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脫貧見實效,離不開這群紅軍傳人
多年來,人民子弟兵積極作為,以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的實干精神反哺老區,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青青艾蒲草,濃濃魚水情。一枚粽子背後,是一段軍民共建20年的溫暖故事。
“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一艘萬噸級客貨滾裝船載著空軍某建制部隊官兵和裝備,從北方某港口出發,劈波斬浪70余小時,航行千余海里,順利抵達東南沿海某港口。
剛吃過午飯,石志光老人早早地來到回民社區,與此同時,還有許許多多和他一樣的普通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只為趕赴一個多年來從不爽約的約定——“雷鋒常駐回民巷”。
單位的名字變了,共建的人員變了,不變的是六隊官兵和王曲中心小學孩子們的感情。
得知西藏林芝市米林縣發生6.9級地震,正在海撥4700米高原駐訓的第77集團軍某旅及時組織偵察、通信等方面先遣力量,做好一切準備,確保上級一聲令下即可奔赴救災一線。
多年來,人民子弟兵積極作為,以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的實干精神反哺老區,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軍民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進而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期。
軍民融合,貴在深度;轉型發展,贏在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