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以笔为枪的新闻战士—孟秋江

作者:■张 鑫

1910年,中华大地时局动荡,晚清王朝气数将尽。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个男孩儿降生在了常州武进,他便是孟秋江,原名孟可权。孟秋江出身贫寒,15岁就到上海谋生,一路摸爬滚打,练就了坚韧的品格。1935年,孟秋江几经辗转来到甘肃张掖,寻得了一份公务员工作。也正是在此,孟秋江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彼时,范长江受《大公报》委托,前往西北考察,撰写旅行通讯,因一个偶然机会与孟秋江结识。炽热的爱国情怀使他们一见如故,共同的新闻理想让他们成为莫逆之交。从此,孟秋江便与范长江共赴新闻事业,开启了他崭新的新闻人生。孟秋江放弃了原本稳定的工作,和范长江一道开始了漫长的西北之行,路途上,他协助范长江整理出版了闻名中外的新闻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

一、开展战地报道

孟秋江的战地报道生涯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以战士的姿态行走在战场上,以笔为枪,在极度危险的境况下从事新闻报道。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进华北,拉开了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帷幕。孟秋江紧急离开绥远,加入《大公报》,奔走于华北和华中战场,多次深入炮火连天的抗战前线进行采访报道,发表了大量生动真实的战地通讯。在北京西北方紧靠长城的南口,他写下《南口迂回线上》:“短兵相接时,手榴弹是唯一可以对大炮报复一下的东西,掷手榴弹的战士,虽然一批一批的倒下来,第二批马上又跳出战壕去抵抗。”他奔走于晋北战场,在《大战平型关》一文中写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了寄托,放射着欢欣的眼光,向低飞的我们的神威空军行注目礼,表示欢迎”“手榴弹丢中敌人,药性还没爆炸,敌人又把它摔回来。攻的激烈,抵抗的更激烈”,他们心中坚定“这条线万万失不得,援兵明日就可以到,这一夜怎么也要撑住”。他以细腻感人、生动真实的笔触,将战斗的激烈和严酷场面重现在读者面前,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精神传达到后方,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二、发展新闻事业

孟秋江对加强新闻记者的修养非常重视,他在《新闻记者的态度》一文中提出,新闻人应“公正、诚恳、热烈”。所谓公正,即新闻报道应客观公正,他认为“记者的道德,即尊重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就是根据事实说实话的一个原则”。在《一个外国神甫口中的寇军兽行》一文中,他通过采访一位外国神甫,客观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同时他也从新闻人的角度,评述了当时军队打仗时存在的军心不齐问题。1937年,他与范长江等人一起开创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作为理事之一,他不辞辛劳精心策划,操持繁琐事务,使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不断发展。

1938年采访江西抗战前线时,孟秋江发现战士们极度缺乏文化生活,当即自掏腰包,以“青记”的名义成立战地新闻供应站,为前线战士送去报纸。前线战士看到报纸上关于他们的报道,愈发坚定英勇战斗、坚决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

三、枫落秋江冷

孟秋江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奔走一生,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太原保卫战时,敌军兵临城下,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在前线开展战地报道,直到最后一刻,才从容撤离战场。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残酷迫害文化界进步人士,孟秋江临危受命,在桂林主持转移工作,成功掩护多批文化界人士撤退到香港,而他本人也在特务的一次次监视和搜捕时侥幸脱身。

新中国成立后,孟秋江长期从事新闻统战工作。1962年,他赶赴香港担任文汇报社社长。按党中央指示,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开展国际新闻宣传和统战工作,主动积极团结香港各阶层的力量,争取国际社会认同和支持中国对香港的政策,为祖国建设和新闻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冯英子在《枫落秋江冷》一文中评价,孟秋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常常临危受命,不计利害”,在怀念孟秋江时不禁感叹:枫落秋江冷!报人王淮冰在纪念孟秋江的文章中,称他“是著名的新闻战士,他和他的战友长江一样,其业绩将永载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史册”。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