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回眸“十三五”:听官兵讲述亲身经历,喜看军地新变化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魏壮  王欣  赵威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0-10-15 01:20:23

回眸“十三五”:喜看军地新变化

——听第80集团军某旅官兵讲述亲身经历

■魏 壮 王 欣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赵 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5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影响力等持续跃上新台阶,国防和军队建设也取得历史性成就。

前不久,我们走进第80集团军某旅,听官兵讲述亲身经历,既有“谈变迁,读懂时代”的强烈感受,又有“话成就,催人奋进”的激情豪迈。

从军人依法优先

感受“速度中国”魅力

“一条条高铁线纵横穿越,连接起辽阔疆土的锦绣河山……”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的一个清晨,在第80集团军某旅营区内,中士古成休息时拿出手机翻看新闻。无法陪家人过节的他,依旧十分开心:远在四川省宜宾市的家乡,高铁站开通运行,10月底休假回家路途时间变短了。

宜宾市位于长江流域中上游,古成的家就在宜宾市下辖的江安县,那里周围都是山。路程长、列车班次少,古成每次回家坐车都要辗转颠簸近一天,往往凌晨从驻地离队,深夜才能赶到家中。

“什么时候家乡也能通高铁?”曾经,这是古成心里的盼望。

一条条高铁线开通,一座座城市活力释放,一处处军民直接受益。

“2019年底,家乡高铁站顺利通车运行,我父亲坐着高铁去了趟广州,当时他还打电话让我教他如何买票呢!如今互联网订票,他已经轻车熟路。”谈起这些变化,古成脸上洋溢着笑容。“父亲还美滋滋地告诉我,现在都是‘刷脸进站’,高铁速度可快了。他还鼓励我好好在部队干,退役返乡后争取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

5年间,智能、便捷、舒适日益成为“速度中国”的代名词,而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推行的军人依法优先,更让乘坐高铁、民航等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出行的现役军人体会到了尊崇感:到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服役的新兵,乘坐民航去当兵,已经不是新鲜事;退伍季,服役期满的退役军人乘坐高铁返乡,也习以为常。

变化的不只是地方,提升的不只是速度。一场假日期间的战备演练,古成成了战友们注目的“主角”。

演习过程中,古成熟练地收拾好可穿戴装备,和战友登上战车成功突袭。演练结束后,他又登上一辆通信车,通过北斗通信系统向上级汇报部队执勤情况。

几年前,上级为通信分队配发搭载北斗通信系统的车辆,业务能力突出的古成与新“战友”开始了一段新征程。从陌生、挫折到熟练,现在的他操作新装备得心应手。这背后的支撑力量之一是闪耀苍穹的中国“北斗星”。2018年,我国共发射18颗北斗卫星。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颗北斗组网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

“今年7月,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使用搭载了北斗芯片的共享单车,在机动车、电瓶车行驶不便的地段执勤巡逻,成为科技拥军的一道亮丽风景,我们这些身在异地、不同军种的战友也为此感到自豪!”说起军队和地方的变化,古成意犹未尽。

从乡村旅游发展

见证“军队扶贫”成果

“今年9月28日,黔东南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就在我的家乡举办。听亲戚们说,‘十一’期间去的人还不少呢!”凯里苗侗风情园、下司古镇、云谷田园……战友们听着第80集团军某旅中士范能干的描述,仿佛身临其境。

范能干的家乡施秉县,位于有着“苗岭明珠”之称的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这句妇孺皆知的宣传语给贵州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在范能干眼中,家乡的绿水青山就是宝贵财富。近几年,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红色资源的利用。“如今,依托不断完善的交通体系,家乡建成了一批红色旅游景区,让外来游客在畅游绿色海洋的同时,感受民族文化,感悟红色精神。”

2016年以来,在范能干的老家施秉县,县人武部官兵大力帮扶,当地群众依托自然生态条件,通过流转土地,创建产业扶贫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村民脱贫增收后,依托当地资源,风风火火搞起了乡村旅游。

“变化远不止这些,手头有了钱的乡亲到外地旅游的也多了!”这不,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范能干的父母就去首都北京旅游了一趟。得知父母外出旅游,范能干既欣喜又担心。他欣喜的是父母在家里办养殖场赚了钱,除日常开支外还有不少结余,有了外出旅游的能力和时间。5年前,这在范能干老家的小山村可不常见。他担心的是,父母是第一次出远门,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视频中的父母仿佛看穿了范能干的心思。“不要担心,假期人多热闹!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俩还戴了口罩!”范能干皱着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统计显示,近年来,军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准扶贫行动,共定点帮扶4100个贫困村、29.3万贫困户、92.4万贫困群众,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长假一结束,范能干有意识地收集相关数据,与战友们就“乡村旅游与军队扶贫”这一热门话题展开交流。他发现,随着乡村振兴推进,更多游客爱上周边游、近郊游、生态游,带动乡村民宿消费“走俏”。数据显示,国内民宿客单价较去年同期上涨32.97%。而来自范能干家乡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计数据则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471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2.97亿元,分别同比恢复84.10%和76.71%。

“全军部队精准发力,精准扶贫,推进教育扶贫,以长征沿线为主援建156所‘八一爱民学校’,在定点帮扶村援建1544所小学和幼儿园,这其中有不少就在我的家乡贵州省境内。”说到这里,范能干信心满满地表示,要和战友们一起积极为支援驻地脱贫攻坚作贡献。

从地方物流支持

体验“智慧军营”新貌

“从军网订购的衣服到了,请各单位抓紧来领取。”第80集团军某旅军需营房科助理于志刚,给各营连打电话通知领取被装。

不同于以前被装在仓库统一领取,那时候核对信息、填表格、签字,繁琐的程序让被装发放耗时耗力,有时候还会出现官兵衣服不合身需要调换的情况。

而今,面对一个个快递包裹,于志刚喜上眉梢。从2018年起,官兵们可从“军网商城”购买军装,选择好衣服大小型号和件数后提交,后台便会形成订单数据,通过地方物流的快递公司进行个人物资整体打包,而后邮寄至每名官兵。

“将个人衣服打包成箱后不会混乱,每个箱子上都贴有姓名,不用担心衣服型号不对。”领取被装时,中士陈俊达轻松地找到了自己的包裹。

其实,早在2017年10月,空军后勤部就与顺丰集团、中铁快运、中国邮政速递、德邦物流、京东物流5家地方物流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系统、整建制、全覆盖”推进后勤物流的军民协同保障。

2018年6月,中部战区空军保障部在陕西某地组织了一次军民协同军需保障模式探索性演练,其中特别加入了无人机野战送餐、无人机投送被装等环节。以某款4轴旋翼无人机为例,最大载重量可达8公斤,飞行距离可达15公里。按一份热餐500克来算,一次最多可输送16名官兵的热食。“人工智能无人机今后也许会成为战场后勤保障的一支重要力量。”你一言我一语,旅保卫科干事侯昆与战友们越讨论越兴奋。

“地方物流支持带来的新变化,只是‘智慧军营’的一个侧面。”侯昆指着最新的数字监控系统介绍说,以这一系统为例,不仅实现了对营区的实时检查监控,也极大地方便了任务分队的作战指挥。

短短两年时间,侯昆所在的这个旅各个营区内都设有自动售货机,战友们还能通过“军职在线”APP开展学习……在侯昆看来,这些都是地方科技拥军带来的便捷。

前不久,一台VR模拟机刷屏了侯昆的朋友圈。原来地方为友邻部队提供的这台VR模拟机器,可以利用VR虚拟技术,模拟真实战场环境,官兵由此掌握武器基本性能和操作流程,感知不同目标射击效果,既缩短了训练过程,又提高了训练效益。

侯昆的眼神里充满羡慕。他相信,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军营会变得越来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