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为战斗力腾飞插上科技“翅膀”

来源:国防科大 作者:肖云舰 李哲 欧阳一鹏等 责任编辑:王凤
2021-04-08 08:30:03

西北戈壁,初春的暖阳缓升慢爬,扬沙伴着疾风起舞,为湛蓝的天空,蒙上一层金黄色的“薄纱”。

在这里,空军一场规模空前的大练兵演练正酣,战机轰鸣,杀机四伏,练兵目的十分明确:验证由国防科大科学家团队主导设计的创新战法可行性。

飞机、高铁、汽车……从星城长沙赶往西北戈壁,跨越近2000公里,记者一行走进一线、走近“战场”,零距离感受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练兵。

破冰:科学家团队走进演兵场

“从没想过,仗还可以这么打!”采访红军某部飞行员张主任,一开始给人印象沉静内敛的他,谈到演练感受时,突然变得兴奋起来。

作为多次参加空军大项军事演习的王牌飞行员,他对“空战”最深的理解就是:“要练强‘肌肉’,靠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对抗中歼灭敌人。”

再次走进熟悉的某训练基地,作为“家”,天空从未改变,作为“战场”,这片天空早已不同。这次演练,彻底刷新了他对“战法”二字的认识:“原来除了练强‘肌肉’外,我还可以‘找帮手’……”

对张主任来说,这是一次思维上的“破冰”。这种变化是由我校电子科学学院的科学家团队带来的。而在一个月前,很多前来参加实战演练的空军部队官兵,内心的想法却是:一群每天在实验室搞科研、给学生上课的“理论家”,如何指导我们复杂的空中战法实践?

当看到演练的评估数据和实际结果,空军一线部队指战员和工业部门专家彻底改变了观念:“国防科大,真牛!”

从课堂到“战场”,从实验室到演兵场,对电子科学学院的科学家团队来说,这是一片未曾走过的“冰荒”之地。这次“破冰”之行,并不好走。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去年上半年。中央军委首长提出课题:现代作战体系从哪来?创新怎么干?军委机关领导以战略的目光考量后,给出答案:“未来战争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多学科融合的作战体系;找国防科大!只有科大有承接多学科融合创新的能力。”

作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的国防科大,光荣地受领中央军委下达的任务。使命在肩,责重山岳。7月份上级正式下达创新战法的任务,10月份就要拿出实兵演练的可行性方案。在外单位看来,“这是不可能完成的。”

学校以打仗的姿态受领任务,在校首长亲自推动下,电子科学学院迅速组建起一支30余人组成的多学科融合科学家团队。然而,一开始大家心里很“没底”:时间紧、任务重、又缺经验,能设计出一套适用于现代空军部队的创新战法吗?“千军万马”让我们来主导,搞砸了怎么办?……

想,都是问题;干,才有答案。

“从数学的角度看,作战是一个高维空间,如果一方所占据的空间维度更多、更高,那么就会比对方有更大的优势,制造出‘降维打击’的效果……”

其实,在电子科学学院院长王雪松的“作战哲学”中,对所有问题已经有了深刻认识和初步答案:战技融合才是胜战的“密钥”。如何来验证?他们决定与时间赛跑,通过“密集”赴一线作战部队调研方式,补齐科学家团队经验不足的短板,寻找问题答案。

一组数据记录着他们的轨迹:两个月时间内,王雪松院长带领团队先后赴上海等10余个一线部队,与部队官兵、工业部门专家进行研讨交流,先后组织、参与8次大规模研讨、集中攻关……

去年8月份,团队就初步形成某创新作战概念。与此同时,还主动协助空军机关、工业部门、任务部队推进实兵演练准备工作。调研团队到一线,部队领导欣喜万分:“非常欢迎你们,一些困扰战斗力提升已久的技术‘瓶颈’,亟待专家们帮我们解决。”

“没问题!你们尽管提需求,我们来想办法解决!”强军事业,刻不容缓。针对一线作战部队的技术需求,电子科学学院以“自带干粮上战场”的姿态,科学调配学院科研经费支持作战亟需项目研究,帮助一线部队解决一个个难题。部队领导真诚致谢:“感谢国防科大专家团队帮助,我们装备体系的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面对强敌更有信心了……”

今年3月份,任务推进到实兵演练阶段。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数十年,电子科学学院研究员施龙飞参加这次任务的感受与以往完全不同。“以前也参加过大项军事任务,但大多是在外围。”这次,他是以科学家团队副组长、副指挥员的身份走进“中军帐”,从作战概念创新到核心战法提出,从科学计算到指导任务部队、工业部门完成装备改装、测试,从演习规则制定到红蓝军协同,从演习推演到辅助首长决心、现场指挥,每一个环节都要牢牢把握,不能有丝毫懈怠。

与施龙飞一样,卢中昊、马佳智等科学家团队中的教员以及研究生、博士学员,也化身为“战斗员”,走进这场由自己牵头主导的战场中,接受“战火洗礼”。

初入实兵演训场,一个个困难与挑战接踵而至。不管是任务部队还是科学家团队,都是首次参与这种模式的训练。仗怎么打?兵怎么练?一开始大家心里“有点虚”。

为了统一大家思想认识,王雪松院长率先走上主讲台,谈认识、讲原理,搞座谈,成立“前线党支部”,做好官兵内部思想工作。带领科学家团队多次实地了解部队装备,随后,一线官兵发现,这群聪明好学的“学生”竟慢慢地成了他们的“老师”。采访中一个参演飞行员讲了一件趣事:“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没想到被鲍庆龙老师一个精心设计的算法软件包就搞定了。”

经过数天“连轴转”式的工作,科学家团队针对技术问题、战法问题、部队需求反复协调对接,最终形成了5份报告,一份份概念“设计图”逐步落地为实兵演练的具体“施工图”。

淬火:用科技的力量“定义”战场

无垠大漠,我校科学家搭建“迷魂阵”;万米高空,某型战机呼啸经过。机上,电子科学学院副研究员艾小锋紧盯频点,期待着“迷魂阵”能够“行骗”成功。

“效果很一般。”机舱内噪声轰鸣,某部队师长的这句话却无比刺耳。机组人员在先验信息支持下,通过一系列经验判读,“迷魂阵”即将暴露。艾小锋失落地记下相关数据,这是该演训任务的第一次实兵演练,理想中的“迷魂阵”被部队官兵化解。

时间往回推,面对同样的对手,我校科学家们可是“打了胜仗”的。任务筹备期间,在大山深处,双方多次进行战法演练,对方战机长时间被误导,吃尽苦头。电子科学学院马佳智、刘甲磊还记得对手的评价:“我部日常训练课目还是太简单了,你们科学家要多来!”

两个月后,“敌我”再会,科学家的“磨刀石”效应初显:对手果然变强了!

我校科技团队的优势在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应变,强大的对手,也进一步激发了科学家们的急智和骁勇。面对不利的验证结果,团队连夜开会紧急分析,由于核心软件均为自研,大伙迅速整合数据,优化算法。

第二次实兵演练如约而至,无论是轮廓提取还是细节判读,增加的难度均“肉眼可见”,部队的经验操作不再灵验,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数据分析结果。但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博弈催生的一手经验,已经迅速充实到了部队的战法库中。

“这回该轮到他们头疼了。”电子科学学院副研究员邢世其、丁亮对每一次实兵对抗都记忆犹新,他们主导设计的系列干扰设备,在保护高价值目标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自从去年受领任务后,科学家团队在密集调研时发现,“很多地面阵地、装备处于‘裸露’状态,缺乏合适的保护措施。随着实兵演练任务推进,团队研制的低成本、轻便型的干扰设备被拉入试验外场。伴随着某型战机完成多轮巡飞查探,科学家们收到反馈:机载设备无法判别地面装备,呈现大面积模糊。第二天,某部队团长便上门求教:“请科学家到驻地指导,合作提升相关装备的防御水平”。

此次任务,“高科技”和“低成本”并不冲突。一些让一线指战员大为赞赏的“黑科技”其实并不“黑”。在某型装备站,马佳智、刘甲磊将自主研发模块加装到已有的设备中,通过精密计算后,原有的防御面积成倍提升,整体成本却只有原来的百分之一,装备潜力得到充分挖掘。

“老办法”与“大智慧”亦能兼容。从“调虎离山”和“暗度陈仓”的古老战术中得到启发,施龙飞、卢中昊带领团队研发主动攻击的相关战法,多机协同打击,让战法充分发挥重要效能,集中优势兵力在空战中一举歼灭“敌方”。

彼此赋能,不断攀登。科学家们用创造力完善战法,在实战中升级对抗,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到最后得出“战场最优解答”。一线指战员由衷感慨道:“国防科大的专家们用科技的力量重新‘定义’了战场,将来的战争,指挥大厅里肯定离不开一支科学家团队!”

涅槃:“战场也改变了我们”

不同于以往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此次实兵演练让我校教员和学员们“昂起了头”。

“我们改变战场,战场改变了我们!”看着自己研制的装备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也看到了从“实验室”到“战场”的这条路上,仍有很多需要精进完善的地方。

对于电子科学学院某系副教授丁亮来说,参加这次任务他感到,“无比自豪,不虚此行!”这次,他是带着自己研制的特殊材料“上战场”,了解了不同环境下特殊材料的防护效能。与丁亮的“防护”理念不同,去年刚刚留校的施庆展教员和同事王青平在此次演训中,想得更多的是让他们共同研发的某新型装备如何带领战机“进攻”。

“高科技装备就是要服务战场,为战场带去‘鲶鱼效应’。”虽然最后一个演练日才抵达任务地,但这丝毫不影响装备在“战场”上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

为保证装备的良好性能,他和王青平从去年十月就开始反复调试和完善,在实验室里测验了多次。登机前,他们给心爱的“宝贝”缠上了一层又一层胶带,外面还套上了三个大纸箱。

好在装备足够“给力”,搭载在无人机上发挥了奇效。最后一个演练日颇有一丝“个人秀”的架势。

但施庆展他们并没有被优异的数据表现“冲昏头脑”,因为这背后依然存在体现不出来的隐患: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仍有待提升。“自豪背后,仍需自省。难点就是创新点,下一阶段的任务已经明确,回去就撸起袖子加油干!”施庆展目光坚毅。

教员们和学员们在演训中共同成长。研究生院四大队硕士生范金涛、郭天乐,从正月初六就开始进入战斗状态,从大山深处马不停蹄赶到大西北黄沙满天的戈壁滩号点,不管是连续几天吃泡面,还是手机无信号“失联”,都阻挡不了他们对科研的探索。

博士生张曦蒙把这次任务成长关键词概括为“主动”。虽然自始至终他都待在后方的评估中心,但压力丝毫不减。评估就是和各种数据“打交道”,一向对自己处理数据能力信心满满的他,这次却“吃了瘪”。第一次演训结束后,张曦蒙拿到数据后,“差点没晕过去”。原来,表格中的数据和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完全不同,无法直接评估,而要先经过一道数据转换的流程。

他一下子慌了,不知如何是好。好在随行的“大拿”朱畅老师提醒了他:“遇到问题不要自乱阵脚,一定要主动出击解决问题,战场可不是实验室!”

张曦蒙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解决办法,“既然看不懂,就主动去问。”他向空军某研究院专家请教数据的转换问题。弄懂后他仍不满足,向朱畅老师提议主动编写程序,几天下来,一个能够实现数据转换的程序新鲜“出炉”。

祁启明把成长的关键词定为“跨界”。从来没有接触过雷达测量工作的他,被卢中昊副教授安排了一项“特殊任务”:参与某所雷达测量工作。

不懂原理,祁启明刚来戈壁滩时,真有“两眼一摸黑”的感觉。但战场哪有那么多“专业对口”,只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祁启明白天在戈壁滩边问边实操,晚上就在宿舍自学理论。“跨界”带给他的不是就此止步,而是勇敢迈步,突破自我。

“严谨”“细致”“求实”……一个个成长的“关键词”,是这次任务带给这些青年教员和学员最好的礼物,相信他们也在这次“战场淬火”中得到了很好的“涅槃”。

“坚持”“奉献”“拼命”……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也被挖掘出来。王雪松院长20多天始终卯在任务一线身先士卒做表率;施龙飞研究员开拔前一天因身体不适紧急住院,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提前出院“奔赴战场”;学院教学科研处副处长华宏虎任务期间,梳理会议纪要和工作日志近百份,其母亲癌症弥留之际靠吗啡和营养液止疼维持生命,苦等儿子任务结束见最后一面;教学科研处参谋孙统义一去就因天气干燥流鼻血,一直坚守战位协调各项工作至任务结束……

“这些本来就是我们该做好的!”该学院科技委主任胡卫东教授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和杜小勇副教授每天泡在数据中心,一待就是一整天,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寻线索,将最客观的分析结果呈现给指挥部,为这次演练提供了厚重的科学数据支撑,朱畅、鲍庆龙、郭福成等一大批专家坚守在岗位,用极高的专业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支撑着任务的每一个环节。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踏实行动,这就是每一名“科大人”最生动的写照,亦如这大漠里的白杨:坚忍又朴实。你在一线“打仗”,我在后方“护航”。学院也及时成立“后方支援组”,积极为前线任务官兵解除后顾之忧,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学校电子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们,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他们羽翼渐丰、昂首挺胸,正阔步走向未来战场……

(记者:肖云舰 李哲 欧阳一鹏  通讯员:陈路辉 陈建安  图片:欧阳一鹏 孙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