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二级军士长闫占勋:始终保持20岁的拼劲

来源:空军新闻 作者:杜少帅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0-08-13 08:43:00

盛夏时节,骄阳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滚滚热浪。

上午10时许,东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执行机动部署任务的车队,刚上高速不久,尾车突然行驶无力,很快“趴窝”。几次启动车辆未果,驾驶员小林把求助目光投向一旁的随车修理技师——闫占勋。

还没等开口,闫占勋已经提起工具箱跳下车。经过检查,原来是柴油滤清器被飞溅石块击破,导致低压油路进了空气。锁定故障点后,他抬起胳膊蹭了下满脸的汗,开始快速更换配件,一套动作行云流水。10分钟不到,故障排除,车队继续开进。

“有闫师傅在,就是稳!”小林驾驶着车辆,情绪很快平稳了下来。

闫占勋,该旅保障部技术保障队的修理技师、二级军士长。有着23年军龄的他,是旅里公认的“技术大拿”,精通掌握旅里所有20余种车型的维修保障。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20多年军龄的老兵,始终有着20多岁小伙儿的拼劲儿。

今年4月初的一天,闫占勋接到机关业务科室的电话:“某雷达站的生活用车刹车漏气,你去看看吧。”他根据雷达站驾驶员的描述,初步判断可能是制动总泵、空气干燥器或者四回路保护阀的几个故障之一,带着新配件就来到了雷达站。

检查完车辆,他第一时间就把故障锁定在制动总泵上。然而,更换完配件,故障却没有排除。

接下来,他反复几次检查车况,又更换了另外的2处配件,车还是动不了。“搞错了?不应该呀……”闫占勋百思不得其解,无奈之下只得先回了单位,然而心里却久久无法平静。

接下来的几天,他多次打电话向厂家技术人员请教咨询,利用休息时间在同型号车辆上反复作验证,查阅资料、研究气路图,天天“捣鼓”到深夜……“竟然是新配件的问题!”直到他将申领的制动总泵分解检查后,才发现了“令人无语”的症结:新配件内部一个密封圈破损,造成漏气。

“问题总算解决了!虽然过程比较繁琐、辛苦,但却值得,还把气路图原理巩固提升了一下。”闫占勋长舒一口气,更添了一份自信。

而对于他这股不服输的拼劲和韧劲,周围领导和战友早就“习以为常”。“闫师傅的军龄比我年龄还大,但工作时的激情干劲一点儿不少。”该旅汽车修理工、下士陈梦卓如是说。

其实,对于修理工专业,闫占勋算是“半路出家”。当兵的头两年,他种过菜、养过猪,还在炊事员和文书的岗位上工作过。真正接触修理工专业,是在他当兵的第三年。那时,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学习新专业并不容易,甚至一度很自卑:看不懂线路图、认不清配件元件、想不明白原理……

“技术过硬是根本,只有拼尽全力,才能不留遗憾。”对于干好修理工,闫占勋态度鲜明。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理论不会就加班加点学,实践不懂就对着教材反复研究琢磨。

闽南的夏天,酷热难耐。闫占勋就在车底铺张凉席,爬进爬出地“折腾”。甚至为了熟悉一个操作原理,在车底下一待就是半天,每次都是汗流浃背,浑身汽油味。靠着一股子拼劲儿,他先后在旅里和上级的岗位练兵比武中斩获专业第一名。

作为有着20多年军龄的老兵、全旅唯一的汽车修理技师,闫占勋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保障力对战斗力的贡献率。他在伴随保障雷达调整部署任务时发现,现在多数新装备体积较大,而部分雷达站上山道路窄弯急,难以满足机动需求,会导致新装备到了,却不能及时列装的情况。这也是旅领导和基层官兵的“闹心事儿”。

任务间隙,闫占勋和几个驾驶员战友闲聊中,谈起了这个话题。“路面窄、弯道急的条件下想拉新装备上山,除非玩儿漂移转弯……”大家七嘴八舌。

“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战友突然冒出的一句玩笑话,让闫占勋的心思活了起来。“如果能设计一套便携式工具,让车辆在停驶状态下‘漂移’,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他决定攻克难题。

然而,搞技术创新不是简单的事儿,其过程必然充满困难与挑战,尤其对于学历不高的他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不出所料,各类动力、机械原理知识搞不清楚、不懂绘图、焊接技术不过关……一系列难题“如约”而至。“那也不能怂!”虽然犯难,但早有心理准备的他,毅然迎难而上。

从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修理车间成了闫占勋的“家”。工作任务之余,他每天扎在车间里自学相关原理知识和绘图,反复测量论证各类数据。在学习电焊那段时间,由于操作不熟练,火星经常飞溅到腿上。当下没什么感觉,但晚上躺在床上时腿就疼得厉害,让他辗转难眠。

身边战友不解:“闫师傅,搞创新不是修车,你这么老的同志,弄这东西不是自找麻烦?”闫占勋说:“咱来当兵,就要敢于拼搏进取,更何况这事儿关乎战斗力建设。”

耕耘终有收获。2018年初,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和奋力攻关,几十次的失败尝试,闫占勋终于研制出了“专装移动定位系统”。同年4月,该旅某高山雷达站换装,闫占勋的创新成果通过了实际任务检验。

2019年底,闫占勋保障某中心站雷达撤收任务,厂家技术指导人员也对这个创新给予肯定。原来,由于撤收的雷达体积较大,按惯例做法撤收的话,耗时耗力不算,光请地方施工力量就需要不小的开支。在闫占勋的建议下,他们采用了几经完善后的“专装移动定位系统”,在防风罩内部调整装备位置,没花一分钱就完成了雷达撤收。

这些年来,虽然军龄在不断增长,但闫占勋的“拼劲儿”始终保持“在线”。他先后总结提炼了“望闻问切检修法”、“雷达站装备车辆维护保养要点”等十几万字心得体会,有效提升了保障效能,受到旅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他个人也荣立2次三等功,获评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不久前还被战区空军评为“一级强军工匠”。

回顾23年的军旅路,闫占勋笃定地说:“本职岗位是学习成才的最好平台,只要敢拼肯干,就一定能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