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核潜艇项目有新动向
■李媛 周宇宽
巴西海军“阿尔瓦罗·阿尔贝托”号核潜艇模型。
据外媒报道,巴西海军核能与技术发展总局近日与法国海军集团签署两份总价值约5.28亿欧元(约合6.2亿美元)的合同,标志着其核潜艇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编号21/2025的合同金额为2.46亿欧元,计划于2031年完成,主要内容包括为核能发电实验室的辅助厂房提供机电组装服务,涵盖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施工建设等。该厂房作为核动力系统集成测试的核心设施,其建设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核反应堆与潜艇动力系统的匹配验证效果。编号20/2025的合同金额为2.82亿欧元,计划于2029年完成,重点聚焦核潜艇附加系统的技术咨询,涉及导航、通信、作战管理等关键子系统。这两份合同分别从动力系统和功能完整性两个维度,为巴西“潜艇发展计划”推进提供重要支撑。
巴西核潜艇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08年12月。当时,巴西与法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造4艘鲉鱼级常规潜艇和1艘同级核动力潜艇,并引进全套潜艇建造技术。2010年,巴西启动潜艇开发基础工程;2018年,核能发电实验室控制中心投入运行,标志着核动力系统研发进入实质阶段;2022年,首座核潜艇反应堆陆上原型完成交付;2023年10月,首艘鲉鱼级核潜艇“阿尔瓦罗·阿尔贝托”号试验艇正式启动工程建造。按计划,该艇将于2029年下水,2034年前服役。
在研发过程中,巴西采取“常规放大、核常结合”的技术路径。“阿尔瓦罗·阿尔贝托”号以鲉鱼级常规潜艇为基础进行放大设计,艇长约100米,直径9.8米,水下排水量6000吨,可容纳100名艇员。动力系统采用巴西自主研发的低燃料丰度压水反应堆,最大输出功率48兆瓦,驱动单轴涡轮机实现最高35节航速(约65千米/小时)。此外,该艇沿用常规潜艇的武器配置,可发射法国制造的“飞鱼”反舰导弹和无人潜航器等。
巴西希望借助核潜艇续航能力和隐蔽性强等优势,维护其广阔海域的资源安全和航运通道畅通。自项目实施以来,巴西已培养400余名掌握艇体设计、核动力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工程师,巴西重要的海军基地和造船中心——伊塔瓜伊海军综合体建设直接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带动里约热内卢地区工业发展。此外,潜艇建造涉及钢铁、电子、机械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超过200家,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其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国际认证,为高端制造业出口奠定基础。
根据巴西海军规划,未来将建造4艘核潜艇,在南大西洋实现常态化部署,并与常规潜艇形成互补的水下作战体系,进一步提升巴西在区域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新签署的两份合同在核动力系统集成、附加系统设计等核心环节仍高度依赖法国的技术支持,可能面临核心技术转让不彻底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此外,如何建立完善的核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核潜艇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运行,也是巴西海军长期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