中最“酷”的一次,是“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软着陆的报道,地点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根据拍摄计划,出镜记者解说30秒后,镜头便从她的近景推向大屏上的动画曲线。摄像机离大屏将近20米,这么远的距离既要保证光圈和构图,还要掌握好推拉速度,而最难的是,镜头推到大屏上的动画时必须一次就找准焦点!拍摄开始,当出境记者说到关键的一句—“反推发动机即将点火,嫦娥三号即将在月面实现软着陆”时,我的镜头也正好推至大屏幕上的三维动画,镜头到位—发动机点火,丝毫不差!距离20米、长达2分多钟的这个长镜头,速度均匀、曝光准确、焦点清晰,整个直播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手指当标尺”,巧妙解决了变焦拍摄的“跟焦”难题,助力一场场直播和新闻采访拍摄任务圆满完成。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