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聚焦“国际军事比赛-2021”:追求极限 志在胜战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韩殿锦 钱晓虎 李姝睿 王卫东 王东刚 责任编辑:杨红
2021-08-24 06:46:18

追求极限 志在胜战

■韩殿锦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李姝睿

视频制作:郭二强 周 强,视频编辑:杨 帅

上车前,中士田志龙看了看车尾的标志旗,这是他几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性动作:目的是判定一下今天的风速。了解了风速,对今天的射击修正量,心里就有了底。习惯从实战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一名优秀步战车炮手的特质。

8月23日上午,“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国库尔勒赛区“苏沃洛夫突击”项目单车赛拉开战幕,田志龙和战友第三个出场。赛道上,战车卷起沙尘,像一头猛虎向前冲去。最终,田志龙所在车组用教科书般的表现,以15分32秒41的成绩获得单车赛首轮第一名。

“‘苏沃洛夫突击’比赛集快速射击、驾驶越障、车组协同于一体,项目设计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比赛间隙,项目裁判长助理杨超介绍,“越障高度设为战车性能峰值、涉水深度接近装备极限、靶标距离几乎是武器最远射程……可以说,‘苏沃洛夫突击’项目设置的目的就是检验人与战车的作战能力极限值。”

向极限训练要战斗力,是中外参赛队每名队员的共同追求。记者了解到,小到每个人上车的路线及动作,大到每个障碍的最佳通过方法,队员们都在反复研练,目标是达到人与战车、人与枪炮、车与赛道的完美结合。

8月23日,“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国库尔勒赛区进入首个比赛日,“苏沃洛夫突击”项目率先展开竞逐。中国车组以15分32秒41的成绩,获得单车赛首轮第一名,俄罗斯、白俄罗斯车组取得第二、三名。图为中国参赛队员驾驶步战车飞驰在赛道上。解放军报记者王 俊摄

“过涉水路段时,速度要是控制再好一点,成绩还能再提高。”比赛结束,驾驶员丁虎的脑海里不停回放参赛画面,琢磨着自己今天的表现。他和田志龙是同年兵,6年相处,配合默契,是公认的好搭档。“人与装备实现最佳结合,才能有效提升战斗力。其实,夺第一的秘诀并不复杂,就是一个字‘练’。只有在日复一日的苦练中,靠着双手与战车之间建立的感情,才能练出拿第一、能打赢的硬功。”和丁虎握手时,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满手的老茧。

“我感觉,今天的比赛就是一场考核,是对我们平时训练水平的一次检验。”在车长赵振龙看来,军事比赛是和平时期检验军事训练水平的一把尺子。只有平时练出肌肉记忆,把每一项作战技能练到炉火纯青,才能在战时将人的潜能和战车性能发挥到极致,实现“胜战”这一终极目标。

“战训一致、人车合一”的道理,并非只有中方参赛队员懂,其他国家的参赛队员同样明白。一名赛事组织者给我们讲了一件事:赛前,俄方装备经铁路运抵库尔勒车站后,先期乘军机抵达的俄方参赛队员来到车站钻进自己的战车,随平板车一起“摩托化”进入赛场。他们解释说,军人就要随时和装备在一起。

由于艰苦的训练,丁虎的身上留下不少伤疤,但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他说,赵振龙、田志龙,还有驾驶战车的很多战友都是如此,“这是严格的训练带给我们的‘奖章’”。

(解放军报库尔勒8月23日电)

“国际军事比赛-2021”开幕式2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远郊的“爱国者”公园举行。本次比赛为期14天。来自俄罗斯、中国、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77支代表队将就34个比赛项目展开角逐,参赛人数逾5000人。图为开幕式现场。李文奇 摄

“没有人会忘记,没有人会被忘记”

■解放军报记者 王卫东

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下,俄罗斯依然在莫斯科远郊的“爱国者”公园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国际军事比赛-2021”开幕式,参赛队伍数量创历史新高,总统普京出席并致辞。

小到军事元素的饰物,大到先进的坦克、战机,距莫斯科近一小时车程的“爱国者”公园,因突显军事主题被当地民众称作“战斗版的迪士尼乐园”。自俄罗斯举办国际军事比赛以来,这里除每年举行一次的盛大开幕式,还会迎来一周以军事装备为主题的展示活动。

就在“爱国者”公园不远处的阿拉比诺靶场,虽然昨天“坦克两项”项目已经进行了单车赛第一组第一轮比赛,但今天依然举行了该赛事的开幕式,其他各项目在赛事举办地也分别举行了开幕式。与整体开幕式不同的是,项目开幕式更加开放,不仅有各国参赛队员,还邀请驻地民众、学生及军人家属等代表参加。

记者想起抵达莫斯科解除隔离后,参加俄方组织的第一次活动——参观俄罗斯“记忆之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馆。战争进行了1418天,展览纪念具体到每一天都有一个专门的主题,不由让人感叹俄罗斯人对国防教育的重视。因此,大大小小的开幕式,与其说是对比赛重视的仪式表现,更不如说是用心至深的国防教育。

在“爱国者”公园,在各项目开幕式现场,民众纷纷在武器装备前驻足观摩留影。俄方翻译阿尔乔姆介绍,在俄罗斯,军事装备不仅出现在世界军事比赛期间,只要是与“军队”“国家”有关的节假日,各种装备都会出现在公园、广场,甚至商店,身着军装的士兵会向民众介绍各种枪械知识。学校也会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航天博物馆、武装力量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常年把国防教育作为核心内容。

一个国家要真正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离不开关心国防、崇军尚武的社会氛围。在莫斯科红场无名烈士墓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没有人会忘记,没有人会被忘记。据悉,许多俄罗斯年轻人婚礼仪式之一,就是向无名烈士墓敬献鲜花。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论是莫斯科还是其他城市,大街上似乎总能看到身着军装的军人。不仅有年轻军人,还可以看到身着军服的老战士。为什么喜欢在公众场合穿军服?早已退役的老战士为何还要穿军装?他们的回答很简单:荣誉感。在他们看来,当兵不仅是种义务,更是种荣誉。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下一代是否拥有正确的历史观、是否拥有民族精神格外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一名叫努希娜的5年级女生对记者说,他们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听老战士们讲到战争残酷景象时我都哭了。非常感谢他们,因为没有他们当年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爱国主义教育在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我“创作竞演”项目参赛队领队袁勇感慨地说,在我国由大向强的关键发展阶段,在我军迈向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俄罗斯人民的国防教育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有许多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世界并不太平。尤其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兴风作浪的今天,我们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更加应当注重加强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此形成强大助力,加快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提供有力支撑。

(解放军报莫斯科8月23日电)

“厄尔布鲁士之环”项目中国参赛队表现优异

解放军报莫斯科8月23日电 记者王卫东、通讯员王东刚报道:沙场烽烟起,赛场战味浓。当地时间8月23日,“国际军事比赛-2021”“厄尔布鲁士之环”项目,在俄罗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捷尔斯科尔训练中心进入第二个比赛日。

“厄尔布鲁士之环”是“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持续时间最长、危险系数最高、比赛难度最大的项目,今年共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等9个国家和地区参赛。比赛从海拔2356米比到5642米,途经山林、草甸、碎石、冰雪等路段,全程约116公里,具有参赛课目多、体能要求高、比赛环境恶劣等特点。

9支参赛队的126名队员将在12天时间里围绕人工岩壁个人攀登、山地定向越野、人工岩壁结组攀登、克服山地障碍地带等15个课目展开激烈角逐。

在昨天进行的人工岩壁个人攀登赛、山地定向越野2个项目中,我军参赛队的12名队员按第7位出场的顺序悉数亮相赛场。

在人工岩壁个人攀登赛中,随着计时器响起,参赛队员迅速进入状态,如离弦之箭一样向终点攀爬,全部出色完成比赛,队员张旭更是取得16秒69的好成绩。

在山地定向越野中,队员们需要在出发前1分钟对地图进行标定,按照要求在规定的70分钟内找出图上的20个点,路线距离约10公里。裁判发出信号后,队员们立即判定现地地形,领航员禄绍永按照点位规划路线,队员们一路穿丛林小道,跨沟壑丘陵,快速向目标点开进,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比赛。

赛后,领队王应学告诉记者:“同台竞技、切磋比拼,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比武交流,要学习外军先进的训练思想和理念,为提高实战化训练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