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陆军教学科研标兵刘良明:爱兵知兵的“兵教授”和“贴心人”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朱广平 责任编辑:柴潇
2020-12-17 17:32:43

“我的使命是:让官兵少流血少牺牲”

----记陆军教学科研标兵、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伤休克与感染研究室主任刘良明

朱广平/文 万衷余/图

专家小传:刘良明,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伤休克与感染研究室主任、我军知名战伤急救与战创伤休克研究专家,三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军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拔尖人才,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领衔战伤急救与战创伤休克防治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系列模块化战场一线急救器材装配部队填补我军空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发表论文35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8项,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

山城重庆,寒冬深夜。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伤休克与感染修复研究室仍灯火通明,我军知名战伤急救与战伤休克研究专家、该室主任刘良明和同事正为研制某新型战救器材奋战攻关。12月中旬,刘良明获评陆军教学科研标兵,以表彰其在战伤急救与战创伤休克防治研究及国防科技发展上做出的突出贡献。

“每一个战士,都是我的兄弟。我们每一项战伤急救技术研究,每一种急救器材研制,都是为守护他们生命去战斗!”刘良明的话饱含为战而研的使命担当和炽热情怀。三十年来,他在科研的征途上从未懈怠,一直“逆生长”。

同事们戏称刘良明,每逢重要研究任务来临,老刘就带领大家开启“白加黑”、“5+2”模式,不是泡在实验室,就是蹲在兵工企业,不取得预期效果绝不收兵。军事科研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刘良明靠着闻战则喜,敢打必胜的信念和精神,铆在战伤休克科研岗位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针回拨到1988年,从地方大学特招入伍的高材生刘良明跟随我军著名专家胡德耀教授从事战伤休克研究。胡教授向他分析了我军战伤休克研究现状,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在国际没有话语权,战场受伤官兵的救治率也大受影响。要想不受制于人,就要自力更生搞出自己的东西。刘良明听得心潮难平,决心要在战伤休克研究上干出一番天地。

第一块要啃的硬骨头就是做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抗战伤休克作用研究,这是我军研究空白。没有现成模式可寻,没有国外技术指导,没有任何经验积累,此项研究的难度超乎想象。研究起初步,刘良明犹如鱼缸里的鱼四处碰壁。他气馁过,埋怨过,甚至想过撂挑子,但心情平复过后他又走进实验室,在胡教授的带领下投入到画设计图、测试仪器、培养细胞、解剖研伤、监测数据等环节。就这样一点点死缠烂打,软打硬磨,问题一个个得到解决。

6年后,新型抗体克药物终于研制成功,在动物模拟人体休克实验救治中,药物止血抗休克效果突出,明显降低死亡及伤残率。随后,其他国内军内同行以此药物为基础,相关新型复苏液体、军用特供抗休克系列药相继出炉。刘良明面对滔滔长江水大声怒吼,扛了6年的压力瞬间释放。

战伤休克研究水平高低关系官兵生命能否抢得下救得活,备受各国军事科研专家重视。官兵身体大血管一旦受损,就犹如拧开高压水龙头,后果不堪设想。“战创伤休克研究是野战外科学中重要内容,其研究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止血问题,血止住了,命就保住了。”这是刘良明质朴而深刻的体会。

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现代战争中,早期死亡占战伤死亡的80%,其中50%是由于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如果是伤到股动脉、颈动脉等处,3-5分钟全身血液就会流尽……战场上受伤后能否快速有效止血至关重要,医学上把这一定律归纳成“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

要想提升战伤休克救治效率,首先得剥开基础研究层层硬茧。崭露头角的刘良明瞄准国际公认的难题“关于休克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机理”,拿起行李住进临床科室去学习取经和查阅病历。那段时间他没日没夜忙碌,在临床和实验室连轴转,巨大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让他身体亮起红灯,吃药打针是常事。最终,他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休克等临床重症血管低反应性发生的钙失敏学说,并且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临床用于难治性休克病人的治疗,显著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拉低并发症的发生,解决长期制约临床难治性休克治疗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编入我国我军多部战创伤教材,刷新我国我军战伤相关救治理论和技术,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们搞战伤休克科研的,要守好战位踏踏实实多做事情多出成果,以最大限度让我们的官兵少流血、少牺牲。”刘良明常以这句话警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上世纪末,刘良明在西藏边防基层部队调研中发现,官兵在高原活动时,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患上脑水肿或肺水肿。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如果在高原发生战创伤休克,与平原相比,对输液有什么要求呢?”刘良明将实验所用动物和仪器运到海拔3700多米高的拉萨地区。他率先在国际上提出高原休克需要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新观点,并制定相应的液体复苏原则,明确其理想的复苏压力、复苏液体、晶胶比例等。在临床应用后取得显著效果,使高原严重创伤病人后送死亡率降低36.1%,抢救成功率增高18.1%。此项研究不仅让各大医院救治群众受益匪浅,部队卫勤救治技能包里也多了一招杀手锏。

刘良明很喜欢下部队搞调研,每次都能激发他科研的灵感。他发现某部配发的急救包止血物品简单,性能一般,常规止血包扎够用,但遇到腹腔、大腿动脉等处大出血,普通纱布塞到伤口里根本止不住血,研制一款新型止血棒成了他新的小目标。样品的设计很顺利,但止血棒需要哪种新型材料成了老大难,他和同事尝试近百种材料都无功而返。一次,他看到工人修冰箱受到启发,工人会对不制冷的冰箱填充氟利昂,如果有一种止血材料能够像氟利昂填塞进入创口并瞬间膨胀,不就能迅速遏制出血吗?止血棒的核心作用是填塞伤口后吸收血液的同时膨胀止血。刘良明带着团队把止血棒主要材料换成了膨胀性材料,试验中止血效果立竿见影。这种止血棒具有结实耐用、瞬间止血等优点,部队官兵称它是“止血神器”。

提高科研的含战量含军量,刘良明一直初心未改:走到高寒地区看到边防官兵干裂的嘴唇和冻伤的手,他心想,能不能研究出防冻的唇膏和局部保暖装置?于是有了后来的特殊环境保暖袋等发明;看到部队的老式急救包,他又琢磨如何把急救包改良了,更轻便还更管用,于是有了7个模块46种战场一线急救器材,基本实现我军一线急救器材的系列配套化,试装后深受欢迎。这些急救模块不仅成为部队的必备装备,也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重大灾害救援中大显身手。

刘良明怀着对部队官兵的无限热爱,像钉子一样钉在岗位,带领团队不断刷新科研上限。他经常到部队调研,和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虚心听取官兵意见和建议;为增强官兵自救互救能力,他在训练场手把手教授官兵自救互救技能,并对个别操作不到位的官兵“开小灶”;当看到几处哨所还是陈旧急救包时,他紧急调拨新型战救器材和背囊送至边防一线。在官兵眼里,刘良明是爱兵知兵的“兵教授”和“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