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提升网络媒体重大突发事件传播公信力的思考

作者:■郭 洁 刘 妍

摘 要: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传播事件为例,列举网络媒体公信力缺乏的表现,剖析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原因,探寻在重大突发事件传播中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公共事件;网络媒体;公信力

从近10余年来我国遭遇如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看,每次对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的网络媒体登堂入室受到大众公认,有的则灰头土脸退出受众视野。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提升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值得认真研究思考。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传播事件为例,列举网络媒体公信力缺乏的表现,剖析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原因,探寻在重大突发事件传播中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方法路径。

一、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公信力缺失表现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媒体赢得受众信赖的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群众恐疫心态、焦虑情绪、信息渴求心理异常突出,政府官宣信息、专家研判信息、灵通人士信息纷繁交织,舆情不断叠加外溢。特别是在严密防控疫情的形势背景下,很多人居家隔离,人们高度关注和依赖网络媒体,网上舆论场规模明显加大,各种网络信息也是甚嚣尘上,鱼龙混杂。面对众多的谣言信息与辟谣信息,有的受众产生“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感觉,无形中对网络媒体公信力持怀疑态度。

信息虚假失真。疫情暴发之时,各种谣言也随之四起。特别是武汉封城之后,最早传言的是武汉菜价,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社交媒体上传递的几张图片把很多人惊呆了,一把青菜90多元,但是显示收费小票的超市很快发声辟谣,这是有人PS的,武汉的菜价并没有这样大幅度上涨。此后随着疫情感染人数的增加,疫情防控难度不断加大,一时间谣言开始泛滥,各种消息铺天盖地,如对于口罩短缺的情况,就有了“电吹风吹口罩、面部和手可以灭菌”“板蓝根+熏醋可以杀死新冠病毒”“双黄连能预防新冠肺炎”等谣言信息。另外还有“武汉超市将发放免费菜” “70个湖北人在苏州跳高速路口栅栏逃了”等等,谣言信息被大量转发后,引起民众一度恐慌,有的还引发民众抢购风波,人民网先后给予辟谣。

内容低俗媚俗。在大量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中,有不少信息不仅失真,而且媚俗倾向严重,充斥着大量低俗、暴力、色情信息,把疫情信息变成“性”闻、“星”闻和“腥”闻。诸如此类的新闻,夹杂在疫情防控信息中蔓延甚至泛滥。比如某网民在百度贴吧发文,称自己刚从武汉回来5天,头晕且一直咳嗽,表示自己正月还买了2张电影票,一度引发大量关注和担忧,后经查实,网民陈某并未离开温州且无症状,出于引起网友关注和“恶作剧”的心态在网上发布不实言论,又被网络媒体不经核实转载,形成舆论热点,引发民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澎湃公众号对此进行了辟谣。

污蔑攻击抹黑。一些居心不良的敌对势力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恶意炒作,借机生事,大肆攻击抹黑政府、军队和民众。有的敌对势力蓄意夸大疫情,诋毁我国我军应对措施,甚至攻击我政治体制、唱衰中国经济、败坏我军形象。有的境外媒体借机制造传播各种谣言,抹黑、攻击、煽动言论。英国BBC新闻率先称“中国病毒”,把“新冠病毒”与“中国武汉”强行关联;我军战机开展远海训练也被美国网络媒体借题炒作为“北京防疫不力而转移国内注意力。”国内有的网络媒体不辨事情真伪,跟风造谣生势,成为敌对势力的帮凶和助手。

二、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公信力缺失原因剖析

(一)法规体系有的内容还不够健全,信息监管有的地方还不够到位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网络舆论工作政策法规随即出台,但从现行法规制度来看,有的涉及网络媒体相关法律条文缺乏细则和可操作性,造成监管过程无法可依,给虚假信息和低俗信息等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惩罚机制不完善,用户注册未完全实名制,对发布违规信息的用户大多使用封号方法,治标不治本。同时法律未能明确网络媒体平台以及用户的权利与责任,导致在发生纠纷时各方无法可依,互相推诿责任。此外,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依托于互联网虚拟平台,虚拟环境增加了监管难度,使得政府对网络媒体平台的监管也存在部分真空和模糊地带。

(二)有的信息把关审查不严,引发虚假信息的无节制传播

网络媒体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别是信息公开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互联网的隐匿性也给了受众一个随心所欲的空间。特别是在网络世界中,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中角色具有不确定性,受者也可以变成传者,受众阅读新闻后只要稍加编辑转发,就由受者转换角色为传者。由于信息来源错综复杂,有的消息缺少“把关人”审核,导致大量虚假新闻的产生。面对良莠不齐、五花八门、真假难辨的疫情防控信息,受众对信息缺乏筛选辨别和过滤,一些未经审核的信息,特别是一些虚假信息,经过受众快速转发,瞬时到达千家万户,迅速形成舆论焦点,很多言论肆无忌惮,虚假信息层出不穷,网络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演变成谣言的温床。

(三)有些传播内容简单肤浅,一味追求受众眼球效应

网络媒体受众参与度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以单个主体为发声渠道的媒体信息也良莠不齐。某些网络媒体把新闻的平民化曲解成庸俗化,把通俗扭曲成媚俗,把受众当成猎奇煽情的对象。有的网络媒体将一些格调不高、毫无价值的信息,不加把关修改的转载,特别是明星的花边新闻,把带有色情暴力的事件不断翻新,花样层出不穷,加之重大突发事件的关注度高,转载炒作之风很快兴盛起来。有的网络媒体发表的信息完全按照自己的情感随心所欲地编写,不少信息仅限于一些单纯的转载,或是日常情绪的发泄,有些内容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以信息深度来看,此类信息本身内容短小肤浅,加之电子阅读本身的特性,长时间阅读会使受众逐渐失去深入阅读能力,成为“毫无见解的低头族。”

三、提升网络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公信力的对策思考

(一)及时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加强网络媒体平台监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府和新闻宣传部门应及时完善修订网络传播方面的法律,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近年来,国家和军队针对监管盲区和相关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范,但仍需针对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网络媒体传播失当行为,特别对恶意在网络上制造信息、动摇社会的谣言制造者,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清除网络媒体监管中的模糊地带,加大对肆意制造虚假新闻的网络媒体用户的惩处,肃清微博等网络媒体上的谣言制造者。建立起一个以道德为支撑、法规为保障的长期有效惩罚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网络媒体的采编管理体制,严把采写编发关口,形成责任追究机制。

(二)利用官方主流媒体平台,及时发挥舆论领袖引领作用

在社会事件尤其重大突发事件中,针对网络媒体上流言受众无从确认的情况,迫切需要官宣和主流媒体发声,此时也是提升主流网络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重要时机。网民也会主动寻找官方主流媒体来进行验证寻求安全感,主流网络媒体对于民众具有更为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因此,政府部门要及时利用人民网、新华社、军报记者等官媒和主流网络媒体及时发声,降低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对于一些网络谣言,官方主流媒体更要及时向公众公开,通过官方主流网络媒体引领发声,充当信息源头,防止谣言的扩散。

(三)加强网民媒体素养和社会公德教育,促进受众加强自律

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提升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不仅需要政府、媒体等多方努力,就网民本身而言,也需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网络传播资源,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只有当每一位网络媒体的参与者自觉辨别并抵制虚假、低俗等新闻信息时,网络媒体的发展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公信力也能够逐步提升。提高自身的道德自律,加强网络社会公德教育,提倡网民健康上网,受众在从媒介获取信息的时候,应当本着理性的态度,学会去伪存真,不被心怀不轨的人利用。

(四)加强网络编辑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媒体勇担社会责任

在各种虚假新闻中,信源差错、轻信谣言、误用数据是其症结所在,这些症结暴露了部分媒体从业者专业素养严重缺乏的事实。“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媒体人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媒介从业人员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网络编辑作为网络媒体“把关人”更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网络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每个网络编辑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效履行媒体喉舌功能,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网络媒体的传播公信力。

(作者分别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博士后、解放军报社摄影美术编辑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