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全国爱耳日丨关爱听力健康,需要关注这些小常识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傅凌艳 王炳轩 徐欣 李瑛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1-03-03 17:53:20

2021年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宗旨为科普耳聋危害、了解致聋原因,加强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增强全民的爱耳意识,降低耳聋的发生,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专家义诊、科普宣教等一系列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正能量效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参与义诊的专家及科室其他医护人员早早就在门诊大厅摆起了桌子,摆放了科普知识展板,为前来问询的患者免费发放宣传资料,普及爱耳护耳的科学知识。专家们不仅接受患者的现场咨询,还为患者进行诊疗、安排听力测试等检查,最大程度让来访患者受益。针对来访患者的不同情况,各位专家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个体化”指导。比如有的患儿出现听力下降合并睡眠时打呼噜的情况,专家们建议患者家属给患儿进行相关检查,明确是否为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必要时需行腺样体切除术及鼓膜穿刺术;有的患者是突发的听力下降,发病时间较短,则被考虑为“突发性耳聋”,建议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尽快给予营养神经、扩张微血管等对症治疗;有的老年患者听力下降时间较长,则被建议佩戴助听器治疗。整个上午的义诊活动持续约2小时,共接待患者30名。

 

耳聋一直困扰着人类,成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预估全世界有2.5亿人患有中度以上听力损失。根据耳聋的病因、性质和程度不同,有外耳或中耳手术、助听器、骨导助听器或骨桥、振动声桥以及人工耳蜗人工听觉植入方法等治疗和康复方法。传导性聋大部分可通过中耳手术提高听力,但无法手术,可能需要助听装置辅助,感音神经性聋常常需要助听器干预,而那些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的患者是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人群,无法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如无耳蜗、耳蜗骨化、耳蜗神经未发育或损伤,只能考虑人工听觉脑干植入。

导致耳聋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遗传因素、噪声暴露、耳毒性药物、感染炎症(病毒或细菌感染)、肿瘤、外伤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平时当您的耳部出现以下不适症状,如听力下降、耳部疼痛、耳鸣、耳闷、眩晕、耳流脓性分泌物、血性分泌物、耳部及周围新生物等症状时,需要到耳鼻咽喉专科的医院及时就诊。

在义诊过程中,涉及的疾病囊括耳廓畸形、外耳道炎、外耳湿疹、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专家们耐心听取患者症状,认真分析患者病情,给予患者专业化的建议,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或完善部分专业的检查或治疗。

针对义诊现场的情况,刘军主任提醒说:耳疾与老年性听力受损已成为困扰和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果发现老年人有听力障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正确选配助听器或安装电子耳蜗,慎用有损听神经的毒性药物。

据专家介绍,保护耳朵,最主要的是要养成安全用耳好习惯,做到掏耳朵尽量使用棉棒、少用耳机,尽量不持续用手机通话,每次拨打时长不超过半小时。长期使用耳机的人群应定期到医院做听力检查,在医生指导下保持用耳卫生,减轻噪音对耳朵的伤害。

义诊将结束时,刘军主任针对患者的提问主要集中在耳、咽、鼻等方面,给出了宝贵的建议:日常养成良好的五官护理保健习惯,有了不适的症状,不要自作主张选择药物治疗,最好前往医院听取医师的建议。

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旨在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力健康的关注,有效预防和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从源头上避免听力残疾的发生,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保障。

义诊结束后,前来问诊患者及家属纷纷留言表示通过向专家问诊,对中耳炎、耳聋等疾病有了基本的认识和新的理解,非常感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专家们的耐心解答,希望以后还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