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第一基地——青海221厂(资料图)
从被“下线”的电影到中国的“橡树岭”
1954年,一部表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牧民新生活的电影《金银滩》在中国内地公映,引起轰动。然而,仅半年后,这部电影却被紧急“下线”,原因一时成谜。
四年后的寒冬,23岁的洛阳矿山机器厂吊装技术员杜学友告别已有身孕的妻子,和几十名工友一起从牡丹之都出发,坐上了西去的火车,但具体去哪儿,无人知晓。
多年之后,谜底揭开。
据时任中国第二工业机械部军工局副局长的张冶那回忆,1958年夏,他和同事们在西部多地为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址。当他们来到备选地址之一的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的金银滩时,随行的苏联专家认定:“在中国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基地厂址了。”
金银滩海拔约3200米,面积超过1100平方公里,东南为草原延缓地带,地势平坦,东、西、北都有高山屏障,特别是周边的一些丘陵,适合进行爆轰试验,加之人烟稀少,是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难得的理想场所。
就这样,金银滩成为了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橡树岭”,并有了一个名字:221工厂。1942年,美国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修建了核武器研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