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问题,他乘坐的飞机离试验机不到10米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天南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01-11 19:14

探“病症”三上云霄

1969年7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战斗机歼-8原型机首飞试验成功。站在跑道尽头的卡车上,歼-8副总设计师顾诵芬手里掐着一块秒表,紧张测算着飞机的滑行时间。

困难总是不期而至。在随后的飞行试验中,歼-8出现了强烈抖振,问题解决与否关系到飞机能否实现超音速。此后几年,技术人员多方求解,但一直未找到答案。

在此期间,试飞员鹿鸣东说的一句话让顾诵芬感动至今——“你们就大胆试,需要我怎么飞,我都能飞。”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想法:通过观察贴在机尾罩上毛线条的流动情况来弄清机身后侧的气流在哪里分离。

主意是好,但怎么进行近距离观察?1977年,已担任601所总设计师兼副所长的顾诵芬做出了更加大胆的决定:乘歼教-6飞机上天,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观察流动情况!

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两架飞机必须保持近距离等速飞行、间距在10米左右甚至更近,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据飞机空气动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天回忆,由于顾诵芬的另一位师长——歼-8飞机首任总设计师黄志千不久前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顾诵芬的爱人江泽菲曾和他约定:不再乘坐飞机。

“将生命置之度外,只为将问题研究清楚。”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他说服领导、瞒着家人,乘飞机三上云霄,在万米高空带着望远镜、照相机拍摄飞机的动态,还把毛线条的流动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

一次次观察、一遍遍尝试,顾诵芬和团队人员解决了气流严重分流的问题,并亲自做了对飞机后机身整流包皮的修形设计,彻底排除了飞机跨音速抖振的现象。

《我的飞机设计生涯》自传中,顾诵芬用一句诙谐的话来述说那段往事:“歼-8可以说是‘连滚带爬’搞出来的。”1981年,他被任命为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坚战。

其实航空工业的征程何尝不是如此?筚路蓝缕后的回味,辗转焦灼后的欢心,呈现的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磅礴力量。

1979年12月31日,歼-8白天型设计定型这天,很少沾酒的顾诵芬,大口大口地饮下美酒,第一次醉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