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科研后浪”写在“致谢词”里那一段段难忘的时光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姚建兴 齐旭聪 王微粒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01-12 03:25:06

写在“致谢词”里的时光

■姚建兴 齐旭聪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王微粒

凌晨1时58分,万籁俱寂。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个字符,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博士研究生吴国溧按下保存键,然后关上灯走出门去。看着银色月光下闪亮的“海天”两个字,吴国溧并没有预想中结题时那种“武士收刀入鞘”的亢奋感。此刻,他满脑子里都是刚刚敲下的论文致谢词和背后那一段段难忘的时光。

在他心中,与几万字的论文相比,最后几页纸的致谢词如同窗外的月光,爽朗但又深刻。它像一首隽永的小诗,只用三言两语便道尽漫长的求学时光;它又像一次郑重的道别,给研究生时光画上句点,最后再用力地向每一位师者和同行者挥手致意。

毕业前夕,咸明皓在“放飞梦想”雕塑前留影。

师恩如山,1000篇致谢词有1000种真情表达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得遇恩师、三生有幸……”

“在我无从下手时,老师总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引导我梳理出脉络……”

“他是师门的魂,是师门精神的根源……”

翻开气象海洋学院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每一篇致谢词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到自己的老师。这些文字有的文采飞扬,有的朴实无华,但都在诉说着那段在老师帮助下飞速成长的时光。

2020年12月9日,吴国溧迎来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凭借平日充分的积淀,他的答辩进行得很顺利。望着台下导师赞许的目光,他又一次想起了3年前敲开导师办公室的那个下午。

那一天,还是博士研究生一年级的吴国溧鼓足勇气,试图去说服自己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君强。

“我本科学的是航空航天,硕士研究的是数值气象预报,现在让我搞海洋科学研究,我觉得自己有些困难。”面对宋院士,吴国溧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苦恼和想换研究方向的意愿。说完这些话,他顿时觉得“这辈子的勇气都用完了”。

让他意外的是,宋君强院士并没有责怪他,而是给他讲述了自己放弃数值气象预报领域深厚积淀、转向陌生的深海领域进军的故事。宋院士告诉吴国溧:“这是国家的战略需求,为了走向深蓝,我就是把后半辈子搭进去也值得。”

这是吴国溧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什么叫祖国的需要,也是他第一次听到导师说出那8个后来同学们都耳熟能详的字——不要畏难、坚持下去。

在接下来的3年里,每当吴国溧遇到瓶颈时,导师的这句鼓励总会出现在他的耳畔。梳理研究脉络、联系指导专家、开展研究攻关……在导师帮助下,吴国溧开始了自己的博士攻读之路。

“正是宋老师的亲身示范和那8个字的鼓励,给了我从零开始的勇气。”在论文致谢词里,吴国溧这样写道。

如果说,吴国溧对老师的印象最深的是那次登门求教,那么对于硕士研究生咸明皓来说,导师刘西川的形象就珍藏在那个蓝色布兜里。

去年3月初,咸明皓作为学员骨干首批返校,提早回来担负院区防疫任务。返校后的那段日子里,每天都吃着统一配送的盒饭,咸明皓早就吃腻了,却又无可奈何。

解除隔离后的第一天,导师刘西川提着一个蓝色布兜来到咸明皓的宿舍:“知道你今天解除隔离,这是你师母特意给你做的,尝尝。以后想吃啥就给我发消息,我让你师母给你做。”

直到现在,咸明皓都清楚地记得,老师送过来的那两道菜:小龙虾炒蒜薹、萝卜炖鸭肉。这两道普通的家常菜,他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唇齿留香。在咸明皓的回忆里,那顿饭他是噙着泪在其他人羡慕的目光中吃完的。而那个布兜,被他一直留到了现在。

“布兜很小,但老师的恩情很重。”在论文致谢词中,咸明皓这样写道。

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一年内获批发明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2篇被1区收录……这是硕士研究生蒲康的毕业成绩单。每当有师弟师妹来请教成功经验时,蒲康总会来上这样一句:多亏了“智慧小屋”。

长望楼210房间,是气象海洋学院电磁波大气环境效应与应用研究团队工作室的研讨室,团队成功习惯将其称之为“智慧小屋”。

“我的论文选题来自团队偶然的一次讨论,真心感谢长望楼210房间深夜的灯火,怀念朋友们每一个一起加班研讨的夜晚。”论文致谢词里,蒲康这样写道。

“智慧小屋”的成员们在进行学术讨论。

2019年11月5日,蒲康对这个日期记得清清楚楚。因为那晚的一场雨,他的毕业论文选题诞生了。

那天晚上,团队召开例会。讨论结束,大家收拾东西准备离去,蒲康拿出手机,刷了半天,手机上冒出几个字:网络连接不可用。

“师兄,帮我交个话费呗,我手机好像欠费了。”师兄胡帅拿出手机,设想出现了和蒲康同样的情况:网络连接不可用。

一个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意外,许多人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是巧合了。其他人也都纷纷看了看手机,大多数人的信号显示也都是一两格。

听着天际间传来的一声滚雷,大家脑海里纷纷蹦出这样一个念头:恶劣天气会对手机信号产生影响,是不是也可以用信号的衰减来反演天气状况?

不知是谁开了个头,大家又重新坐回桌旁,讨论直至凌晨。类似这样的夜晚,这两年半来,蒲康不知道经历了多少。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时间里,这个小屋里讨论出了40余篇SCI论文、20余项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走出了1名全国光学工程学科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名全军及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获得者。

“大家都很忙,很多时候加完班来到210实验室都是深夜。大家在一起有时候是开展学术交流,有时候就是简单拉拉家常,吐吐心声,缓解一下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在蒲康眼中,这个工作室更像是一个家,一个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地方。

“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毕业前夕,研究生张弛想起了那首《凤凰花开的路口》,他即将挥手告别师弟赵则正。

“走啊,师兄,陪我去跑个步吧。”在毕业准备最痛苦的那段时间里,张弛的学术论文也落在后边。看到张弛焦虑的样子,师弟赵则正找到他,约他一起去跑步。

4月初的田径场,乍暖还寒,空荡荡的跑道上只有两人的身影。“师兄,其实科研跟跑步差不多,当我们感觉最痛苦时,也就意味着突破的日子要到了。”跑步时,赵则正的这句话让张弛愣了一下。对于愁苦多日的张弛来说,每一句安慰都显得格外珍贵和感动。后来的日子里,张弛努力调整好状态,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

为了感谢赵则正的陪伴,张弛特地做了一对分别刻着两人名字的印章。把印章送给赵则正时,张弛还交给了他一封信。在信中,张弛再一次将毕业论文致谢词中的这句话写了上去:“感谢挚友赵则正的陪伴,在我痛苦和迷茫时给我以鼓励和安慰。下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我们再相遇。”

得益于拼命奔跑的付出,让自己能够实现心中的梦想

跑步,是张琦的拿手好戏。

从小入选长跑队、身高1米8,无论是在本科时期还是在基层任职,张琦一直是跑道上的“领军人物”。但从他来到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那天起,张琦意识到,在科研的这条“跑道”上,自己的优势没有了。

“功课基本上就是从头开始。”事实上,对于张琦来说,这个从头开始的起点甚至都不是零,而是负数。导师张韧教授是全军海洋领域著名的风险评估专家,牵头负责多个国防重点项目,开展的都是前沿领域的研究;同门师兄弟大多是直读硕士博士,无论是理论功底还是编译能力都要比他强太多。在这样的团队里,无形的压力时刻都在提醒着张琦:在晨钟暮鼓的时光里,一无所有就是自己“奔跑追赶”的理由。

“每次看到张琦,感觉他最常用的一种姿态是:一路小跑。”这是师姐洪梅对张琦的印象:从导师办公室到研修室,跑!从海洋楼到宿舍,跑!从宿舍到食堂,跑!

“自己就仿佛是在和身边的千里马比赛,一刻也不敢停下!”在张琦的笔记本首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翻开他的淘宝记录,两年多来,下单次数前三名是咖啡、红牛还有面包,下单时间大多在凌晨2点多钟。面包就辣酱是张琦吃过最多的午餐。“不爱吃泡面,吃个面还要烧水、下料、等着面泡好,太浪费时间了,还是面包省事。”光是入学的第一年,张琦阅读的专业出版物和纸质文献摞起来比他自己还要高。

“感谢拼命奔跑的自己,让我能够实现心中的梦想。”最终张琦用他的努力把自己从一名科研新手变成了风险评估的行家里手。“论文致谢词”里,这位曾经指挥着百号人马的陆军军官仿佛找回了在部队带兵比武的那股劲儿。

不同的求学历程、同样的奋斗时光。对于每一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来说,每一次研究突破、每一篇论文发表、每一份光鲜奖项的背后,都是皱不完的眉头、薅不尽的头发、数不清的通宵。

研究生郭涛习惯叫自己是“研究僧”,每天的生活看上去千篇一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查文献、整数据、做试验、写论文。机房里,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以至于到最后,师兄们称他是“机房大内总管”。就是在这样长年累月的坚持中,他从刚入学时的“编程小白”,变成了同门口中的“编译大咖”。

“人这一辈子,总要有一段敢于拼命的经历,感谢这段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让我创造出不平凡的精彩。”郭涛在致谢中写道。

2021年元旦前一天,学校组织学位授予仪式。人群中,张琦和咸明皓把硕士帽高高抛起。伴随着相机快门按下,他们的军校时光即将画上句点。这群在奔跑中成长起来的“科研后浪”,即将在新年走向崭新征程,汇入军事气象海洋研究的滚滚洪流……

研究生毕业学员写下“致谢”心语。

徐浩洋、周富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