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践行“四力”

作者:■梅世雄 杨雅雯

摘 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报道中,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引导采编人员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写出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了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营造了同舟共济的良好舆论氛围。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四力”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报道中,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引导采编人员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写出《当特殊的战斗打响—记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全国退役军人》《你我他的生命之舟—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火神山医院》等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了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营造了同舟共济的良好舆论氛围。

一、脚力—奔波

“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是实践,只有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只有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只有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新闻记者只有在路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才能抓到“大鱼”“活鱼”。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人民军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同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发起一次次冲锋。

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武汉进入“战时”状态。1月24日,由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的三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乘坐军机出发,于当晚23时44分抵达武汉机场。次日,由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采写的《除夕夜,朝着生命的方向“逆行”—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出征武汉疫区见闻》播发,文中既有医疗队员在随队赶往机场的路上,一边思索救治工作,一边抽空回复亲朋好友的新年祝福短信的细节描写,也有在出征仪式上不敢看送行的丈夫和7岁女儿的心理描写。

“脚底板下出新闻。”鲜活的素材、生动的细节,取决于脚力的到达程度。

为制作好融媒体产品子弟兵闻令即动挑重担,我们先后深入武汉、北京等医疗单位,采访了数十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3月23日,这个融媒体产品由新华社重磅推出后,被全国500多家媒体采用,各中央媒体和各省区市党报或在重要版面突出刊发,或在全网置顶采用,全网点击量突破2个亿,收到了良好传播效果。

二、眼力—洞察

眼力,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和必修课,眼力就是新闻发现力,它看重的是新闻工作者的分析、判断和辨别能力。

首先要看得见、看得准。在全媒体时代,信息过载现象与信息贫乏现象共存,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练就眼力,既见人之所见,又见人之所未见,为受众筛选出更具价值的新闻信息。

新华社记者制作的短视频《难忘的生日》,记录了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医务人员给患者钱老师和曾大爷过生日的感人一幕:拍手唱生日歌、递上点心糖果、A4纸上打印的“生日快乐”四个大字,两位相差30岁的“寿星”就这样在病房里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不到一分钟的视频,虽然像素不高、构图也不甚讲究,却传递出了疫区里的温暖和希望。

这些来自抗疫一线的小故事、平凡人得以呈现在受众面前,缘于记者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眼力。没有独特的眼力,这些不打眼的线索或许就被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所淹没。

其次要看得深、看得远。增强眼力,关键还要增强把握大局的能力,扩展宽广深邃的视野。

眼力=发现力+穿透力。采访中,我们发现,曾经的军人—全国广大退役军人是抗疫的一支硬核力量。《当特殊的战斗打响—记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全国退役军人》融媒体产品,正是后方记者依托新华社丰富的素材资源库和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在采访调研联动、采访资料共享的基础上,根据前线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获取的精彩故事和视频、图片资料,把握报道重点和方向后,统一写作、制作、打磨而成。

这篇融媒体产品以综述文字、宣传视频及现场照片的形式在新华社全媒头条集中发布,全面、立体、生动展现了退役军人英勇抗疫的精神风貌,在广大退役军人和社会各界引发积极热烈反响。产品发布后,退役军人事务部领导高度赞扬,专门作出指示,要求该将融媒体产品发至全国63.5万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用于开展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

三、脑力—思考

脑力是新闻工作者政治水平、思想水平、理论水平的集中体现。在抗击疫情报道中,新华社解放军分社采编人员合力攻坚,讲述好故事、传递好声音,有序有力引导新闻舆论,进一步彰显了党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策划先行

抗疫报道瞬息万变,但大多数都是同题、同质报道。因此,策划便成了抢占先机的“钥匙”。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及时跟进,在不同阶段进行了重点策划。

子弟兵在武汉系列音频报道通过主播串讲和故事当事人现身说法的方式,把一个个抗击疫情一线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子弟兵在武汉》三八特辑,是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让那些深入一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女性,脱下迷彩、换掉防护服,以母亲或女儿的身份,通过音频形式倾诉心声的一款音频报道。

(二)产品创新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这为新闻媒体指明了搞好抗疫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核心要义,而其中“关键一招”便是新媒体产品的创新,这是主流媒体在海量新闻产品中冲出重围的利器。以“三维立体书”的形式梳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抗疫的过程,以中国地图为背景、各种可视化数据为支撑,用直观的数据、简练的文字,形象展示了抗疫成果,新颖的呈现形式,给受众带来“跃然纸上”的全新阅读体验。

(三)关注个体

抗击疫情报道不应是冷冰冰的数据和标签式的口号的叠加,通过讲述个体命运的生动故事更能激发受众的共情。在此次抗疫报道中,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的大量报道是围绕抗疫一线的军队医务人员展开,聚焦“小人物”在“大灾难”面前的心路历程,着力展现“平凡人”在抗击疫情面前的全力以赴。

四、笔力—表达

增强笔力,是为了让新闻宣传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让读者愿意看、喜欢看、看得进,让主流声音更感人、更有吸引力、更有力量。

(一)增强笔力,把握好时度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增强笔力,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度效要求。

疫情暴发之初,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闻令而动,第一时间赶赴抗疫一线,1月25日,《联勤保障部队紧急调拨防疫物资支援武汉》等消息一经发出,各大媒体竞相转载,有效缓解了公众的焦虑和恐慌情绪。

(二)增强笔力,坚持守正创新

在抗击疫情报道中,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推出了漫画、手绘长图、铅笔画、音频、短视频、创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作品。融媒体报道产品在创意、视角、叙事手法上不断推陈出新,生产出了很多具有较强代入感、视觉冲击力,有故事、有人物、有细节的内容产品,“黏住”了更多受众,取得了“裂变”式传播效应。

(三)增强笔力,妙笔生花“聚人气”

新闻宣传工作是“精细活”,没有高素质、真功夫是干不好这项工作的。因此,新闻工作者应不断提升文字驾驭能力,把增强笔力作为永恒追求。

比如,我们在采写子弟兵闻令即动挑重担一稿时,采用了白描手法,语言凝练,感情细腻。读者评论说,这种写法真实感人,具有直透人心的力量。

(作者分别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机动新闻采访室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