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星火燎原|仅用时十五分钟!我军一骑兵团歼灭敌两个骑兵团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作者:赵炳安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09-22 23:50:31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作者简介

赵炳安,文中身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骑兵23团团长。

“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二百零六

十五分钟的战斗

■赵炳安

一九四七年七月,解放军开始了全国性的战略进攻。为配合主力部队攻打四平,我骑兵二十三团在辽宁铁岭以西、四平以南一带活动。上级给我们的具体任务是:牵制敌人,破坏交通线,扰乱敌后方,歼灭小股敌人。

七月底的一天早晨,空气清凉而潮湿。晨雾和炊烟融合在一起,笼罩着整个村子。吃过早饭,我们从铁岭西北的大孤家子出发,沿辽河向西南寻找敌人作战。战马奔驰了三十里,来到一个被树林环抱的独立小村。我们进村去找向导,突然发现四个正在打“麻将牌”的敌人。被我们捕获后,得知前方三面船村里有敌两个骑兵团刚进驻不久。

三面船位于铁岭以西,紧靠辽河北岸,是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大村庄,离独立小村有五里路。这两个骑兵团有一千余人,前身是土匪,大部分是蒙古族人,每人身上都带有一个“护身符”,打起仗来很卖命。国民党将他们收编为两个骑兵团,是一股颇有战斗力的敌人。他们原本准备渡过辽河,向沈阳靠拢,投奔国民党的主力部队,但恰逢雨季,辽河发大水,没有渡船,人马过不去,因而两个团都挤在一个村子。在村里,他们杀鸡宰羊,大吃大喝,待机过河。我们骑兵二十三团,是一九四六年夏成立的,主要是为了增强部队的机动性,是剿匪比较得力的部队,全团有五百多匹战马,组成四个骑兵连和一个机枪连。经过一年来严格的训练和实战考验,战士们精通劈刺,勇于冲杀,擅长马上射击,战斗力比较强。当时,我担任骑兵团长,在审讯俘虏、了解敌情后,就下决心要全歼这股敌人,主要采取出其不意、“关门捉贼”的战法,强调兵贵神速,克敌制胜。仅用五分钟我们就开完了连以上干部紧急会议,并在现场下达作战任务,进行战斗部署。

三面船周围的地形是:四面悬崖绝壁,西南山陡路险,骑兵上不去,西北山有坡度,人马可以行动,南面是河流,东面是平原,是我们进攻的出发地。辽河水是从东北向西南流向,因为雨季影响,河道水势又猛又急,拦住了敌人的退路。地形、天时,对我们都很有利。

我们决定用两个骑兵连,迂回到西北山上,然后从上往下压,四连从东向西迅速猛插,抢占东山冈,控制制高点,尔后从正面攻击敌人,三连沿辽河边插三面船,这样就像三把钢刀,同时插入敌心脏,使敌无反手之力。各连接受任务后,仅用两三分钟就开完了战地支委会,明确任务,具体分工,完成三路进攻的布置。

上午十点三十分,全团开始战斗行动。随着“上马”一声口令,战士们跃身上马,一出村就紧勒缰绳,放马疾驰如飞。好似三条神龙,卷起滚滚尘土,以最快的速度,向敌人驻地冲去。当我们接近三面船约二里地时,才被山冈上的敌哨兵发现,向我打了两枪后都逃跑了。等敌仓皇派主力抢占东山冈、爬到半山腰时,我们的四连已占领东山冈,控制了制高点。二连从西北方向压下来,三连从东南面也冲进了村,从三面形成了包围圈。

战士见了敌人,立即驱马扑了上去。敌人仓促应战,有的光着脚,有的穿着裤衩跑了出来,人马混成一团。我们所有火力猛烈射击,刀光闪处,鬼哭狼嚎,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人仰马翻,只好举手投降。

我们从发起冲锋算起,仅用十五分钟就结束了这场战斗。除打死和被河水冲走一部分敌人外,俘虏敌骑兵八百余人,活捉了两个骑兵团长,从他俩身上各搜出一个小铜佛,所谓“护身符”的神话也破产了。

几天后,陶铸同志来到我们骑兵团。在庆功大会上表扬我们说:“你们打得好,打了一个速战速决的漂亮仗。仅用十五分钟,一个骑兵团就消灭了敌人两个骑兵团。我向你们祝贺,并代表上级奖给你团每人三斤牛肉改善生活。”

(本文选自《星火燎原》,略有删减;《星火燎原》是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作序,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红色经典,生动再现了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承载着我党我军的基因血脉,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