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坚决打赢战“疫”舆论斗争主动仗

作者:■刘 轶 朱子希

编者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场阻击战,也是舆论等各条战线需要共同发力的总体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同时打赢舆论战“疫”。本期我们推出“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舆论战‘疫’”专题,紧贴战“疫”舆论场,分析现状,探讨经验,思考对策,以期为未来遂行作战任务和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斗争提供启示和借鉴。

摘 要: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需要同时打赢舆论战场上的主动仗。必须准确把握全球战“疫”舆论斗争态势;充分认清西方媒体妖魔化报道的种种伎俩;需要主流媒体上主阵地,驳斥妖魔化报道,讲清中国贡献;对外传播需要传得出去,境外落地发声,壮大国际舆论场“朋友圈”;把握舆论传播规律,壮大网上正能量,打赢网上人民战争。

关键词:战“疫”;舆论斗争;现实举措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需要同时打赢战“疫”舆论斗争主动仗。

全球战“疫”舆论场上,疫情舆情交织影响、网上网下诱因频发、境内境外信息搬运、意识形态博弈凸显。要打赢这场战“疫”舆论斗争主动仗,要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舆论场,把斗争策略艺术贯穿到宣传引导上,强化显政,坚定战胜疫情信心;把握主导,壮大网上正能量 ;占据主动,有效影响国际舆论,为疫情防控决战决胜创设良好舆论环境,提供服务保证。

一、准确把握全球战“疫”舆论斗争呈现的态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罔顾事实,将新冠病毒与“中国制造”强行关联隐喻;举起“人权自由”幌子诋毁我防疫强力举措;传播“黑灰信息”妄图扰乱认知离间撕裂,宣扬“中美脱钩”凸显意识形态隔阂。国内民众存有焦虑和恐惧心理,自媒体个体诉求和意见观点多元化呈现。

(一)疫情舆情叠加影响衍生次生舆情

现实告诉我们,防范化解社会重大风险,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在这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大概率可预判事件与小概率偶发性事件交织叠加互为映射,在信源隐匿、多元主体的互联网舆论场,热点敏感舆情事件极易发酵升级,在各种推论、揭秘和关联下,次生舆情容易蔓延开来,引发受众另一番关注,而网上“带路党”借助舆情事件“带节奏”,引发民众网络围观聚集,将民众疑惑心理、焦虑心理引向质疑和偏激。无论大事小事,在互联网空间均有可能形成蝴蝶效应,衍生热点舆情,并且呈现频发高发态势。

(二)网上网下诱因频发凸显舆论压力

互联网营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面具帝国,互联网是虚拟的,也是真实的,因为社会现实都会在网络空间反映与折射。网上舆情总会在网下找到动因,网下行动一经网上渲染又会推波助澜,两者互为影响,形成社会舆论压力并有可能逐渐推高。举国防控阻击疫情期间,民众普遍存有迷茫和焦虑心理,而恰逢春节以及居家隔离的客观要求,网上信息服务需求剧增,网下应对防控疫情的举措加强,两者之间关联更为紧密、诱因更为多发、反应更为敏感。疫情变化发展会推动舆情起伏,只有加强正向舆论引导,才能稳民心、强信心、树决心。

(三)境内境外信息搬运扰乱民众视听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境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境外舆情倒灌时有发生。社交媒体拥有信源可匿名、账号可虚拟、信息可畸变的特点,成为境内外疫情信息“搬运”的主要通道。境外敌对势力集中在社交媒体上制造耸人听闻的谣言,境内一些自媒体账号为“搏流量”双向传导信息,境外不法人员利用平台素材,制作伪装“文宣产品”向境内渗透传播。

二、充分认清西方媒体妖魔化报道的种种伎俩

现代社会,舆论生成和传播的载体仍然是大众传媒,西方媒体借助国际舆论场话语优势,以妖魔化报道对我实施意识形态攻击,我应针锋相对予以揭露批驳。

(一)强贴新闻标签,恶意污名化中国

标签并不是新闻术语,贴标签却是西方媒体妖魔化报道的惯用伎俩,其目的是抢夺新闻事件的“优先定义权”,影响公众对该事件的认知。西方媒体深谙其“法则”:2020年1月7日,我公示新型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将其名称暂定为2019-nCov,并得到世卫组织认可。但是,一些西方媒体却以“中国病毒”“武汉肺炎”标签替代病毒名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刊文《武汉病毒致中国赌城澳门变成鬼城》,德国《明镜》周刊以“冠状病毒—中国制造”作为封面等,给公众植入“中国制造致命病毒”“华裔人群都可能染上不明病毒”的偏见,特别是在新冠病毒向全球扩散时刻,他们抛弃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专业性原则,契合美国政客“中美脱钩论”,臆断“中国是病毒之源”,煽动世界民众排华倾向。

(二)客观报道失衡,集中渲染负面信息

新闻报道具有客观、公正、真实和全面的属性,传统的西方新闻教科书强调平衡报道原则:强调对新闻事实精准切实的表达,更要呈现一个事件的各方观点。然而,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些西方媒体背道而驰: 2月中旬,武汉新增确诊病人明显回落情况下,笔者综合美联社、路透社报道统计,他们选择中国公布的“新增死亡人数”“新增感染人数”数据作为新闻标题占到90%;选择“新增确诊降低”数据报道的只有10%。《华尔街日报》刊发长篇评论文章《中国是真正的东亚病夫》,当我外交部要求该报公开道歉时,他们却贴出报纸角落的几句读者来信,显示其摘引不同观点的公允性,有意遮蔽版面篇幅的巨大差异。西方传媒所标榜的客观公正经不起推敲,选择性报道的背后是其主观意识形态作祟。

(三)蓄意关联议题,企图绑架舆论主导

关联议题是议题设置理论的实践体现,通过一系列议题排列组合不仅让受众“看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受众“想什么”和“怎么想”,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判断。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西方媒体却蓄意关联政治议题、经济议题、军事议题,反复描摹西方固有的话语叙事,企图误导国际受众对我整体认知。疫情发生初期,美有线电视新闻网国际版设置“实时更新:冠状病毒”专版;美全国广播公司官网则将“冠状病毒”专版置于政治、商业分类之前,引导公众注意。综合分析,西方媒体热衷报道“中国经济崩溃论”“政府治理混乱论”“中美关系脱钩论”等,将疫情政治化是西方媒体报道的主线,企图以此掀起新一轮妖魔化中国浪潮。

(四)违背人文伦理,无视新闻职业道德

1904年,美国现代报业奠基者普利策撰文指出:“新闻人应基于社会道德,以正确的价值理念引领社会发展,全力服务公众。”社会责任论应是新闻从业者的行为准则,德国《新闻媒体委员会工作指南》就明确“不能传播性别、残障、种族、宗教、社会或民族群体身份歧视的内容。”人类进入21世纪,某些西方媒体在全球战“疫”报道中,对亚裔歧视的种族主义表现得不加掩饰。1月26日,法国媒体《皮卡尔信使报》封面配图,一位黄皮肤女士戴着口罩配以“黄色警告”的文字显得十分刺眼。疫情来临理应世界携手,然而,“人道主义精神”与“人文关怀”在这些媒体报端没有见到,看到的只有根深蒂固“欧洲中心主义”的傲慢与偏见。

三、打赢战“疫”国际舆论斗争主动仗的现实举措

针对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国际传播,我们需要将“舆论斗争”和“舆论引导”统筹起来、将“正面宣传”和“精准批驳”结合起来、将“权威发声”和“群众呼声”融合起来,有破有立、回应关切,才能占据主动,打赢舆论斗争主动仗,展示中国全球战“疫”中的国际形象和责任担当。

(一)主流媒体上主阵地,驳斥妖魔化报道,讲清中国贡献

全球战“疫”舆论战场,我国主流媒体作为主力军开展权威信息发布、揭批外媒歪曲报道伎俩、传播“中国方案”的世界贡献,将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挺在最前沿。

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国际社会关切。人民日报、新华社均在官网设置“抗击新冠疫情”专题,同步在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疫情实时数据;同时,开设“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云监工”,让世界“亲眼”见证“中国速度”。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日报》等媒体积极报道我国同世卫组织和有关国家共享疫情信息、沟通防控策略和对外援助等新闻。另外,我国媒体不刻意掩饰疫情灾难对各行业带来的影响,新华网英文版发布评论文章《聚焦:中国在防疫攻坚战中弥补短板》呈现了客观真实的中国战“疫”图景。

巧用对比宣传,展开精准揭批。针对西方媒体鼓噪的“中国道歉论”“封城违反人权论”“中国经济崩溃论”等,我主流媒体发挥专业性权威性优势,揭示某些西方媒体“针对一种病毒,采取两种标准”。3月8日,《纽约时报》间隔20分钟发布两则推文,称赞意大利封城是“冒着风险保全欧洲”,诬陷中国封城则是“个人自由的巨大损失”,针对外媒“双标”报道,我们见招拆招、戳破谎言,在比对宣传中增强中国人民“四个自信”、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认同感。

聚焦战“疫”一线,讲好中国故事。主流媒体嵌入一线,实时传递战“疫”实况。新华社推出系列vlog呈现武汉抗疫日常;中国国际电视台策划《武汉子民》特别人物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频道播出《人民军队战“疫”纪实》特别报道等,立体呈现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真实战“疫”全景,让世界切实感知全中国抗“疫”进行时。

(二)对外传播要传得出去,境外落地发声,壮大国际舆论场“朋友圈”

基于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在短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西方部分政客和媒体“污名化中国”的客观现实,我们需要拓展对外传播的多元化平台,讲求舆论发声突破藩篱、精准落地、精准发力。

开展国际媒体交流合作,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央视国际频道与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合作,全程转播央视《战疫情》节目中对武汉市市长的专访,让俄民众直接“对话武汉”;央视总台记者参加亚太、北美、中东、欧洲、非洲等近百家媒体节目,介绍我疫情防控进展,分享抗疫经验,呼吁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依托当地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展示了中国在全球战“疫”中的责任担当。

公共外交积极布势,驻在国直接落地发声。我驻美和驻英大使分别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旗舰节目专访,直面西方民众质疑,开诚布公阐明中国政府的积极果断作为,相关视频在推特、优兔等平台的播放量达到近60万次。驻沙特大使陈伟庆在推特平台走“亲民路线”、打“情感牌”,收获当地民众广泛声援,2月13日,个人推特账号发布“中国人民感谢沙特支援”视频播放12万余次,获点赞、评论等互动超3000次。

巧用国际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在场发声”,“在中国的外国人”和“在外国的中国人”均可发挥重要的外宣“意见领袖”作用。中国外文局组织外籍员工录制“第三只眼看中国”多语种专题战“疫”节目,宣传中国应对举措,消除外籍员工家乡同胞的疑虑;自媒体平台“歪果仁研究协会”创始人之一Raz Galor在家乡以色列特拉维夫紧急募捐,将提供援助的情形全程以短视频形式发布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希伯来语部记者奚啸琪在脸谱、优兔上发声,成为以色列“网红”,多次出镜当地节目,被外国人称为“中国奚”,《耶路撒冷邮报》专门刊文“中国奚为何被记者视为权威。”

(三)把握舆论传播规律,壮大网上正能量,打赢网上人民战争

发挥新闻产品网络传播的众筹效应。网络传播具有传受互动和信息聚集的特征,中国军网面向广大网友征集素材录制《加油武汉》歌唱视频,以“众筹”新闻模式吸引军人、警察、律师等各行各业人员参与并推广;新华网运维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开辟疫情防控辟谣专区,面向社会征集疫情谣言线索、权威回应网络传播热点、澄清疫情模糊认知。媒体微博合作官方账号发起#寻找抗疫平民英雄#话题,号召网友提供战“疫”英雄线索等等,使身边点滴正能量迅速汇集起来,充盈互联网空间。

发挥境内境外舆论场正向互动效应。网络新媒体是把双刃剑,需要发挥正向引导功能。我国疫情形势严峻时刻,伊朗支援物资首批到达,伊朗政要以及人民以短视频等形式传递“兄弟犹如手足亲”的信息引发我国网民热议并表达对伊真挚感情;当伊朗战“疫”关键时刻,中伊青年组成“网络互助小组”,将我国抗疫科普文章和视频译成波斯文推送给伊朗民众,我军还向伊朗武装力量捐助抗疫物资。全球战“疫”时刻,#中国专家组带31吨物资驰援意大利#、#意大利网友刷屏感谢中国使馆#、#你曾滴答我必哗啦#等话题占据微博热搜,流转至国际舆论场形成正向互动。

发挥华人群体海外传播的前哨效应。海外华人是国际舆论风向标的最先感知者,也是抵制西方妖魔化报道的行动实践者。加拿大、德国、荷兰等国华人群体针对当地媒体借疫情制造辱华偏见,自发组织网上请愿、向媒体留言、发送统一抗议信乃至诉诸法律等行动,号召当地民众与华人一起抵制种族歧视,有效扭转外媒报道偏向。海外学子在社交媒体平台相继发起“我不是病毒”行动,制作推广“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声援视频等等,收获绝大多数国际民众的暖心支持。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