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赐凡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1-18 14:45

李赐凡,1908年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鹧鸪坪村一个贫寒农家。家人、亲友节衣缩食,供他从小学读到初中。在地下共产党员李文香老师等的帮助下,他学业有成,思想上进,带头开展学生运动,担任县城学生联合会主席。大革命高潮到来时,他由共产党员高静山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李赐凡回到家乡小学任教,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党支部书记,发展十多个党员。宜章年关暴动后,他带领赤卫队员响应,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独立营,与萧克一道率部在资兴县龙溪洞同毛泽东率领的井冈山部队会合,编入红四军二十九团,任教导队党代表、少共书记,参加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

在红四军挺进赣南闽西、开辟新区的斗争中,李赐凡勇敢善战,屡建奇功,历任连、营、团、师指挥员。1930年红一方面军成立后,历任红四军十师政委、十师师长、十二师政委、十师师长等职,与红军名将王良、陈光等搭档,承担了主力红军一系列艰苦的战斗任务,打出了红四军的军威。龙岗一役,歼敌9000多人,活捉敌师长张辉瓒。漳州苦战,他胳膊受伤,仍然挥枪带领部队攻城成功。1933年1月,因在战斗中被敌炮炸伤两脚,被迫锯掉左脚,安装简易假肢,但这并不影响李赐凡继续骑马带兵、上阵打仗。看到他忍受巨大的伤痛,战友们都为之流泪,可是他却一笑置之:“锯个脚算什么!我们是革命军人,只能流血,不能流泪!”

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开始以后,李赐凡被派到陈毅任司令员的江南军区,先后任武装力量动员部主任、政治部主任、省少共队党代表,积极完成扩充红军、支援主力的艰巨任务,为红军输送兵员2.6万余名,并组建少共队模范团、工人师、少共国际师,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为夺取反“围剿”战斗的胜利作出了贡献。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1933年12月的江西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推选他为主席团成员,他还在会上作了扩大红军与地方武装的报告,受到大会代表的高度评价。1934年1月,他又赴瑞金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二届中央候补执委。

由于执行王明“左”倾路线的领导者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长征。李赐凡奉命留下,担任江西军区司令员,坚持在中央苏区打游击,策应党中央战略转移。他临危受命,毫不退缩,与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曾山组建江西省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地方武装和革命群众,以东固为据点,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保护红军伤病员和工农干部。

中央苏区全面失陷之后,留守红军日趋困难。天寒地冻,敌人反复“搜剿”,李赐凡和曾山等率领的部队被围困在宁都县的源头、石公坑、羊州坑一带,处境危险,他们决定分路突围。李赐凡率警卫连在古龙岗与强敌发生遭遇战,部队被打散,他右脚又负伤,冲不出去了。他同妻子、两个战士折回小布陂下村,在山上一个岩洞内长时间隐蔽,度过艰苦饥寒的日子。1935年1月25日,他的妻子下山与群众联系工作,被搜山的敌人抓获,从而暴露了他的行迹。敌人发现红军的江西军区司令员还困在山上,便调集兵力大肆搜山,妄想抓住他去领赏。他抽出短枪向敌人射击,固守岩洞坚不投降,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7岁。

李赐凡虽然过早地为革命献身了,但他在反“围剿”斗争中的卓著战功和在艰难困苦条件下坚强不屈的英雄事迹,都载入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篇章,激励着后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