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一所军队医院,为何能建成“五最级”的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徐潇 责任编辑:马嘉隆
2020-12-01 10:20:58

“开馆啦!”

——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的建设历程及启示

11月5日,西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再添新名片——位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的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隆重举行开馆仪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馆藏历史之久、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门类之全、规模之大,为当今世界口腔医学博物馆之最!”

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笔者走进展厅,看到两个展馆共18个主题展区的7800多件精美展品,从1亿2千年前的远古动物化石,到当今世界最新的口腔医学成果,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让人叹为观止。

一所军队医院,为何能建成“五最级”世界水平的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建它的目的是什么?经历了那些困难?收到了怎样的成效?对军队建设和个人成长有何启发启示?

带着诸多疑问,笔者通过几天来的认真采访,让答案一一浮出水面。

一个想法,一个梦想

提起国际口腔博物馆,就要说到创建者赵铱民教授。

上世纪90年代初,博士毕业不久的赵铱民,在当时的第四军医大学担任教学组长,为学生讲授口腔医学的起源和发展。遗憾的是,学校缺乏教具、实物和史证。课堂上,学生只能翻翻书本、记记概念。这促使赵铱民萌生一个想法:如果能将口腔医学发展中的一些实物、资料保存积累起来,让学生看到一个完整的口腔医学发展历程该多好!

从此,赵铱民开始收集与口腔医学相关的文物,如老旧的设备、器材、书籍、图片、模型等。这些东西闲置在库房角落里,无人问津。但被赵铱民拿到课堂上,就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和光彩,授课效果显然好于单纯的理论灌输,深受学生喜爱。

“既然教学有需求,学生很喜欢,说明这件事做得值。”赵铱民有点小兴奋,把收存教学老物件的爱好坚持了下来。

1994年,赵铱民到美国留学,参观了马里兰大学的牙科博物馆,近200年的历史遗迹被保留下来,积淀于这个博物馆中,向人们昭示口腔医学的前世今生。这让他印象深刻。同年,赵铱民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国际齿科学会时,发现这里也有一个牙科博物室,虽然展馆很小,却珍藏着日本近代牙科发展的详实史证,展示了日本牙科医学发展的足迹。这又一次给了赵铱民思想冲击,他想:“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拥有最多人口的中国,对世界口腔医学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中国,也应该有一座更好的口腔医学博物馆!”

从此,他将当初收存教学老物件的想法,演变成筹建口腔博物馆的梦想。

现在看,多亏了赵铱民当年的那个想法和那个梦想。这是建设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的初心,也是出发点。

启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梦想是创造的基点。有追求、想干事的人,一定有梦想。愿担当、有胆识的人,一定敢去想。无论在哪个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用心、细心、尽心,就不难发现问题。直面这些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既是职责本分,也是创新创造。脑动、心动,然后就是行动。每一个官兵的梦想叠加起来,就是强军梦;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汇聚起来,就是中国梦。要让自己的军旅人生更具价值,要为国家和军队做出更大贡献,不妨从一个想法、一个梦想出发!

一份热爱,一份坚守

说起这些文物的来历,赵铱民津津乐道,如数家珍。早些年,赵铱民为积累这些馆藏倍尝艰辛。他弄的一大堆旧东西在家里没处放,就存放在单位找的一间旧房子里。过了一段时间,听说这房子要拆,他又得搬房子。搬来挪去,几经折腾,让很多人不理解。一次出差回来,听说自己的收藏被当作废品拉到了废品收购站,他急了,当即找一辆吉普车追到废品收购站,又花大价钱把“破烂”买了回来。就这样,他成了“破烂王”,经常从垃圾箱、废品堆中翻腾,收集有关口腔医学的旧物。还别说,他好几次都从单位要处理的废品中拣到了“宝贝”。博物馆里现在展出的很多上世纪的技工设备和医疗器械,都是赵铱民以这种方式保存下来的。

馆藏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古书。早在公元3世纪,我国医学家张仲景就在其著作《金匮要略》中首次记载了牙症的治疗。如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在口腔学界也有属于中国的五大发明:银膏补牙、雄黄杀牙髓神经、唇裂缝合、牙刷、脱牙再植。作为中国的口腔医学博物馆,一定要真实记录和反映这一切。赵铱民坚信,从汗牛充栋的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典籍中,必定能够搜寻到这些历史的印迹。

古城西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书院门、粉巷那一带,古旧书店鳞次栉比,典藏丰盈。于是,赵铱民和医院研究口腔医学史的李刚教授,常去那里去淘宝。多少个周末,他俩带着马扎、水壶、口罩,沉浸于浩如烟海的古书堆中,一找就是一整天。

天道酬勤。公元370多年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清代人撰写的《外科论治》第55卷齿科类,明朝人薛己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口腔医学专著《口齿类要》,就这样一一被他们发现了!还有一些不同时代带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口腔医学书籍,也出现在他们眼前。

赵铱民这样形容找到一本书时的喜悦:“就像淘到一个金元宝一样。”

一件,又一件;一年,又一年。正是靠着这种持之以恒、积沙成塔的精神,赵铱民收集的口腔医学文物越来越多。后来,他任口腔医院的科主任、院长,包括在第四军医大学当校长,不管岗位职务如何变,他创办口腔医学博物馆的梦想始终没有变,他追求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

启示

坚守一份孤独,持之以恒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自然会挤占自己的闲适和慵懒时光,却必定收获意外的惊喜和成果,即所谓:“怎么播种怎么收”。无论干事、创业,还是奉献、谋生,如果没有追求和梦想,就缺乏清晰的努力方向。而方向定了,最需要的就是稳步前行、目不斜视、风雨无阻。绝美风光在险远。那些喜欢半途而废的人,永远也看不到最高处的美丽风景。

一个展品,一个故事

2007年,医院建设院史馆,口腔医学的众多文物终于在里面占有一席之地,有了固定的“家”。很多来医院参观院史馆的人,在众多的陈列品中,对口腔文物情有独钟。

观众认可,就是对办博物馆的最大肯定和鼓舞。

赵铱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口腔界都有着很好的口碑和人脉,他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加快了展品收集的进度。凡有国内外同行参观院史馆,赵铱民都会提出一个请求:“帮助收集口腔方面的历史文物”。他给国内外的同学、朋友一一写信、发邮件,邀请他们来院参观,并告诉大家:“凡是见到可以珍藏的相关展物,你能买起的,就把它买来捐送,博物馆将造册留名;如果很贵重,请提供信息,我想办法去买。”这个提议得到了广泛响应。一位北京的朋友参观完博物馆非常感动,回京后在古旧市场看到一百多年前美国生产的古旧的牙科椅,就买下来,派车送到了西安。还有美国、德国、英国的学者纷纷从世界各地为博物馆收集文物,展品数量迅速增加。

一天晚上,河南一位朋友给赵铱民打电话:“我找到了一个恐龙头骨化石,你们赶快来看看!”闻讯,赵铱民异常兴奋,第二天天不亮就赶往河南。五六个小时后,这个动物头骨化石摆在了赵铱民面前,牙冠牙根都非常完整,但却不是传说中的恐龙。即便如此,这件化石依然十分珍贵,这就是现在博物馆中的犀牛颅颌骨化石,也是博物馆收藏的第一块动物颅颌骨化石。由此,博物馆建立起了动物颅颌骨化石这个具有独创性的藏品系列,这是其他国家的口腔博物馆从未有过的。

启示

独行快,而众行远。做大做强一项事业,靠单枪匹马、单打独斗不行,必须发动群众,依靠团体,凝聚和调动集体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领导领导,既领也导”“单位好不好,主要看领导”。如果能靠自身的岗位影响力,在单位建设中发挥指向、引路、示范、造势、带头的积极作用,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段交往,一段佳话

特色,是博物馆的生命。其它博物馆收藏的一般都是过去的历史,而对现状不愿涉及。那我们的博物馆能不能开辟一块当代最著名口腔医疗技术和口腔医生的藏品专区?赵铱民的又一个“点子”冒了出来。

他第一个想到了布伦马克。这是一位瑞典医生,上世纪60年代,他偶然发现骨头可以和一种特殊金属良好地结合在一起,深入探究,最终建立了影响医学界的“骨结合”理论,进而创造了被誉为人类“第三副牙齿”的种植牙,并在1967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种植牙手术。这是20世纪口腔医学最重大的发现,而布伦马克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口腔医生和贡献最大的口腔学者。

这么顶级的医学大咖,全医院却没有一个人与其谋面。赵铱民想方设法与布伦马克联络,希望收藏有关他医学成就的文物。然而,收到的答复无一例外都是:“不可能”。有国外的朋友找到布伦马克,向他直接转达赵铱民的请求,80多岁的布伦马克除了一笑了之,再不作任何回应。长达几个月的努力,结果令人沮丧。赵铱民只好准备放弃了。

一天,赵铱民在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连云港有个小学生,用所学的简单外语坚持给各国领导人写信,用这样的方式收藏到了100多个外国首脑的签名。这触动了赵铱民,他觉得自己还不如这个孩子执著。他决定直接给布伦马克写信。

没想到,信发出去的第10天,他就收到布伦马克的回信。布伦马克在信中说,他从互联网上了解到赵铱民也是一名优秀的颌面修复医生,为许多穷苦患者提供了很大帮助,很有好感。就这样,他俩成了忘年之交,布伦马克对赵铱民的称呼也从Dr.Zhao变为Dear Brother。

两年后,赵铱民向布伦马克谈起建设口腔医学博物馆和希望收藏几件老人研究种植牙文物的愿望。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布伦马克做出一个令赵铱民意想不到的决定。一个晚上,他回信:赵教授,我同意你的意见,决定把自己保留下来代表我身份和贡献的全部文物,无偿地、永久地赠送给你们,并保存在你们的博物馆。这一喜讯让赵铱民激动得泪流满面,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国际主义者的博大情怀,更深刻地感受到信任和责任。2014年,布伦马克在病重期间,专门嘱咐妻子,要把自己最后工作的医院里的办公室连同室内的所有物品都完整地收集起来,送往西安,送给赵教授。这是一份多么巨大的信任!这一切,今天都变成博物馆中的布伦马克纪念厅,供人们永久地瞻仰。布伦马克的捐赠从某种意义上说,奠定了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在世界口腔医学界的独特地位。也吸引了更多的国际珍贵藏品入馆。

启示

怎样才能获得一个优秀者的欣赏和托付?答案只有一个:让自己优秀起来。英雄惜英雄,人才爱人才。如果一个人遇事动辄怨天尤人,只拿手电筒去照别人,却不照自己,就是对他人刻薄,对自己放纵。与人长久真诚交往,也要遵循“交往守恒定律”:自己好,眼前的世界就好;自己努力了,全世界都看得见。

一座新馆,一座丰碑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博物馆的建设之路越走越宽广。经历三次拓展后,如今的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已是声名在外,誉满全球。

走进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就像穿越于人类口腔医学发展的时光隧道。从龙旦巨颌虎、犀牛、河南班鬣狗、三趾马等牙颌系统头骨化石,到鱼纲、两栖纲、爬行纲至哺乳纲动物牙齿进化过程;从大猩猩、蓝田猿人、北京猿人、现代人颌骨模型,到旧石器时代、殷商、秦汉以来口腔医学的重要记载;从脚踏机、压缩机、皮老虎、手动离心铸造机等不同时代的口腔医疗设备,到早期用于口腔医学教育的木制牙体、修复模型、制作模具、石膏蜡像等教具实物……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令人目不暇接。

这些藏品,达到了五个世界之最:

——历史最久。藏品中既有1亿2千万年前的鹦鹉嘴龙等远古动物牙颌化石,也有当今世界口腔医学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成果。

——数量最多。历经多年收集,从中整理、分类,甄选出的7900多件文物,在同类博物馆中遥遥领先。

——质量最高。藏品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鉴赏价值最具代表性,其中不乏珍品、孤品、绝品。

——门类最全。按照门类开设了两大展馆、18个展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世界、中国及人民解放军的口腔医学发展史。

——规模最大。面积2100多平方米,从场馆的建设、规划、布局、陈设,都显示出世界一流水平。

能建成世界领先的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背后一定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来自于建设的宗旨:为世界建馆、为中华立碑、为口腔书史、为民众启智;来自于建设的思想:以文物为基础、以历史为脉络、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

在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百余位国际知名教授均将其创新成果和珍稀的口腔医学文物捐献于此,并引以为荣,因而被业界誉为世界口腔医学的“麦加”,吸引了世界各地人士前来参观拜谒。

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一座高、大、上的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而心中则会触摸到建设者以追求卓越、久久为功的精神立起的那座丰碑!

启示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追求有多高,成就有多高。“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说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强者,必须有强大的思想支撑。高标准、高投入,才有高回报。无论我们的岗位、战位在哪里,只要追求卓越、奋勇争先,就一定不会平淡平庸,就一定能脱颖而出,赢取胜利。

一次参观,一次受益

如今,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已成为世界口腔医学的文化符号和教育中心,成为广大民众走近科学提升素养的体验基地和学习课堂。

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注重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口腔疾病发生机理演示;为儿童开展生动有趣的口腔健康互动教育;面向社会开放“牙齿的起源与演化”、“幸福生活从齿开始”等14个专题讲座,为广大群众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民众的赞赏和喜爱。在口腔疾病预防展区,展出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图片资料和100多件口腔卫生用品。在儿童口腔体验区,通过“我是小牙医”、口腔科普娃娃“淘气”、刷牙示教区等项目,让孩子们在快乐玩耍中了解掌握口腔保健知识。

墙内开花墙外香。医院党委机关充分利用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建设的得天独厚资源,经常性开展“两堂课”教育:一是专业培训课——利用博物馆的优裕专业技术资源,组织全院医务工作者分批次、分科室、分展区观摩,回顾口腔医学发展历史,提升专业和人文素养,激发工作动力,促进医德医风持续向好。二是思想教育课——组织全院官兵了解建馆历史,感受非凡成就,体会建设者的艰苦付出。引导官兵通过参观学习树立岗位工作目标,增强信心壮志,在各自的岗位平台上追求卓越,不懈奋斗,做出更大成绩。

总结经验,学习先进,激发动力。这既是国际口腔博物馆存在的现实意义,也是对所有参观者的启发启示。

“每参观一次,我都会被这些人类口腔医学的发展成果所震撼。也会对在博物馆建设中付出艰辛努力的建设者心怀敬意。”空军军医大学临床系本科学员曹克说:“这些将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启发

缅怀历史,是为了写好今天的历史;学习先进,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先进。一个当初的军校教员,因为工作中的一个想法,因为努力和坚持,实现了建设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的梦想。可见,一个人的追求和能量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也应该从中得到启发:无论岗位大小,只要志在强军兴军,只要想干敢干,就一定能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