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演训中,炮车上的“编外”安全员接连遭遇尴尬,这是为何?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梁 圣 罗周清 黄 海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0-09-11 07:00:05

演训中,炮车上的“编外”安全员接连遭遇尴尬,甚至操作手的失误也要归咎于他,这是为何?请看第74集团军某旅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安全训练观系列报道——

多一人把关真能多一分安全吗

■梁 圣 罗周清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黄 海

崔家堂绘西北戈壁滩上,一台远火炮车快速驶过,卷起阵阵尘烟。炮车内,第74集团军某旅下士蒋华蹲坐在车内的小平台上,随着颠簸的炮车左摇右晃。

为何只能蹲坐在小平台上?因为炮车编制没有安全员战位,作为“编外”安全员的他只能挤在车内一隅。“很多人觉得安全员是个‘美差’,但实际怎样,谁当谁知道。”对于自己的岗位,蒋华心里五味杂陈。

演练时,战友们都在自己战位上紧张忙碌着,只有蒋华在那“岿然不动”,虽说要监督大家的操作是否正确,但其实常常无事可做。看着其他战友都在各司其职,蒋华时常感觉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他说有时还会担心自己影响其他战友的操作。

蒋华的同年兵杨威就经历了这样的事。一次演练中,作为安全员的杨威觉得自己事不多,主动向班长请求协助实弹射击,想着多为班级出些力。班长不好拒绝他的好意,便答应了。

不承想,杨威不小心误触了一个按钮,虽然没有造成事故,但影响了其他战友操作,耽误了整个班的射击进程。事后,杨威十分自责:“我这安全员不仅没起到啥作用,反而给战友添乱了。”

同为安全员,二连三班中士蔡徐峰的遭遇更是尴尬。今年驻训开始后,旅里组织新上岗战士进行实弹射击。为了保证操作安全,老兵们被安排担任安全员在一旁保障,蔡徐峰就负责保障初次进行实弹射击的王坤。

射击开始后,王坤按照流程操作,将数据上传指挥所。但上传后,王坤发现数据有误需重新计算,等再次上传完成已经比规定时间晚了近4分钟,三班因此受到了批评。

事后进行复盘检讨,王坤在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时说道:“本以为有经验丰富的安全员在旁边看着,我出错会得到及时提醒,没想到他却一声不吭,结果导致我重新计算……”

听到王坤的这番话,蔡徐峰觉得十分委屈和不解:“作为安全员,我负责监督的是操作流程是否准确,怎么操作手的计算失误也怪到我头上来了呢?”

安全员的现实处境,也引起了该旅党委的关注,他们对安全员到底有没有必要设置进行了多次探讨,但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

该旅在炮车上设立安全员,是因为过去装备自动化程度低、安全系数不高,再加上年轻战士缺乏经验,出于安全操作考虑便设置了这一岗位。因此有人认为:“传统是需要继承的。如果贸然打破传统撤掉安全员,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后果难以承受。”

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新装备的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都大大提高,而且远火炮车本就没有安全员岗位,若再延续传统做法,只是多加一道不必要的“保险”而已。实际情况也证明,安全员的存在干扰了炮车编制内人员的正常操作,还经常成为操作手降低自我要求的诱因和借口。

围绕安全员是否应该设置,该旅的讨论仍在继续。据了解,目前该旅已经着手研究取消炮车安全员,并举一反三查纠训练中存在的不必要程序步骤。

安全训练,谨防“多此一举”

■胡 璞

为了保证训练安全,在炮车内设置一名安全员,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装备编制本没有这个岗位,人为增加的做法却值得商榷。

对于训练安全工作,各单位常常寄希望于将责任分解,试图通过多一道程序就能多一道保险、多一人负责就能多一分安全,来防止杜绝安全问题的出现。事实上,这个逻辑有时是经不起仔细推敲和实践检验的。

因为冗余烦琐的程序、编外增设的岗位,有时并未起到预想的作用,反而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人员责任感的缺失和战斗力的损耗。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样,安全员的存在甚至让操作手产生了依赖心理,成为他们推卸责任的借口,让安全员这一岗位丧失了最初设置的意义。

其实保证训练安全,说难也不难,需要各单位制订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开展及时有效的安全教育,建立起完善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做好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管。同时每个岗位上的人员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树牢安全意识,掌握安全训练的本领,从源头上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