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和S-500将如何帮助俄空天军阻止美西方东进态势?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浚洋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9-05-18 20:13

苏-57列装南部军区 S-500即将部署欧洲 俄空天军如何阻止美西方东进态势?

国防科技大学 马浚洋

近日,有俄媒报道,俄制第五代战机苏-57率先在南部军区列装,以增强俄西南部地区的军事实力。同时,俄空天军即将在欧洲部署刚刚研制完成的空天防御“超级神盾”S-500防空导弹系统。有分析认为,俄新式武器率先列装南部和西部地区,意在利用新式武器阻止美西方东进高压态势。

苏-57列装南部军区形成“掎角之势”

苏-57战机属于俄第五代战斗机,装备俄国防科技工业最先进技术,具备空中格斗和对地攻击能力。该款战机可以最多同时跟踪30个目标,能够发射R-37M超远程高超声速导弹,击中300公里以外的高速空中目标。

俄第五代战机苏-57率先装备俄军南部军区,更确切地说是列装在黑海周边地区。接收首批苏-57战机的俄空天军部队,一个是驻扎在克雷姆斯克的俄空天军第1混成航空兵师第3混成航空兵团,另一个是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第27混成航空兵师第38歼击航空兵团。

通常情况下,俄新型战机都会率先列装给保卫重要战略方向的空天军部队。此次,首批苏-57战机一反常态地部署到南部军区,透露出当前俄南部战略方向局势紧张。近年来,黑海方向逐渐升级为俄与美西方角力的重要战场。仅2019年前几个月,几乎每个月,北约在黑海及周边地区都会举行不同规模的军事演习。其中,也包括北约和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家的联合军演。有专家表示,俄对来自南部方向的军事压力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因此,俄第五代战机苏-57率先在南部军区列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增加目前在黑海方向上与美西方展开军事博弈的筹码。

面对美西方东进态势,俄空天军在克雷姆斯克和塞瓦斯托波尔两地列装苏-57战机,试图在靠近克里米亚、面对北约国家的黑海沿岸形成“掎角之势”。

一是双保险布局。从克雷姆斯克到塞瓦斯托波尔,虽然目标都瞄准西南方向,但如果一个基地遭到北约和其他国家的打击,另外一个基地的作战行动不会受到影响。这对于提高俄空天军在这一方向的制空和制海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是多点位打击。苏-57战机的列装不仅可以“看住”只拥有三代机,四代机的乌克兰空军、保持绝对优势,还能够严加“看管”以罗马尼亚和波兰为代表的北约中欧国家。伴随着美西方持续东进的军事态势,罗马尼亚、波兰等“邻俄”国家大量部署前沿军事基地、引进萨德反导系统等美式装备。凭借距离比较近、武器装备更新速度比较快的优势,这些国家对俄西南方向的威胁越来越大。俄苏-57战机在此关键时刻部署在这一地区,可以实现第一波次多点位打击、阻挡多个国家的潜在攻击行动。

三是零空白补漏。在俄西部方向上,苏-57的打击范围与位于加里宁格勒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作战半径恰好相互衔接,使得俄西部方向的南北作战、地空协同没有空白。同时,在向西纵深的方向,德国、法国等北约一线、二线国家都处于苏-57攻击范围内。如果苏-57战机结合其他作战编队,在俄西部和南部方向将补齐防御漏洞,对美西方的东进态势将起到重要的阻碍效果。

S-500即将部署欧洲“防空”又“防天”

近日,俄空天军副司令格列霍夫中将向外界公布,S-500防空导弹系统即将研制完成,列装也正在计划之中。同时,俄国防部表示,这套系统将首先部署在欧洲地区,尤其是应对来自西部方向、波罗的海方向的威胁,以保护俄重要城市和与北约对抗的前线基地。S-500又名“普罗米修斯”,是俄新一代高空远程防空和反导系统。S-500防空导弹系统攻击范围达600公里,能够同时发现并摧毁最多10个速度达7公里/秒的超声速目标。有俄专家表示,S-500防空导弹系统的整体性能将远超S-400防空导弹系统及其竞争对手美国的爱国者-3型防空导弹系统。

“防空”应对战机突袭。从S-300防空导弹系统、S-400防空导弹系统,到俄新一代S-500防空导弹系统,不难发现,俄防空武器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在一个发射系统内,同时集成了多功能的作战单元,尤其是不同任务、不同射程的导弹。以S-500防空导弹系统为例,该系统装有几套不同的雷达系统,能够辨别不同的目标进行打击,如弹道导弹、飞机、直升机、低轨道飞行器,等等。同时,S-500防空导弹系统还集成了能够遂行各种特定任务的弹道导弹。

这些装备的集成有利于S-500防空导弹系统在更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侦测、跟踪、拦截空中目标的来袭。由于众多类型的雷达系统集成在一个作战系统中,在各个方向上,发现敌机的几率都会大大增加。这一性能不仅对美西方战机、甚至是隐形战机构成严重威胁,更提高了俄在欧洲方向应对敌机突然来袭的反应能力。此外,S-500防空导弹系统还可与S-300、S-400防空导弹系统“新老搭配”使用。有美专家表示,美军已经开始担忧S-500防空导弹系统将对美军F-22、F-35、B-2等主战战机构成严重威胁。

“防天”反导制衡天军。按照国际惯例,距离地球表面100公里以内称为“空”,100公里以上叫“天”。S-500防空导弹系统作战半径达600公里,可以实现“空”和“天”两个范围全部覆盖。如果运用到“防天”领域,可以攻击近地轨道上包括部分卫星在内的飞行器,有力制衡美国正加紧筹建的天军。2015年俄空军改为空天军后,S-500防空导弹系统是首款可以与“空天军”这个称谓能力相称的武器装备,即在“防空”反导基础上扩展到“防天”领域。

目前,美军计划于2024年前初步建成天军。在距离地球表面600公里范围内,有美国的一些低轨卫星。美军还部署了X-37B空天战斗机等机动作战武器,这些武器一旦需要攻击地面目标,就很可能变轨降到距离地球表面600公里以内。如果俄军给S-500导弹加装各种动力后,再配合使用如S-125“伯朝拉”防空导弹等射程更高的导弹,美天军即将部署的包括空间武器在内的各类武器装备大部分都会在S-500防空导弹系统射程范围内,进而被捕捉、损伤、破坏。因此,在对付美国正在组建的天军方面,S-500防空导弹系统有一定的遏制功能。

俄空天军依托新式武器构建“非对称”威慑

近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2019年第一季度,俄空天军接收了大量武器装备,信息化新式武器比例得到大幅提升。按照计划,俄军工单位交付了500多件较大型装备和约50件完成维修的大型武器,主要包括:31架米-35M、米-8和米-28型直升机,1套“棱堡”岸基导弹系统,13架不同用途的飞机,48枚“口径”巡航导弹,大量工程及通信设备、航空兵武器和各类弹药等。

俄空天军是如何通过研制列装新式武器构建“非对称”威慑的呢?

一是坚持简单实用的原则。受国力所限,俄空天军发展武器装备很大程度上力求性价比最大化。自2018年始,俄军费不得不缩减。在这种情况下,俄空天军还要进一步加强军力建设。此外,俄宣布停止义务兵招募,开始实施职业兵制度。人、武器和采购的费用对俄经济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俄坚持武器发展简单实用的原则,如米-8、米-28直升机都是通过实战检验后,俄空天军普遍认为性价比较高,改装后再进行较大规模列装。

二是武器研制针对性强。俄在发展新式武器装备时,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么是瞄准战略对手的“软肋”,要么是研制能够威慑打击美西方主战装备的武器。例如,按照俄空天军的计划,“口径”巡航导弹射程范围要从2500公里升级到4000公里,分别部署在俄西部地区、黑海地区和邻近美国西海岸地区,对北约国家甚至美国本土构成直接威慑。

三是武器列装布点精准。俄在北极方向,通过量身设计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克服了极寒状态下士兵难以生存和训练的障碍。在美国还没有在北极地区建立起打击体系之前,俄精准布点、主动作为,在北部方向提前占据了战略主动权。俄空天军在西部方向的关键战略要地,多线部署弹道导弹等新式武器装备,以配合和保护各种雷达、作战基地和军用机场。一旦北约向东实施突袭,俄空天军在这一方向还有纵深还手的余地。

乌克兰危机以来,特别是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以后,俄空天军大规模的武器装备列装与当前俄对周边安全形势的判断有关。尽管俄与美西方都在试图避免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但是双方“互秀肌肉”的博弈始终无法停止。苏-57战机列装南部军区,S-500防空导弹系统即将部署欧洲,既表明多种武器的协同配合是未来俄空天军巩固“非对称”威慑的趋势,又展现出俄空天军下大力气加强军力建设的决心,同时对美国正在组建的天军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反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