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娥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1-09 17:04

李端娥,1905年3月生于江西省永新县西乡十三都枧田村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她从小聪明伶俐,非常讨人喜爱。9岁开始在枧田小学读书,成绩一直优秀。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困,弟兄姐妹又多,无力升学,只好回家跟母亲学习编织袜子,协助料理家务。李端娥的母亲文夏也算得上是位知识女性,颇通一些文墨,闲暇之时经常指导小端娥读一些古诗,练习书法。小端娥非常勤奋好学,千万百计找来一些书来读,并把书中的故事讲给村中的姐妹们听。姐妹们都羡慕她,也非常喜欢她。

1926年,表兄文廷梁从黄埔军校毕业回到永新固塘。这对从小青梅竹马、情深谊厚的年轻人再次相逢,在李端娥的心里激起了情感的波澜。此时的文廷梁已经是中共党员,这一次他是奉命回乡组织与领导群众投入大革命运动。李端娥在表兄的启发与帮助下,懂得了不少革命的理论。她心中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跟表哥一起,做生活和革命的亲密朋友和战友。从此,李端娥开始了革命的生涯。她以小学教师的身份作掩护,在刘真、刘作述等同志的指导下,在枧田一带发动群众,酝酿组织农会、暴动队,成立妇女进步团体——姐妹团等,还动员广大妇女剪辫子、放足、打菩萨,积极投身革命。在她的带动下,枧田一带妇女革命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影响很大。年轻的李端娥在斗争中初步显露出出众的工作能力。

1927年5月,李端娥被吸收为共青团员。不久,担任枧田乡团支部书记。她同乡农会会长李仕忠、工会委员长李庆元、乡暴动队长李连奎一起,深入枧田一带做群众工作,发动群众参加暴动队,积极筹划枧田暴动。7月2日,暴动开始,暴动队500余人向里田区署发起了冲击。由于组织领导得力,准备充分,他们很快捣毁了反动区署。这是湘赣边区最早的一次农民暴动,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当地的反动势力,对其他各地的农民运动也产生很大影响。李端娥在这次斗争中经受了考验与锻炼,并逐步地成熟起来。

9月,湘赣边区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秋收起义。随后,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李端娥是这场斗争的直接参与者。此时,她已经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8年5月,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占领永新。李端娥和枧田农会、工会的同志们一起,多次率领枧田暴动队和赤卫队,到高市的芳塘史家、龙门龙星、练家等地打土豪、分田地,建设政权及开展妇女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妇女运动的骨干分子。11月,李端娥调任里田区委妇运会书记兼区苏维埃妇女部长。这期间,她和妇运会的同志们一起,走村串巷,发动妇女走出家门,争取婚姻自由;学习文化,宣传革命,动员广大妇女慰问支援红军,从而有力地配合了反对湘赣两省敌军“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受到县委、县工农兵政府的表扬。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发,去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永新重又陷入紧张的局势之中,李端娥等一大批基层干部留下来,继续坚持工作。这时候,她与表兄文廷梁的感情也已经发展成熟,并且明确了关系。然而,严酷的斗争使他们无法经常见面,连书信也难得交流。母亲多次催促他们举行婚事,都因工作太忙而一拖再拖。

1930年2月到10月,红军进行了著名的九打吉安的战斗。在第九次攻打吉安时,李端娥已经是永新县的妇女部长。她组织全县青年妇女与男同志一道,以梭标、长矛作武器,在西路行委和永新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投入战斗。10月4日,红军在数万名群众的配合下,勇猛突击,攻克了吉安。李端娥率众随红军一道进城,搜捕在吉安的永新土豪劣绅,没收他们的财物,一一清点登记造册,人与物一同押回永新处置。他们把一部分财物分发给穷苦农民,一部分则留作县委、县政府的办公费用。

这年8月,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途经萍乡上粟。在一次战斗中,担任红三军第八团团长的文廷梁不幸牺牲。这一消息对李端娥来说无疑是个沉痛的打击。但是,她很快从无比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强忍眼泪当众发誓:革命不胜利绝不结婚!从此,她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革命工作中,要用实际行动纪念逝去的亲人。

1931年7月,王首道、袁德生等遵照中共中央和苏区中央局指示来到永新,准备成立湘赣省委、省政府,进而建立湘赣革命根据地。8月1日,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王首道任省委书记,袁德生任省苏维埃主席。永新成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斗争的中心,永新县的各项工作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时,李端娥经历了革命斗争的磨炼,也承受了严重考验。1932年3月,省委书记王首道到永新县委考察工作,从县委负责同志那里了解到她出身好、作风正、工作有魄力,又有文化,认为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推荐她到省委工作。不久,李端娥担任湘赣省委妇运会书记兼妇女部长。8月,省苏维埃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她当选为省苏维埃副主席。这次大会通过了一个妇女运动纲领,提出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上一律与男子平等,主张开办妇女学校,以提高妇女的文化素养。李端娥根据这一纲领,迅速对全省的妇女运动作出周密部署,各地妇女运动很快蓬勃开展起来。11月,中共湘赣省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李端娥当选为执行委员、省委候补常委。

1933年4月9日,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维埃进行改组,李端娥、陈洪时、刘士杰等7人当选为省委常委,李端娥还兼任省苏维埃副主席一职。6月,省苏维埃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又决定,李端娥兼任土地部部长。这期间,她和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任弼时、谭余保等人一起,领导湘赣苏区人民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土地革命、妇女运动、经济建设、扩大红军、反“围剿”等各方面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当时当地的传统的婚俗眼光看,李端娥此时已经是28岁的老姑娘,亲属和同志们不免劝慰她考虑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但李端娥理解大家的好意,更明白肩上的革命重担,珍惜党和人民给予她的荣誉和工作的机会,兢兢业业地辛勤工作着,而且她忘不了情深意重的表兄,她要实践“革命不胜利绝不结婚”的诺言。

正当李端娥激情满怀,准备在革命大潮中大展鸿图时,灾难却一步步向她走来。身为省委副书记的刘士杰爱上了她,公开向她求婚。李端娥对刘士杰的为人与政治品质不齿,认为他有政治野心,不择手段地打击王首道、袁德生、张启龙、甘泗淇等省委领导干部,而平时工作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不注重实际情况,一味推行王明的“左”倾路线,是革命的投机者。再加上当初曾经立下誓言,李端娥拒绝了刘士杰的求婚。不料,刘士杰怀恨在心,千方百计对李端娥进行威逼陷害。他在干部群众中散布流言,说什么“李端娥作风不正派”,诬陷李端娥在1927年任枧田乡团支书时贪污了打土豪没收的金银首饰等;并通过组织撤销了李端娥党内外一切职务,在《红色湘赣》报上公布李端娥的所谓“错误”;还把李端娥关进监狱,多次召开大小会议进行批判、逼供。肉体与心灵上的折磨,使李端娥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与绝望之中。1933年11月上旬的一个晚上,李端娥含愤自缢而死,年仅28岁。

近两年后,加害李端娥的凶手刘士杰于1935年10月在贵州叛变,被任弼时下令处决。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革命胜利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人们并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忘却李端娥这位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很大贡献的杰出女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当年曾经与李端娥一起生活战斗过的老领导、老战友开始为她讲话。当年的中共湘赣省委书记、后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王首道说:“李端娥之死,是湘赣苏区时的一个冤案,应当予以平反昭雪。”老将军王恩茂回忆说:“李端娥是好的,是受刘士杰打击迫害而死的,说她担任枧田乡团支书时隐瞒打土豪的金银是假的,没有这回事,可以恢复名誉,作为革命烈士。”曾任湘赣省军区代理司令员、红六军政委的王震谈起李端娥,也说:“早就应该平反,应该称为烈士。”

1988年7月的一天,对于江西省永新县里田镇枧田村的乡亲们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天,因为这天永新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副主席王震、中顾委常委王首道4月12日来信的精神,做出为李端娥“平反昭雪、按烈士待遇”的决定。消息传来,永新这片烈士出生成长、生活战斗过的土地沸腾了,许多同李端娥一起工作、战斗过的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历史终于做出公正的裁决,李端娥蒙受了55年的冤案终于得到了平反,他们终于可以告慰先烈的英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