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时评写作怎样选取角度

作者:■胡立彪

摘 要:写作新闻时评需要选取角度。角度选取得当,可以说一篇时评就成功了一半。时评写作选取角度虽并无固定程式,亦会因人而异,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本文尝试就时评写作选取角度的一般原则进行探讨,结合一些实例,分新角度切入、反角度切入、小角度切入、深度切入等4个方面,讲述选取角度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时评写作;选取角度;切入

《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问许敬宗为何人们对同一个人的评价有很大差异,许敬宗回答:“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者恶其泥淋;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华。”观人角度不同,评价就不同。

写时评,就是对时事进行评价,角度不同,同样也会得出不同的看法,因此结构成篇,也大异其趣。从一定意义上说,角度虽不能决定时评文章的深度、高度,但一定影响其价值和可读性。一件新闻价值并不是很高的事,有人从中选取了一个很好的角度进行评论,却能赋予其新的价值,让人读着有感觉有收获;而一件原本具有轰动效应的事,若时评作者选取角度不当,文章观点失之陈旧或浮于表面,让人读来兴味索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事件本身隐含多重意义,这决定了角度是多方位的,也是先于时评作者而存在的。举个例子。每年入秋阳澄湖大闸蟹上市,市面上就会出现大量假冒阳澄湖大闸蟹。当地相关部门采取各种防伪措施并严厉打假,但假蟹就是防不住、打不绝。对此,有评论者认为,就如同其他任何市场领域的造假现象一样,假蟹横行,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违法成本太低,因此,其评论的切入角度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监管,让造假者付出沉重代价;也有评论文章指出,阳澄湖大闸蟹价格虚高,有市场炒作成分,假蟹其实是高价阳澄湖大闸蟹的天然附属品,只有让螃蟹回归原本的市场属性,平抑其价格,才能让假蟹失去利益附着点而自行消失。

笔者就此写过一篇题为《扶正“假蟹”未尝不可》的评论,选取的角度与前述两者均不同。假冒的阳澄湖大闸蟹大多为阳澄湖湖区蟹农养殖的塘蟹,这些塘蟹与阳澄湖大闸蟹为同一种蟹苗,养殖方法、养殖成本乃至品质口感都差不多,连当地蟹农都分辨不清,所差者只是阳澄湖大闸蟹有“阳澄湖”三字而价格比塘蟹高出许多。巨大的价差让塘蟹养殖户心里很不平衡,他们找商会、找政府,希望给塘蟹也贴上“阳澄湖”的标签。但阳澄湖大闸蟹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受政策法规保护的,这条法规红线不能碰。于是,有些蟹农就走起偏门,给塘蟹贴上假冒“阳澄湖”标签、戴上仿制的防伪扣,混迹市场卖高价。

这种情况让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陷入纠结:假冒地标产品的行为要打击,但单一的堵的方式似乎并不奏效;当地螃蟹养殖产业要发展,塘蟹湖蟹养殖户的利益都要维护,不能偏颇。怎么办?可以试行一种创新经营模式:在从严监管阳澄湖大闸蟹地标产品的同时,对当地优质塘蟹进行品牌推广,并形成一个集体商标,通过精心培育提高市场影响力、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简单说,这样做其实就是将“假蟹”扶正,让它们不再打阳澄湖大闸蟹的擦边球,而是另立一个新门户、再建一个新品牌,与地标产品并肩打拼市场,同靠品质赢得消费者。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从假螃蟹事件可以看出,变换一个观察角度,以此切入写评论,就可以找到不一样的思路,形成不一样的观点,传输不一样的价值。

关于新闻时评写作选取角度问题,知名时评人曹林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新闻事件本身有足够的新闻性,那么评论无须在角度上费过多的精力,充满新闻性的事件本身就让读者有了关注的兴趣,无论你如何切入,读者都会关注你的观点。而当事件本身缺乏足够的新鲜性、引人注目的新闻价值时,就需要新的角度进行弥补了,以新的角度来补充旧话题、抽象问题带来的关注疲劳。尽管“新闻性强的事件不必费心选取角度”的说法有待商榷,但曹林主张以新角度弥补事件新闻性不足的观点是可取的。而时评写作选取角度的技巧,正在“弥补”二字。

当然,“弥补”是需要一定能力的,这种能力可以称为角度选取的主观依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马少华教授认为,时评写作角度与作者的知识、判断力、情怀及写作经验密切相关。评论可以写到哪个层次和选择那个角度,并不是自己“想到”就能做到的。其实更多的情况是,由于知识和写作经验的限制,有一些认识层次和方向,是评论作者“想”不到的。能够“想”到本身,就是经验,即使不是写作经验,也是由于阅读的经验。

受限于知识结构等个人主观情况,时评写作者面对新闻事件选取写作角度时有“想”不到的层次和方向,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并不重要,而依托于自身现有能力选取自己能“想”到的角度,把时评文章写出彩,这才最重要。问题只在于掌握一些选取角度的规则和技巧。

一、新角度切入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新闻再新,见多了也就没有新鲜感了。时评写作同样面临写不出新的问题。刚发生一件事,很多时评文章很快就出来了,但作者们的角度大体类似,观点也都差不多,这是角度横向趋同问题;同一个写作者,面对反复发生的同一类事件,写作角度变几次也会穷尽,写不出花样了,这是角度纵向无能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时评写作者增强求新意识,能够从旧套路中跳脱出来,在事件中发现人所未见、己所未触的新角度。

举例来看。2017年12月,杭州丁香园一篇《一年卖出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的文章,质疑莎普爱思滴眼液在高频次播放的电视广告中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把这款滴眼液再次推上风口浪尖。紧随其后,广州一家医学公号发文起底曹清华胶囊,把曹清华身份资料造假、保健品当药品卖、屡被监管部门通报批评的糗事抖搂出来,欲将其扯下神坛。

这两篇网文是导火索,很快引燃人们对国内各种媒体所见洗脑式医疗广告的声讨。评论文章也集中发声,但批评的矛头主要指向3个方向:一是法律法规不完善,使不法者有隙可钻 ;二是一些医疗产品企业唯利是图,罔顾国家法律与消费者利益,夸大宣传,忽悠蒙骗;三是监管乏力,缺少有效的治理手段。这3个批评角度不能说不对,但都是老生常谈,它们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市场乱象。读者看后并不会有新收获,监管部门也不会有新启发。笔者就此写了一篇名为《治理虚假广告板子要打准打狠》的评论文章,跳出上述窠臼,选取了一个新的角度切入:治理虚假广告,板子要打在所有食利者身上,不能漏掉那个获利大户—媒体。

我国《广告法》规定,违反规定发布虚假广告,广告主(即发布广告的企业)之外,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均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无论产品在哪级媒体打广告,作为广告发布者,媒体都有审查的责任,如果有虚假宣传,而媒体没有审查或审查不严就发布,则必须承担连带责任。事实上,媒体拿了厂家广告费,往往变得“手软”,对药品保健品广告宣传审核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态度,任凭违法广告在媒体上发布传播。毫无疑问,在广告主的骗局中,媒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就虚假广告产生的不良社会后果而言,媒体是充当了“帮凶”的,板子当然也要打在它们身上才行。

由此可见,治理虚假广告,必须理清背后的利益链,板子打下来,不光广告主、广告商,广告发布媒体都应该喊痛,而且谁得的钱多谁痛得厉害才对。要按照利责对等原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建立一套可以督责、问责的监管机制。问题出在哪儿,板子打在哪儿,一个不落,一板不少。只有打准打狠,虚假广告才能真正被打死打绝。

二、反角度切入

事物都有两面性,新闻事件也有正反不同的解读。对于时评写作者而言,面对一个新闻事件,如果正向角度不好切入,或正向角度太普通、太俗套,不妨采取逆向思维,从相反的角度切入,往往能够豁然开朗,走出一条不寻常的路,让评论出彩。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那些似乎已成定论的问题,时评应另辟蹊径,反向判断,只要能够合理成立、不违反逻辑推理和评论规则,往往会语出惊人,给受众带来特别的思考。

关于反角度或逆向思维,下面这个故事或有启发意义:有甲乙两个基督徒,他们都有抽烟的习惯。有一次在准备祈祷时甲烟瘾犯了,他问牧师祈祷时可不可以吸烟,牧师回答说不可以,这是对上帝的不敬;乙也犯了烟瘾,但他这样问:“请问牧师,我在吸烟时可以祈祷吗?”牧师高兴地回答:“当然可以,您在吸烟时都不忘祈祷,足见您对主的虔诚。”

时评写作就要善于以乙基督徒这种角度看问题,既能从不好的事中看出积极的一面,也能从好事中看出需要警惕的东西。比如,说到创新,人们大都会赋予其积极价值,但在实践上,创新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常常潜藏巨大风险。所以写创新,从“难”入手,就容易写出新意和深度。笔者在一篇题为《创新是一件有风险的事》的评论中写道:

一些人担心的风险,恰恰就在市场会不会给创新快速而成比例的回报。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给出的答案是冰冷的。有研究数据显示,企业创业的成功率只有不到5%,创新成功的概率更低,不足1%,而绝大多数创新者其实是为后来者充当了铺路的角色。

莫说是一家新生企业在创新上要面对巨大考验,那些已经在市场站稳脚跟的世界级大企业,也会面临创新难题。像苹果这样以创新立身成命的企业,也常遇创新瓶颈,不敢在创新上太冒风险。有人说,iPhone4s后,所有苹果手机都被认为只有一个“新”字,没有那个“创”字。现在的iPhone X,更是被批严重缺乏创新,甚至还被视为拙劣之作。其实,客观地讲,苹果每推出一款新产品,或多或少还是有新东西的,不认可这些,非得让它次次创新都颠覆、款款产品都革命,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要有实力的,而创新或巨或微,也是有条件的。既然有人把搞创新等同于闹革命,那就要承认创新是一件有巨大风险的事。人们只看到创新成功者的光鲜,却对那些殒命于创新途中的失败者的巨量尸骨熟视无睹。我们知道,行业市场的创新是一个大数法则,这家失败那家成,只要有成就行;而公司角度的创新则有点像一锤子买卖,做成了鸡犬升天,做不成万劫不复。企业以生存为第一要务,为创新孤注一掷,践行“不创新毋宁死”的格言,这样的企业实在是找不出几个。而真要坚持这样做的企业,事实上根本活不了多久。既然创新是一件有风险的事,而市场又不会给冒险的企业提供多少担保,那么企业小心谨慎,不敢轻易创新,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小角度切入

写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自然可以让时评文章体现高度,显示格局,但大事虽大,却多与写作者距离较远,也不在大众读者最关心的范围内,这样“大角度”切入,没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便很难把握,容易写虚,浮于表层,也引不起读者兴趣,其价值就大打折扣。如果非要写大事件并表达高大上的理念,最好的方式是以小见大,从写作者容易把握同时也贴近读者的小角度切入。

美国佐治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康拉德·芬克在《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中提到一种时评写作小角度切入的例子—在评论中加入一个第二人称“你”,形成“你结构”。“你”的设定,可以把宏大且复杂的事简化,同时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比如,《今日美国》报曾有一篇社论写美国最低工资法案问题。这个话题涉及政治及法律领域,直接写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于是社论换了一个小角度,以“你结构”开篇切入—

“你想尝试用每年8840美元养活一家吗?

那就是联邦最低工资法案让你在52个40小时工作周里打扫办公室、提供饮食或照看小孩所挣得的钱—比一个单亲和一个小孩的贫困线收入还要少1135美元。

对于这基本的不公平的愤怒,最终带来了大范围的改变。这改变并未发生在华盛顿(那里的国会自1991年起就让最低工资卡在每小时4.25美元上面),而是那些对联邦的迟迟不行动产生厌倦的社区和州。”

芬克解释称,这种“你结构”的好处是,通过与“你”对话,既可以把一个模糊的、遥远的问题加以个人化处理,也可以把一个超乎普遍读者理解的宏大概念或数字生活化,这样就接近了读者,提高了其阅读兴趣。

事实上,越大的事情,越重要的新闻,越是从微观切入来得更巧妙。因为时评的篇幅端不得大架子,以一斑而窥全豹、一滴水而见太阳的光辉,才能“既经济又实惠”。现在许多报刊开设时评版面和专栏,那些深受读者喜爱的好文章、好写手,多是走以小见大的路子。

四、深度切入

比起前几种时评写作切入角度,深度切入最难也最见功底。我们知道,时评是新闻的延伸,它在新闻性的基础上还要强调一个“评”字。而“评”的价值不只体现在作者的独特视角、新颖观点等方面,更体现在其深刻思想、透彻见解上。前文提到马少华教授的观点,其所主张时评写作的角度与作者的知识、判断力、情怀及写作经验密切相关,事实上就隐含了对深度切入的推崇。他认为“想不到”就“写不到”,“想到”决定“写到”,这个“想”,就是作者的见识。只有见识足够高,写出的时评文章才足够有深度,才更具有“评”的价值和魅力。

时评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新闻事件发生于社会各个领域,而社会分工将生活的领域区隔开来,并日渐拉大鸿沟。这让时评写作也越来越见出专业化倾向和味道。学法律的写有关民间争讼的时评就要比一般写手见解到位,学经济的写猪肉涨价问题就比一般写手说理清晰。

当然,写时评深度切入要求有专业化知识打底,但并非是让写手都成为业内专家。这事实上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这里所谓“专业”,仅指专业眼光、专业角度、专业思维,时评写手能做到向专业靠拢就不错了。用时评学者曹林的话说,只要粗略地了解这个学科和领域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基本问题和一般原理就可以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等,无须通晓这些领域中的艰深概念,能理解其中常用的一些原理,能对相关专业问题顺畅表达不被专业人士嘲笑,又能让外行人从文章分析中有所收获,便达到目的。

除上述4种,时评写作切入角度还有很多,比如迂回思考切入、超前观察切入等。但不管选取什么样的切入角度,都要为立意观点服务,目的是要最大程度地体现时评文章的社会价值。明白了这一根本,所谓切入技巧者,都算是末节了。

(作者系中国质量报刊社总编室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