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宋明理学与心学传播策略之比较研究

作者:■李晓寅 孙 皓

摘 要: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线。由“二程”开启并由朱熹集大成而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由陆九渊发端并由王阳明发扬光大的儒学,在宋、明两朝学说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稳定、人民思想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其传播策略与传播手段在理学和心学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理学;心学;传播策略

由北宋大儒周敦颐始,在魏晋、隋唐时期备受佛教冲击的儒学便出现了复兴的迹象,经“二程”进一步发扬至朱熹集大成,宋代理学的体系得以完善建立;在朱熹名气最旺之时敢与其针锋相对的便是心学的发起人陆九渊,心学于宋代由陆氏兄弟开启,在明代由王阳明传播发扬,成为明代儒学的新出口。两种学派由初生时的力量弱小到最后在各自的时代占据了相当的地位,其传播策略无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两种学派的传播策略也就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理学发展的传播策略

(一)强调理学道统,借助官学强制传播

不同于前朝各学派的民众路线,理学的传播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强的权威性。 其学者在实施理学传播过程中极为重视对理学道统的阐释。理学学者均以孔子和孟子的继承人自居,在宋代儒学门派纷立的情况下,以道统作为标榜理学正统性、真理性的重要手段。例如程颐在其兄程颢的墓志铭中将程颢称为继孔孟绝学的唯一传人。

及至南宋朱熹,理学门人的道统思想更加明显,常常借助身居高位的理学者的身份为学说的传播营造氛围,在各地广泛开设书院、开设讲坛,使理学的传播方式逐渐以学者的零散讲授向成体系、成建制的官方学说发展。最终,使理学成为了受官方认可的主流学派。

(二)建立思想体系,指明传播主要途径

宋代兴起的理学在传播策略上吸取了魏晋、隋唐时期备受关注的佛学的经验。先秦、两汉时期的传统儒学较为关注人伦关系,而理学为使其传播过程中更为人信服,在糅合了道家宇宙观的前提下将儒学宗教化,从哲学高度探讨了诸如世界本源、人性善恶、义利关系等问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哲学思想体系,明确提出了“格物致知”作为学习理学的主要方法,其哲学体系的建立以及学习方法的提出为广大普通学者一步步摸索学习,领会理学精要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方式。

在学派思想体系的构建和对于传播受众的接受程度上,理学的完善思想体系明显加深了传播受众对于其核心思想的了解;理学还在构建完善哲学思想体系的同时为达到其思想核心而指明了明确的实施道路—清晰的目标加上可行的路径,为传播受众理解理学思想、吸引传播受众深入学习理学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调经典作用,夯实传播内容根基

宋代理学的主要组成内容和表现形式均依照于经学,或是通过对儒家经典的阐释而提出,或是受经学影响、以经学的精神为根据。理学家将《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并列,将其置于传统“五经”之上,努力宣讲“四书”在学者治学中的主要作用。

理学家朱熹按照周敦颐、“二程”等前人的主要观点认识对四书进行了重新作注,并以“四书”为引导对后世理学者研究理学指出了一条相对清晰、明确的道路。自朱熹始直至明朝,理学的传承便是一直依照朱子所列的“四书”,对于同样属于儒学经典的“五经”,理学家们便显得漫不经心,在朱熹等大儒的倡导下,“四书”遂成为宋代理学派治经的主要内容。

理学家按照自身学派的要义对“四书”进行修订作注,给了理学的学习者一个合适、易行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加了理学的受众基础,对于理学本身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同时,理学学者强调“四书”的做法也极为简明地阐述了理学的重点领域,为理学自身的传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心学发展的传播策略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

王阳明对于传播方式的运用非常成功。在传播心学的过程中,王阳明及其弟子常常采用灵活多样的传播手段去宣扬心学,以增强传播效果。

首先是传播心学的方式能贴紧受众。传播过程中,传播双方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的不同,都会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要尽可能不让受众感受到彼此之间太明显的社会差异。王阳明反对弟子将其神圣化,也反对弟子高高在上地传播心学,“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被后人称为其心学精髓的“四诀”。在心学传播过程中,还使用了诸如“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等含义深刻却极其易被人理解的语言。可以这样说,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传播心学,是其能够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心学在传播过程中能“以奇制胜”。泰州学派王艮曾推着小车在路上为心学“打广告”,这些心学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所采取的传播方法至今还在大行其道,对扩大心学影响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王阳明坚持不辍的每日讲学也对心学的传播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王阳明不论是在为官时处理政务之余还是于行军打仗时行伍之间,都每日坚持讲学,其讲学地点多在书院,并且每到一处还要建立新书院作为讲学立址,无疑大大提高心学传播频率。

(二)使受众的需要得到满足

心学因能够满足受众需要、顺应了时代需要,一经宣扬便广为流传。

首先,心学使得受众得到了尊重。王守仁认为良知人人皆有,否定一切外在权威,以“吾心”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使受众接受。类似这样的许多观点都表达了对普通人的尊重,满足了人们受到尊重的需要。

其次,阳明心学满足了人们对于“自我”的实现要求。当时不少有识之士成为阳明弟子,都是为了实现自己造福社会、达到被公众认可的目的。例如,嘉靖一朝首辅徐阶、“太岳相公”张居正等都是通过精研心学找寻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官场上志同道合的朋友的。而普通民众则希望通过学习心学完善自己,在某些方面胜过别人 ,这满足了普通人“实现自我”的精神需求。

(三)刊印大量心学相关书籍

王阳明及其弟子在心学传播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大众化的印刷传播媒介—书籍。例如徐爱录下的王阳明的讲学之语《传习录》以供学者学习,此书对于心学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后的《阳明则言》《心斋语录》等书籍和论学书信《答聂文豹》《答陆原静》等等,均被大量编辑收录,成为学术著作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的语录被记录下来,其与弟子之间、其弟子与弟子之间的大量的论学书信也被集中刊印出来,这些心学相关书籍的刊印弥补了心学学者在讲学时口语传播速度慢、覆盖面窄的不足。

与理学家们对已有儒家经典的修订、规范不同,王阳明等学者在传播心学时更注重的是心学思想的原创性,大量地使用刊印的书籍,使得心学得到了更长久、更长远的传播。

三、两学传播策略的对比

(一)两种学派不同的传播方式带来的不同传播效应

理学采用的重视学派道统、借助官方权威确定其主流地位的传播策略与心学所采用的多方百变、以各种各样不同的传播方式吸引受众的方式,可谓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然而两种不同的传播策略也造成了儒学两种学说的地位不同:理学因为其传播上较为重视学派道统,着力将自身营造成为孔孟的唯一继承者,并在传播者的选择上主要借助权威的为官者以实施思想传播,因而理学从南宋时备受打压的小众思想流派逐渐为统治者所接受,发展成为后世元、明时期的官方正统思想;而心学则在明朝中叶以后对原有的官方主流思想理学造成极大冲击,以文人的思想解放得以被大量使用。

(二)两种学派不同的传播受众使得传播地位各有不同

理学在传播过程中较为强调其思想的正统性且一直以儒学的唯一继承人自居,理学家在传播理学的过程中以“格物致知”作为理学学者领悟“天理”的重要手段,“格物致知”要求的是人不断地去研究事物获得真知,因此对理学学者来说也有着较高的意志品质要求,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不少学者真正领悟到“天理”的可能。理学逐步成为了高士的必备素质,更多的普通人虽然参研理学,却不具备真正找到理学精要“天理”的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后期理学脱离实践的现象。

相较于理学,心学却截然相反,心学所强调的“人人皆可成圣贤”迎合明朝中后期的民众心理需求,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普通民众对于自身改良、思想进步的建设需求,使得心学在此时期的思想传播中占据主流地位。

(三)两种学派对于学派经典的传承方式也各有不同

理学将规范化蕴于自身经典之中,采用的是以本学派思维的方式对儒家原有经典进行重修、作注,将自身思想、见地涵于原有名篇之间进行传承,其传承经典相当有限,在后世因内容变化、更新不足,对标时代稍显落后,在明朝成为统治者科举取士、禁锢思想的工具;而心学则是大量编辑、刊印以自身学派思想为主的实录、书信,更多地以故事性内容、趣味实录等方式对广泛大众实施传播,为广泛大众所充分接受,而其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模式则更是让心学成了当时思想解放的重要工具。

(作者单位:海军军医大学国际军事医学交流中心、陆军勤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