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做好阅兵摄影报道应把握的三个关键

作者:■李 刚

摘 要:作为展现部队建设成就、振军威鼓士气的重要方式,历次阅兵都成为万众瞩目的盛举。本文作者结合先后5次参加阅兵摄影报道的实践,从把握大局、反应迅速、捕捉细节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分析如何做好阅兵摄影报道。

关键词:阅兵;摄影报道;三个关键

阅兵作为国家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古今中外都备受重视。4000多年前的涂山会盟,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此不发一兵一卒却起到武力威慑作用的“化干戈为玉帛”的行为,即是阅兵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展现部队建设成就,振军威、鼓士气的重要方式,历次阅兵都成为万人瞩目的盛举。作为军事记者,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庆50周年阅兵、国庆60周年阅兵、2015年“9·3”阅兵、2017年朱日和阅兵、国庆70周年阅兵。本文从把握大局、反应迅速、捕捉细节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分析如何做好阅兵摄影报道。

一、把握大局:用精品佳作呈现人民军队的伟大成就

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对扬我国威军威、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1949年至今,共举行了21次阅兵,其中有国庆阅兵,也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和海上阅兵等。

现场抓拍是新闻摄影的主要技法。用瞬间抓拍,艺术呈现和展示阅兵全景,无疑对摄影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把握大局是首要。这个大局一方面是自觉从政治高度和政治站位出发,明确阅兵摄影报道不同于一般摄影报道,它是意义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好;另一方面是对现场的整体把握和控制,这要求摄影记者在尊重规律和具备精湛技术的基础上,更要具备较强的镜头感,能够迅速完成构图和创作,拍出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用精品佳作展现人民军队的伟大成就。

作为军事记者,我第一次参加阅兵摄影报道,是199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距今已过去20年,但我仍记忆犹新。那年我的点位是在天安门城楼上。被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我的荣誉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但作为摄影记者,荣誉感和使命感不是要我空发感叹的,而是激励我拿出更好作品的。事实上,当我一站到天安门城楼上,看到宽阔的广场和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奋就化作了肃穆:我要对阅兵盛况做全景式的展现,要把人民军队的辉煌历程,在庄严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那一刻表现出来。军乐声声,战旗猎猎。东长安街上,一辆辆坦克、步战车、装甲车,一门门榴弹炮、滑膛炮、加榴炮、火箭炮、自行高炮,一台台指挥车、运输车和导弹发射车整齐排列,雷霆万钧之势。检阅车从一方方钢铁巨阵前驶过。新型的战车、新型的导弹和涂着迷彩的新型火炮熠熠生辉。我丝毫不敢懈怠,从第一个方队的第一辆坦克拍到最后一辆,整个过程全部拍摄。我要在有限时间内,将画面内容在脑中形成,因为每一张照片都是给历史一个交代。我的镜头要紧盯着受阅官兵和武器装备。因为我是军事记者,我要用镜头把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和中国最新装备呈现给读者、展示给世界。通过对现场盛况的记录,激发出我们对国家和军队建设的自豪感。

二、反应迅速:定格经典瞬间,记录历史画面

新闻摄影是一门瞬间的视觉艺术,要求拍摄者精确地把稍纵即逝的形象,迅速定格和记录下来。从举起照相机到摁下快门,反应速度的快慢是衡量摄影记者优秀与否的关键因素。阅兵报道活动中,迅速反应是拍摄出优秀新闻作品的前提。

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时,我真实的感受是:作为一名军事记者,自己也在接受另一种检阅。2015年10月1日10时5分,昂扬的军乐奏响了出征的号角。搭乘先导车的我,真是高度紧张。因为它是一台移动车辆,空间狭小,而我必须把照片在指定时间内传输到指定位置。同时,在先导车的有限空间内,我还要做到多角度拍摄。当时,我手里一台相机,同时遥控另一台相机,还要把GOPRO相机固定在车架上用来录制视频,以防相机瞬间没电。我一个人干着3个人的活,还要保证第一时间让全世界看到我拍摄的照片。当然,紧张归紧张,千万不能慌乱。不管内心多么激动,手上不能激动,动作不能变形,不能影响到工作。如果激动到手脚不利索,插卡、拔卡或者拿东西就有可能失误。无论是镜头盖、镜头或机身,万一掉到车下,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当时分列式开始后,先导车继续往前开,而我马上得下车。半分钟之内,3台相机要以最快速度拧下来,而后完成交卡环节,去下一个点位。车不等人,这需要我先期不断磨合,不断演练,做好策划和闭环。这对摄影记者而言,也是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

2009年,数码相机的使用已比较普遍。那时,有的兄弟单位的摄影记者还要带一个技术人员跟着保障,才能把照片传回去。而我一个人、一部手机,现场即拍即传,照片就到编辑平台了。换言之,在2009年的阅兵现场,我实现了一个人的图片直播。这里,我要多解释两句。在重大新闻现场,从完成拍摄到用最短的时间把稿件传回总社第一时间播发,是我采访中的最高指导原则。因为记者的传稿速度,代表了国家通讯社的播发速度。1997年,我第一次近距离拍摄“风云二号”卫星发射时,紧张得双腿发软,当时我背着两台胶片相机和各种盆盆罐罐在现场拍摄,火箭一升空,随即蹲在漆黑的山腰拍摄点冲洗彩色胶卷,足足折腾了两个小时照片才传回北京。

事实上,每一次拍摄,我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前期准备过程中,脑子里已经把所有瞬间设计好了,包括画面构图、使用焦距的变化等。阅兵时,我要做的就是去实施那些画面。现场也不可能拍到太意料之外的东西,因为一切都是按计划进行的。1999年阅兵,我背了五六台相机,还有三脚架什么的,恨不得把能背的东西都背在身上。2015年不这么干了,因为我知道自己要完成什么了,我不再贪全。我告诉自己:那一刻,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主席检阅的最好瞬间拍到。主席检阅的最佳画面只有4秒,一点含糊不得。

三、捕捉细节:手中的照相机就是摄影记者战斗的武器

含义丰富的细节,既反映人物的内在感受,又折射其外在处境,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自然更打动人心,而最好的细节,只有在采访现场才能捕捉到。阅兵报道中,一个记者出色的影像把控,才是爱与技巧高度结合的摄影佳作。

每次拍摄,我都要进行大量准备。那么,拍摄阅兵的准备无疑要在阅兵村里进行。在阅兵村,每天看到最多的是“直线加方块”,感受最强烈的也是“直线加方块”。在这里,“直线加方块”已不是横平竖直的简单排列,也不是直观的整齐划一和秩序美感,而是迈向“强军梦”的有力步伐,是军威国威的集中体现。在狮吼般的口号声中抬眼望去,一排排一列列训练方队,纵如利剑,横如甲盾,充满了自豪与荣耀,充满了力量和血性。而我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不漏掉一个瞬间。我要用我的镜头,透视军容严整的各军兵种方队,排面的头线、手线、枪线、腿线、胸线、帽线的“六线合一”,阵列的横线、竖线、斜线分明,一排排一队队纵横列阵,明亮的眼神、挺立的胸膛、锐利的刀锋……阅兵训练场上精彩的一幕又一幕。

每次采访,我在阅兵村都要待1个月左右,和受阅官兵同吃同住。通过嵌入式采访,会发现官兵们“训练一天喝15斤水,流12斤汗”,绝不夸张。2015年,我采访徒步方队,捕捉到一个细节:一名战士的汗水流下来,积在睫毛上,但又不完全落下来,而是一点一点慢慢地渗透进眼里。那种想想都酸涩的感觉,让我记一辈子。而这种真实的细节展现,正是军事新闻激发读者共鸣,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地方。

常年采访,让我见证了伟大军队的不断成长,我为自己是这支军队中的一员而自豪,也为那些受阅的战友而自豪。2015年,“9·3”阅兵后,我们历时半年多精心制作了大型画册《向胜利致敬》。这是我和同事,从新华社几十万张阅兵照片及其他军队摄影家优秀作品中,精选出的500余幅佳作,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我军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新面貌,及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意志。画册最大亮点,是依托国家通讯社全媒体优势,开创性地探索尝试了新华社客户端和新华军网二维码的扩展阅读—使用移动终端扫描分布在画册各章节的60余个二维码,就能看到当日精彩视频、文字数据及海量图片。我知道人民军队还在大步向前,但我也同样相信,每一次阅兵都会永驻每个中国人的心间。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