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倾听时代的“心跳”

作者:■孙伟帅

有人说,想知道一名记者收获了什么,就看看他的脚步,读读他的文字。

回望过去的一年,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我在地图前久久凝视—在西南边境的密林中,我与扫雷官兵一同体验排雷的紧张;在湖北恩施的一座小县城里,我静静聆听老英雄张富清的传奇故事;在太行山麓,我与乡亲们在田间地头分享脱贫致富的喜悦;在湘江之畔,我追寻已故院士高伯龙为国奋斗的初心;在繁华澳门,我见证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

如今,回眸这一幕幕,我依然记得采访时的感动。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采访中,我渐渐体会到践行“四力”对于一名军事记者来说是多么重要,也越发体会到职业所带给我的幸福感。

人们时常将记者称作“无冕之王”。而我更愿意将自己看作一个倾听时代“心跳”的人,在践行“四力”的过程中,享受与时代“心跳”同频共振的快感。

一、最美好的风景往往藏在最执着的脚步中

从北京坐4个小时飞机到乌鲁木齐,从乌鲁木齐坐一夜火车到北屯市,从北屯市换汽车到布尔津县、哈巴河县,然后在凛冽寒风中穿过白雪皑皑的旷野,才能到达马军武所在边境哨所的某团场。

距离2020年的春节还有不到10天,我来到了马军武夫妇驻守了30多年的“军武哨所”。

这不是我走得最远的采访,却是我换乘交通工具最多的一次采访。

对于普通游客来说,马军武夫妇生活的地方绝对称得上是人间仙境,是都市人追求的“诗与远方”。

然而,真正生活在这里,戍守在这里,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我到访的时节,正是新疆阿勒泰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那一晚,我跟随马军武夫妇踏雪而行,周围的寂静与黑暗让我心底深处的恐惧慢慢升腾。几人结伴而行尚且如此,那只有他们俩人的时候又该有多么害怕!

手电筒发出的光亮在不远处被黑暗吞噬。四周安静得可以听得清自己的呼吸和心跳。从哨所拐弯一上大路,马军武总是习惯性地牵起妻子张正美的手。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常把这看做一种浪漫,但对马军武夫妇来说,这“浪漫”是他们肩头的责任。

30多年里,“军武哨所”经历了更新换代,马军武也从年轻小伙变成了中年大叔,胸前越来越多的奖章见证了他的付出与艰辛;妻子张正美也从扎着两根辫子的小姑娘,变成了挽起发髻与他共担生活甘苦的中年女子,但山东人的那股子豪爽劲倒是一点也没变。

马军武把多年的坚守都归功于距离哨所一步之遥的32号界碑。每天路过,马军武总会细心地把界碑擦拭一遍,那块冰冷的石碑在马军武心中有了温度,“看着它,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家人一样”。

我把马军武夫妇的故事,写进了长篇通讯《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我想告诉读者,美丽的不仅仅是大自然赋予的色彩,还有马军武夫妇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30多年里,夫妻俩不知走过多少里路、磨坏多少双鞋,他们把最美的风景收藏在心里,最美的风景也藏在了他们最执着的脚步之中。

和马军武一样收藏着“最美风景”的,还有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政委陈洋阳。

陈洋阳的脚步,随着“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延伸到了世界20多个国家。在他的办公室里,一幅已经微微泛黄的世界地图上,黑色马克笔标注的20几个小黑点,凝聚了他“当海军,看世界”的梦想。

当我问陈洋阳他心中最美的风景在哪里,陈洋阳告诉我—最美的风景,是世界各地民众对中国军人、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露出的最真诚的笑容;最美的风景,是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凝视“大白船”时的热泪盈眶;最美的风景,是走遍全世界回到祖国母亲怀抱时心底泛起的融融暖意。

二、在最普通的生活细节中寻找最伟大的生命意义

2019年初夏,两位共和国军人的人生故事,在短短一周内刷爆了朋友圈。一位是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一位是28岁的扫雷英雄杜富国。他们用各自的军礼,震撼了整个神州大地。

如果不是那一次再普通不过的退役军人登记,大家也许永远都不知道在湖北大山深处的小县城里,还住着这样一位深藏功与名的老英雄。

老英雄张富清的家,坐落在来凤县城一栋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小区里。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张富清家中的陈设,走进其中,就好像走进了年代剧的片场。腰墙上,淡黄色的油漆已经斑驳脱落;水磨石的地面,也已经被磕出不少小坑;当年流行的沙发、衣柜,现在都已被时光染色;厨房里两把被磨得发黑发亮的竹椅,和一张矮小的方桌,承载了张富清老俩口几十年的粗茶淡饭,也承载了一家人几十年的情感。

在张富清家挂着一幅奖状。那是在1997年张富清参加县里组织的老年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得的奖状。张富清将奖状装裱进了玻璃相框,端端正正挂在客厅墙上最显眼的地方。

与那些被他锁进柜子的荣誉相比,这张奖状的分量实在太轻太轻。可是张富清仍然把它挂了起来,对他来说,再微不足道的表扬,也是一种荣誉。军人,最崇尚的就是荣誉!

但那些赫赫战功呢?张富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我太幸运了。我现在生活得这么好,有什么资格拿这些来炫耀呢?”

就在采访张富清老英雄前,我刚刚从云南边境的雷场采访归来。那里,是扫雷英雄杜富国和他的战友们的“战场”。

在雷场进行实地采访的那天,我向扫雷官兵借来一套防护服,我想真正体会一下扫雷官兵到底要经历怎样的日常。

4月的云南深山,天气十分闷热。我被严严实实地裹在厚重的防护服下,呼吸不畅,行动不便。

扫雷官兵的日常,就是在刀尖上行走的日常。埋在土中的虽是一颗模拟地雷,可当我轻轻扫去浮土、小心翼翼地将模拟地雷端出来时,我的心脏和手一样,都在止不住地颤抖。

短短十几分钟,我像度过了无比煎熬的漫长岁月。摘下防护头盔的瞬间,我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那一刻,我的眼眶红了。就是这群不过二三十岁的小伙子,用青春、甚至是生命,为百姓排除雷患。而正在西南医院做着康复训练的杜富国,每周都会打电话给战友,询问排雷进度、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他说,他想重回雷场……

短短一个月内,我接触了两位不同时代的共和国军人,他们的故事和经历让我懂得:在他们最普通的生活细节中,蕴藏着心中最执着的信仰,包含着最伟大的生命意义。

于是,在接连完成两篇长篇通讯—《杜富国 :一瞬间,一辈子》和《老兵张富清》后,我马上写作了一篇评论《军礼的力量—从张富清到杜富国》,用两位军人最平常、却最神圣的军礼,为我这一个月的、触动心灵的采访画上句号。

三、让笔端的文字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2019年夏天,炎热的天气犹如爱情的热烈。毫无征兆,我“邂逅”了一位年轻的共产党人。她的青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她的爱情,足以媲美大银幕上那些经典的桥段。最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与她“邂逅”的地点,竟是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

与我“邂逅”的姑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丁香,牺牲时,年仅22岁。那时,她与爱人乐于泓刚刚有了爱情的结晶。

追寻她的故事,我写下了《革命年代的爱情》。

这是一次追寻,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当我完成这次对话时猛然发现,以往我们在课本里和银幕上认识的共产党员,大多留给我们英勇的、慷慨赴死的形象。“认识”丁香,品味她与乐于泓的爱情故事,则让我看到了共产党员柔情而浪漫的一面。当我读懂了他们的爱情,我也真正理解了他们为信仰而牺牲的选择。

《革命年代的爱情》见报后,我收到了乐于泓的女儿的信息:“《革命年代的爱情》像是一首抒情曲,将我父亲和丁香的爱情娓娓道来,让我们惊喜而感动。”

来自乐于泓家人的认可,让我明白了:记者的文字一定要经得起读者与时间的考验。

很快,我又接到了一项新的采访任务—赴江西采访几位已经年过百岁的老红军。

走过一个世纪的他们,经历过最残酷的战争岁月,也见证了祖国的日渐富强。如今,时光仿佛在他们身上按下了“慢放键”,但他们的眼睛就好像通往过去时光的窗口,稍一探究,就能看到昔日的炮火硝烟。

那段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凝成了被老人们视为珍宝的一枚枚军功章,凝成了他们口中反复唱起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凝成了他们记忆长河中永远不会被冲毁的精神丰碑。

我试图通过老人们的讲述,去还原一块历史的拼图,试图通过他们现在的生活,去告诉读者今天的幸福有多么来之不易。

与老人们告别,他们都做出同一个动作:缓缓举起右手,敬一个军礼。

那一刻,作为一名年轻军事记者,我感到肩头的责任又重了几分。

(作者系中国军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