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初心如炬照来路

作者:■陈海强

读完著名军旅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回望来路》,萦绕心头的几个问题似乎得到了答案,又似乎重新站在了思考的出发点。万物皆有出处,人人自有来路,沿着命运的路途且行且远之际,蓦然回首,总能看到一抹美丽的乡愁。那片终将成为记忆的出发之地,记录着无数远行者的成长和初心,仿佛一支火炬持续燃烧,散发着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回望来路》被出版社归入“乡愁文丛”,总序题为《找得到灵魂家园,记得住美丽乡愁》,指出“乡愁也是一种寻根意识,记住乡愁,记住美好的童年,记住美好的向往,也便是铭记我们的根本。”所谓根本,自然可以视为初心的缘起。收录在这本散文集中的作品篇幅都不长,故乡、故人和故事营造出氤氲的乡愁气息。这些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作品,仿佛自有逻辑,将作家生命中一段珍贵的旅程呈现给读者。因此,这部散文集对周大新而言也具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收录在书中的48篇散文均为短小精致的作品,全部可以独立成篇,但集中起来就构成了一道作家人生历程上最初的风景线。这些作品记录了大量的过往之事,同时也与现实情境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所以,从这些篇章中读出的乡愁,不仅在回望来路,也在重新审视和思考初心的诞生过程。当文学的笔触流连于故乡,阅读者也会像作者一样,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

在这部散文集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地名便是构林镇。翻开河南省地图,构林镇是一个比纽扣还要小的地方,这里保留着周大新几乎全部的少年记忆。文中的构林镇属于河南邓州地区,当地农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绿豆、红薯、芝麻等作物为生。周大新写下记忆中的乡村生活,尤其是少年求学阶段的种种艰辛和坚持,令人读罢深受感动。这一段来路有艰辛也有光亮,所有成长的故事都会在生命的历程中留下烙印,成为故乡的注脚和标识。《长在中原十八年》《在乡间》《夏夜听书》都是写童年和少年时代在乡村里的生活。他对童年时期最初的3年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但他依然对这段记忆保持着热情。根据母亲的讲述,周大新在文章中恢复了这段记忆。他出生后身体皮实,学会走路也比较早,因为总是吃得肚皮滚圆,老人们喜欢叫他“黑蛋”,邻里们则叫他“小胖子”。从6岁半进入河湾小学读书,周大新就渐渐成为敏感、胆小、善良的孩子,他对夏夜里坐在老碾盘旁大空场上听大鼓书艺人冯秀成说书的往事记忆尤为深刻,月光下听一段或悲或喜的故事,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享受,这或许也称得上是一种文学的启蒙吧。奶奶去世时,有人带他去看躺在棺材里的奶奶。这个场景在周大新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当他执笔写下这篇文章时,竟然还能想起当时旁边人说的话语。记住了语言,但奶奶的形象却模糊了。这是他对生离死别的最初体验,具有强烈的个体特征。周大新写下的这些散文,携带着饱满的情感,具有温度和感觉,抵达了时代的隐秘之处。围绕着构林镇展开的叙述,还原着周大新人生中最初的风景,但如果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构林镇也具有观一隅而知天下的标本功能,同样可以成为记录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微缩景观。

周大新在构林镇读完了高小、初中和高中。从学生时代开始,他的作文就经常被当作范文在校园和班级展示。在此阶段,他读到过当时广泛流传的小说《高玉宝》。中学阶段,周大新参加了全国串联活动。一次是坐车去了武汉、株洲、南京、郑州,一次是步行,途中先后到达过襄樊、荆门、荆州、沙市、公安、益阳、湘阴,最终到达了韶山。到达韶山之后,他和同学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长沙和上海。那个动荡的时期,却让一个少年有了游历天下的机会。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周大新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难以名状的向往。远行的经历让周大新获得了某种启蒙。1970年12月,山东某部队到构林镇招兵,因为个子高、会打篮球,周大新被招到部队。坐在东去的闷罐列车里,周大新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这一年,周大新18岁。对于构林镇来说,这个乡村少年开始成为了一只候鸟。构林镇成为周大新回望来路时梦萦魂牵之地。每一个人都在一步一回头地走向远方,蓦然回首时,已四顾苍茫,说不清身在何处,只能以他乡为故乡。从这一刻起,乡愁的种子在他的内心扎下了根,开始萌芽和生长。以我的理解,所谓来路应有两条,一条路在大地上,像绳子般散开在身后,沿着这条路往回走,就能看到一个人何以成为今天的状态;另一条路在心中,唯有觉悟才能窥见其大致模样。周大新的这些作品,在重新审视如烟世事的过程里有了新的体验。他写下了一种名叫“羊奶豆”的野果,我始终没有查到这究竟是何种植物。这种采撷野果的故事勾起了一种独属于童年的味蕾记忆,它甚至也是农业文明诞生过程中原始而纯真的缩影。采撷野果的过程犹如探险,一群少年飞奔在田间地头,冒着被蜂蜇、被蛇咬、被酸枝刺划伤等危险,在草丛中执着地寻觅着小小的果实。20多年后,周大新重回旧地,忽发奇想带着几个孩子去寻找羊奶豆,可是当他将采集到的几枚小小的羊奶豆分给孩子们时,记忆中丰腴多汁的羊奶豆却不存在了,孩子们噙在嘴里的仿佛只是一个个干瘪的奶头。作家对泥土上的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但他保持着叙述上的克制,留在读者心头的空间陡然拉大,仿佛一道影子生出了遐想的空间。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一个人终究要与现实生活达成某种和解。阅读周大新的《死死生生》一文,文章的标题耐人寻味,把死放在生的前面,死似乎就不仅仅是结束,而好像是生的开始。文章中,周大新写到了那个离村子很远就能看见的公墓,墓地里还种着几株松柏。这片村里的公墓是一个有着强烈象征意味的存在,仿佛死亡的存在正是为了提醒人们珍视活着的日子。重新回到故乡的时候,周大新看到了街坊贴在大门上的楹联:有心思亲亲不在,无心过年年又来。那个记忆中总是提着旱烟袋、牵着一只绵羊的独眼老人已经去世了,周大新还记得这个被孩子们唤作“瞎爷爷”的老人,自斟自饮时曾殷勤地招呼他:“小子,过来,抿一口!”现在,这个场景被岁月的大风刮走了。对此,作者的笔锋虽然是描淡写地一掠而过,留在我们心头的惊悸却经久不息。而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他在文中写下的那句“在我参军离家的30年间,我们这个村子死了50多个人”,读到此处也令我猛然警醒,每个人记忆中的人和事都在排着队走向另一个世界。回望来路,那些远去的人和事,就如同一座冰山隐藏在海水之下的部分,同样可以成为今天的组成部分。他写到了一位身强体健的本家兄长,在正是享福的年纪因病撒手人寰,流星般落入了村里的公墓。街坊邻居有一位名叫茯苓的年轻媳妇,被儿子顶撞之后,独自走向田野喝农药自尽,这是以生命为代价和不懂事的儿子赌气,可是如此惨烈、令人扼腕叹息的人生故事背后,能够让一个人如此决绝地去自我了断,其中的原因恐怕更多地来自于生活的失意吧。这就是真实的乡村,这就是现实的人生。周大新虽然不回避故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他在写作中保持着鲜明的立场,并不是要走是古非今的路子,也不是流连于逝去的田园牧歌而不可自拔。他有着强烈的体验意识,对乡村的认知始终保持着一种宽容和警醒,善于在记录苦难的同时将其转化为文学的结晶。当他站在今天的位置上回望走过的道路,故乡也并非只是业已“逃离”的荒凉之地。他依然保持着作家的独特视角,通过观察和思考重新走回故乡,从而获取洞察时代的另一个情感和智慧的角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单纯地写下哀愁只是完成了写作中的一个环节,能够于悲欣交集中写出生命和生活的微光,以文学的方式保留一种至善、豁达和希望,才是作家的使命和任务。

作家的诞生,是否自有其孕育的过程?读完《回望来路》,我们或许也能沿着一条内心之路找到一个答案,进而对写出《汉家女》《湖光山色》《天黑得很慢》等一系列重要作品的周大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周大新完成这些作品绝不是一个偶然性的突发事件,常怀悲悯之心,让他总是能够听见来自社会底层的真实声音。周大新写下的许多自我关照性质的文字,令人读来眼眶湿润。比如他写到自己从小到大没有和人打过架,唯一一次对他人的攻击行动发生在读初中时,因为一位同学把他新买的帽子帽檐弄折了,心疼不已的周大新一气之下抓下对方的帽子揉了几下扔在了地上。他痛恨那些折磨别人的人,不管这些人凭借是权力、金钱还是力气。这一点,绝大多数的读者都可能感同身受。阅读这本书中的内容,也让我知道了周大新的更多个人喜好,比如小时候他常常喝清明时折下柳叶泡的水,这种茶叶的替代品,有着清苦的味道但又散发着淡淡香味,让人读到此处不禁浮想联翩、口舌生津。周大新还喜欢穿素色的衣服,他的视力长期维持在令人吃惊的“1.5”状态,他将自己很少训练但射击成绩好的原因也归结于此。周大新写道:“倘若都能朝自己的来路望望,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和这世界上的许多人原来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在《放生》中,周大新讲述了朋友送来的小元鱼,元鱼是什么?应该就是甲鱼吧。儿子却舍不得吃掉这个可爱的活物,提议“我看我们把它放了吧,让它还回水里活下去,说不定它还能生后代哩!”听了儿子的这些话语,周大新这才注意到儿子嘴唇上的一层绒毛,意识到孩子长大了,而他也被儿子的建议所打动。最终,儿子把元鱼装进网袋,和妈妈去了卧龙岗,将元鱼放到了湖中。看淡了人世沉浮,参透了日月轮回,就会对生生不息的世界有了更多理解和认知。

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都需要思考自己走过的道路和足下的站立之地。当作家写下自己的故事时,同样也在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融入个人体验的散文写作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见惯了形形色色的“情商”极高的文字,然而真正难得一见的却是那种有情义、有血肉、有呼吸、有心跳的叙述。周大新在这些散文作品中找到了传播的密钥,他已经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对精神世界的认知。这种建立在文本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或许正是散文作品的立足之本。1985年,周大新去前线采访前夕给儿子写过一封遗书。在《癸酉年自白》中,他写下了这段十分难忘的经历,并且认为:“我不知道人间最早懂得写遗书的是谁,我觉得他的这个发明很重要。”读到此处,我忽然意识到这些散文作品可以成为研究周大新的第一手资料。我对周大新作品的认知还十分有限,他的作品种类之繁多、数量之庞大、质量之齐整,令人叹为观止。通过作品去了解作家,就会发现一个作家的情怀,最终决定着他能够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回望来路,初心如炬,唯有继续前行,才能不负此生。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