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长达6个月摔打磨砺的他们,刚成为“空降兵”就又成了“后勤兵”。素质过硬,却是不拿枪的角色,干着“捡伞、包伞、缝伞衣”的活儿,像足了裁缝。而他们却用行动正视“革命分工”,用一次次坚守笃行军人使命。让我们一起见证……
保伞员的血性“密码”

南国夏日,空军某机场,一架战鹰返航着陆,快速滑至跑道尽头。突然,“嘭”的一声,一朵巨大伞花从机尾伸展开来。一名战士迅速冲到飞机后边,打了一个手势,将落在地上的减速伞拖出跑道。
那就是他们的保伞员。在很多人眼中,他们干的都是默默无闻的活儿,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不如飞行员、跳伞员威风。其实保伞员又叫航空救生装具员,有了他们,跳伞员的训练安全才得以保障。笔者走进航材股救生装具室,对救生装具员进行了专程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