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融”而不同:融媒体时代的艺术报道

作者:■姜粤军

摘 要: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想要不被淘汰,必须建立全方位的传播矩阵。本文以广东纸媒—主要是《广州日报》及《南方日报》的艺术报道为例,探讨全媒体时代纸媒和新媒体如何实现“融”而不同、优势互补,传播效果达到1+1>2。

关键词:新媒体;纸媒;直播;“融”而不同

2020年4月30日,人民网发布了《2019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以295家报纸、300个广播频率和34家电视台为评估对象,根据指标体系测算出2019年报纸、广播频率、电视台的融合传播指数。事实上,自2016年起,人民网研究院连续3年推出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以考察我国主流媒体在母媒、PC端、移动端的综合传播力。可见,建立传播矩阵,加强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高度关注的一项迫切而紧要的课题。

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迭代和互补关系

据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8.6%,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随着自媒体的发达,过去“人找信息”的状况可以说已经转变为“信息找人”,这种趋势使传统主流媒体不能再一味地固步自封,而是必须抓住机会快速投身媒体融合的大潮中,通过多种新闻媒介的结合并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并根据自身特点完成对新闻生产流程的改造,形成结合文字、图画、音频、视频等媒介的多样化新闻产品。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就谈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

可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坚持“融媒体”理念,就是要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摆正新老媒体关系,分析新老媒体的利弊,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建立一种新型和谐互补互信的媒体关系,扬优去劣,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我国首个全媒体实践是从纸媒开始的。2007年起,《烟台日报》相继启动“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全媒体新闻中心”。此后,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整合旗下报网,组建“三湘华声全媒体”。而据《2019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广州日报》2019年融合传播力位居全国报纸前列,由上一年度的第7名上升到第5名,晋身全国五强,雄踞地方报纸第一位。《南方日报》则排名第8,显示了广东省在地方媒体中媒体融合的领跑地位。因此,下文力图以《广州日报》及《南方日报》近一两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类报道为切入点,来考察主流纸媒如何更好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融”而不同。

二、 新媒体与纸媒,速度与深度并重

“纸媒”即纸质媒体,是指以纸张作为信息内容的传播载体的媒介。常见的纸媒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报纸作为最早的新闻传媒,在19世纪末“大众化”完成之后,发行量直线上升,读者范围不断扩大,在新闻的时效性以及传播力、影响力方面,都远胜图书以及在报纸之后出现的期刊。而在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兴起之后,以报纸为代表的纸媒,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新媒体具有信息海量无限、传播速度快、传播空间广、传播成本低、传播方式丰富、互动性强以及随时便捷等特点,因此,纸媒的融媒体发展之路,无论如何是不能拒绝新媒体的,尤其是在抢占时间的先机上,不可甘于人后。

先以广州日报客户端2020年1月30日刊载的《美院教授用速写记录抗疫瞬间,感动千万人》为例来进行阐述。

张弘教授是全国艺术家中最早以系列速写来记录武汉疫情和医务人员奋勇抗疫的画家之一,他从武汉封城之日起便根据新闻照片重新组织画面每天创作一张速写,7天形成一个系列,笔端线条倾注深情,非常感人。1月29日晚,张弘教授在他的朋友圈里首次贴出了这些速写,《广州日报》记者第一时间捕捉到信息后,第二天一早马上连线采访了张弘教授,并于下午在广州日报APP推出了报道。很快,人民日报客户端进行了转载,当天晚上浏览量便超过了13万。之后,全国各大媒体也纷纷跟进采访,新华网、《经济日报》等都推出了报道,并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同样,《87岁雕塑名家为84岁钟南山院士塑像》,也是《广州日报》记者首先挖掘到新闻报料,马上连线雕塑家曹崇恩,请他讲述作品创作过程,并于当天在APP上推出,随着人民日报客户端的转载,该报道也持续发酵……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力度,可见一斑。

但报纸版面作为一种记载,一种历史载体,一旦见报,就不可改易,可谓“不刊之论”。因此,在融媒体时代,纸媒要格外珍惜纸版的独特意义,更加注重以内容为王,着力于深度报道,努力让纸从“信息纸”“新闻纸”向“思想纸”“观点纸”转变,刊载出有深度、有审美、有态度的文章,让纸媒具有一“纸”永流传的价值。

仍以《广州日报》的抗疫艺术作品报道为例。广东画院作为广东省专业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单位,画家们都积极投入抗击疫情题材美术创作中,用心用情用功,潜心打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美术作品。从2020年2月4日部分广东画院画家完成力作起,笔者就持续关注采访。或者是一件作品分量很足,便单独成稿;或者是两三件作品有相关性,就通过一个主题“黏合”到一起做报道……到2月26日,通过《广州日报》APP客户端共推出了6条新媒体稿,基本都是画家完成创作后就第一时间推出,领跑全城媒体的艺术线同行们。同时,对于主流媒体而言,内容永远是生命线,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因此,即便抢速度的新媒体稿,笔者也力求做到有采访,有观点,以利于引导大众审美。而到了最后的总结性报道,笔者紧扣广东画院画家们以山水、花鸟画来展现抗疫精神的独特性,将数条新媒体稿进行糅合重组、综合评析,写出较有深度的《山水花鸟画战“疫”显功力》,见报后即被人民网、新华网客户端转载。纸版的意义得到彰显,客户端的速度也充分体现。

再举一个例子:策划了半年、用了50天时间搭建的超级大展—“觉醒: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的宫廷珍宝”,于2019年12月22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拉开帷幕。当天晚上,笔者就在深圳发回报道《“觉醒”全球首展深圳开幕,160件世界级珍宝亮相》,在广州日报APP推出。这是一个面上的报道,主要介绍了开幕现场情况和重点展品,立写立编立推出,拼的是速度。而12月29日在《广州日报》见报的《解密世界级珠宝大展“觉醒”的台前幕后—中国藏家放眼世界 守护文明与众分享》,则是笔者与策展人樊晓光进行了深度交流后,经过深思熟虑、立意裁剪而成,旨在揭示这样一个顶级珠宝大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中国藏家正在参与世界文明的保护历程。整篇报道站位比较高、视野比较宽,因此,报纸一出来,就备受业界和同行的好评。

因此,在纸版很矜贵的当下,见报的报道,定要往深处走、高处走,才能避免同质化,让纸版更具有收藏价值和参考价值。同时,对于拥有高专业水平的传统主流纸媒,是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和纸版的“融”而不同去呈现自己的优势,获得业界和读者的充分肯定的。

三、网络直播,直观性与新鲜度同在

这里,关于媒体融合中方兴未艾的网络直播,笔者也想特别拈出来谈一下。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直播的主要特点不在于速度,而在于具有非同一般的传播效果—既直观,又新鲜,在主流纸媒的转型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就概念而言,网络直播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其形式可分为现场直播、演播室访谈式直播、文字图片直播、视音频直播或由电视(第三方)提供信源的直播。目前,像《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纸媒的直播,往往是现场视音频直播和文字图片直播的双效合一,回看方便,内容清晰。

以“南方+”在2020年1月8日所做的“史上最贵开箱直播”为例,该直播是面向广东省博物馆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引进的“欧洲绘画五百年”特展,呈现重磅展品—伦勃朗23岁时的《自画像》的开箱过程。名画开箱对大多数观众而言是件新鲜事,同时又不可能让很多人到场观看,直播也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了。加上直播往往提前一天就有海报等预热,观众更是被吊足了胃口。直播过程,既有能言善道的主播饶有趣味地进行基本介绍,又有专业人士的开箱展示、解说过程,还有图文记者的补充呈现,观众直接的知识获得感会相当强烈。

(作者单位:广州美术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