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武警工程大学5名文职人员的心路历程

来源:武警工程大学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03-05 23:32:14

“汇八方之水,纳九州英才。”伴随着频频发布的文职人员招考预告,新一年的招考季也缓缓拉开了序幕。然而,军队文职人员到底从事着什么工作?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又有着怎样的多姿多彩或与众不同呢?编者特邀武警工程大学5名社会招聘文职人员来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为大家揭开文职人员神秘的面纱。

姜云鲁:故地重踏意更坚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回想起45天的岗前培训时光,恍若白驹过隙,既来不及握紧,也来不及怀念,尤其是对我这样一名退伍士兵来说,2019年的10月再次回到了熟悉的军营,从“象牙塔”到“迷彩绿”再到“孔雀蓝”,尽管身份进行了多次转变,却不是困惑所致,而是又一次丰富了人生经历。集训的生活,从起床、早操、整理内务、操课等活动,再到晚上的锻炼、点名,乃至于站哨,将一天天的生活装点得有姿有色,回响在耳旁急促的哨音也不断提醒着我时间的重量。虽然这一切对于我而言并不陌生,甚至有些指令动作似早已融入到了我的生命之中,但我从来没有因此而降低对于自己的要求,甚至更加严格。因为我深知战场上没有如果,作为区队长,也是整个队伍的标杆,这样的责任不允许我有丝毫懈怠。

还记得结训汇操那一天下午,作为一区队标兵队伍的指挥员,同其余9名同志在经过一番拼搏后,夺得了“队列会操优胜班”,这既是对自己加班加点苦练队列的肯定,也是大家一起取得的硕果,更是对自己投笔从戎的激励。除了体能和队列训练之外,政治课理论教育、现地参观见学、政策宣讲等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我们能力的全面提升,让我深刻领悟到:为建设一支能够担当新时代强军重任的高素质新型文职人员队伍,必须在思想上坚定、行动上笃定,增强以信念担使命的决心,练就过硬本领,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无负责任,无悔选择,无愧使命,无憾决定!

李乐源:长安街上显决心

在经过全军文职考试战场的一番龙争虎斗后,我于2018年入职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在岗前培训后,得知国庆阅兵选拔的消息,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因为这既是我的梦想,也是一份荣耀。时光不负赶路人,经过几个月“魔鬼式”的选拔训练,我有幸被选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并成为文职人员方队的一员。“你们辛苦了!”这是10月1日那天听到最多的话,庆祝活动结束后遇到的每一位群众,都会对我们这样高呼。看着他们激昂的面孔、满溢的喜悦,迎着他们抛来的花束和小旗帜,和着响彻整条长安街的《歌唱祖国》,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

游行群众里有几位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我并不能叫上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会对每一位经过的受阅队员都报以微笑。当分列式随着《请您检阅》的号角正式开始后,一直能听到“军人叔叔最帅!”的欢呼。他们并不是为某个人而欢呼,也不仅仅是为受阅队员而欢呼,而是社会给予我们这个群体的欢呼。那天所见的一幕幕,让我再次坚信我无数次用以回应“你们辛苦了”的话:为人民服务!这种被人民肯定的光荣,让我明白为什么无数革命先烈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也要去守卫理想和信念,也更加坚定了我走上“孔雀蓝”这条道路的决心!

彭彤彤:三尺讲台存日月

2018年,带着憧憬和期盼,我加入了武警工程大学。刚上任的文职教员对部队了解不够深入,如何给军校学员上课?入职以来,这个问题每天都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为此,教研室和单位前辈积极鼓励我,勇于突破、加速身份转变,并在一次又一次集体备课、试讲磨课后,终于有了些许思路和启示,也让我有了站上讲台的底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思维活跃的“00 后”这个群体,如何将文科理论课在为战育人的大背景和按纲施教的前提下讲得有意思、有吸引力,是我站上讲台后遭遇的又一大难题。刷B站、找知乎、学慕课、览知网,用“游戏组队”讲人力资源规划,用热映电影讲管理学原理,用情境模拟讲招聘。在学生眼里,我像一个段子手。这样的努力没有白费,学员们期待上我的课、授课评价100%满意、大学试讲优秀、教案获奖、校级优质课……这些是肯定,更是鞭策,让我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以及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线下教学一度停滞。面对屏幕讲课,怎么讲得更有内容有温度,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第一次开网课就因为网络延迟过高、节奏把握不好和课堂反响不热烈的问题,使我一度产生挫败感。不过很快我就进行反思和调节,找前辈一起分析原因、调整课件、研究网课平台插件、提前演练、听网课授课经验视频……处处留心,生活便还你以惊喜。深夜刷微博,给了我结合时事讲课件的灵感;耗费一小时“磨”出一页幻灯片,成了整个ppt的点睛之笔。看到直线上升的弹幕数、看到学生的参与和喜欢,我觉得坐在电脑前熬夜加班的时间都是值得的。入职三年,有过挫折和迟疑,但更多的是成长和想要把这份工作做得更好的坚定。前辈珠玉在前,我辈更当砥砺前行,不辜负身上这一抹孔雀蓝和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强小娟:军旅路上新展望

距2019年入职武警工程大学已一年有余,晨起绕梁的号角、课前的响亮报告、铸盾大道整齐的队列以及夜间不绝的光亮都与我相伴同行。而在平静的人生道路中, 2020年指挥学院的文职人员轮训一行,又带来一丝别样的风采。在一个多月的轮训中,有战友情谊,还有优良作风,更有最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文职人员大都来自地方院校,在成为一名军校教员后,我最大的短板在于不了解部队,既不知道学员需要什么,也不清楚应该如何教他们。因此在培训过程中,除了身体力行地当一名学员体验军营,走进实际,进一步加深对部队的理解之外,也应该时刻保持对前沿教育理论的关注。

此次学习,在和各大部队院校以及基层教导队教员交流分享后,我开始思考:在教育教学中,要将“学员适应课程”转变为“课程适应学员”,转变教学思路,部队院校是“因打仗而生、为打仗而建”。因此,作为一名来自地方高校的军校教员,哪怕所属学科并非军事类,也应该调整固有理念,牢固树立一种服务备战打仗的思维,持续提升自我研战教战能力,这也将是自己今后不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再回首来时,路上的风景都变成了诗和画。黎明即起、孜孜为善,我们选择了这份光荣的事业,愿流年不负、岁月可期。

唐玉婷:脱下军装心依旧

2015年9月,那时年仅19岁的我,满怀着憧憬与理想,踏上了开往宝鸡教导队的列车。经历了难忘的三个月新训后,最终分配到了武警工程大学,这里是我军旅梦开始的地方。在通信岗位上的五年,从冒冒失失的“新兵”,成长为四清六活的“班长”。去年8月,我的服役期将满,这也就意味着我将离开工大这个大家庭。但就在此时,我接到上级通知,当年拟退伍士兵可以转改文职,于是我迎接着使命的召唤, 脱下“橄榄绿”,换上“孔雀蓝”,这将是我军旅梦的延续。今年1月,我正式加入大学教研保障中心。

初到岗位,我却犯了难,现在从事的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业务的陌生、效率的低下使我的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个岗位。这时,领导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一定要发挥军人特有的优势,在文职人员中树立榜样,在工作和生活中勇于担当。”这些话使我深受启发,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岗位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我必须要加强业务学习,担起责任,积极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之中,实现自己在身份上的转变,做好“文职一兵”,在新的岗位上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过去的“当兵打仗”,到现在的“教研保障”,从身着“橄榄绿”到心系“孔雀蓝”,在我看来,变化的是身份, 不变的是奉献和担当,以及我对部队这个大家庭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