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城,我來了!
■本報記者 宋明亮 中國軍網記者 孫偉帥
張寶泉、孫鋒攝 苗萌合成
10月24日突破50萬、10月30日突破60萬、11月7日突破70萬、11月15日突破80萬……上線僅3個多月的解放軍報客戶端,緣何異軍突起,用戶數名列國內新聞類客戶端前茅?權威獨特的軍事資訊和分析評論,“小清新”的頁面風格,都是吸引用戶的關鍵。此外,“下載軍報客戶端,帶你去看航天城”等網友體驗活動在拉動用戶下載上也功不可沒。同時,體驗活動變“記者走軍營”為“網友進軍營”,變單向傳播為雙向互動,為新媒體創新報道模式作出了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策劃
“親,你是否想去東風航天城一探究竟?”10月16日,解放軍報、中國軍網、解放軍報客戶端、軍報記者微博和微信公眾號聯合發布“下載軍報客戶端,帶你去看航天城”活動消息。同時,中國軍網邀請“兩彈一星”工程親歷者葉均道老人、軍事專家李莉教授等嘉賓進行訪談。“兩彈一星”工程的歷史秘辛和深遠影響將網友的熱情徹底點燃,僅僅幾天,參與評論者即達數千人之多。
網友“八一軍刺”︰“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他們以身許國,甘守寂寞,鑄就了大國神劍,功績萬古流芳!”
網友“220182”︰“緬懷老一輩航天人,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很向往部隊,希望能夠有機會去酒泉,感受祖國的強大!”
【記者感言】
互聯網時代,線上線下有機結合促進媒體發展的作用得到彰顯。此次活動聚焦“航天城”“兩彈一星”等“神秘字眼”,縱貫歷史與現實設置互動話題,吸引了軍迷的眼球,抓住了軍迷的心。
關鍵詞︰正能量
解放軍報客戶端、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向廣大軍迷呈現壯美航天城的同時,不斷挖掘和傳遞航天城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網友紛紛感嘆︰這是一次滌蕩心靈之旅。
飛船發射場,93米高的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和“亞洲第一大門”高聳于大漠戈壁,現場參觀的網友瞪大了眼楮︰“除了震撼,還是震撼!”報道《大漠戈壁見證“天路”》讓網友見識了綿延戈壁271公里的全軍唯一軍管鐵路線;《世界上最遠的郊區》則述說了老一輩航天人隱姓埋名,堅守大漠戈壁引發的一段段觸踫淚點的軍嫂尋夫往事……
網友“@沙司令”曾在航天城工作生活多年,看過相關報道後,他說︰“這就是老夫魂牽夢縈的第二故鄉!東風狂飆三萬里,扎根願在戈壁灘。青山處處有忠魂!”
【記者感言】
新媒體最大的特點,在于即時交互,圖文視頻並茂,全媒體多渠道傳播。廣大網友第一時間跟蹤動態報道,航天城創建以來感天動地的故事所傳遞的正能量,讓他們靈魂受到觸動,境界得到升華,關注活動的熱情自然就會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