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约在黑海地区举行“海上盾牌-2019”大规模海军演习。与此同时,俄黑海舰队“顿河畔罗斯托夫”号潜艇乘员使用“口径”巡航导弹在黑海进行了潜射演练。针对此次演习,俄国防部表示,北约“海上盾牌-2019”演习为俄演练潜射“口径”巡航导弹提供了难得的真实战场环境。
近年来,不仅在黑海,从里海到红海,从地中海到波罗的海,俄美军事博弈特别是海上力量角力步步升级。“口径”巡航导弹效力几何,以致可以成为俄海上演习“明星”?俄美围绕五海将如何“斗法”?频繁进行的“五海博弈”又会对俄美关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口径”巡航导弹交出非凡“成绩单”
“口径”巡航导弹是俄目前最先进的巡航导弹,主要有海基型和潜射型。“口径”巡航导弹采用复合制导方式,可用于全天候精确打击包括舰船、机场、港口等在内的海上和陆上敌方目标。该款巡航导弹在实战和演习中得到了检验,交出了非凡“成绩单”。
潜射“口径”巡航导弹,超低空飞行,精准打击实现“精准威慑”。2019年4月12日,俄黑海舰队“顿河畔罗斯托夫”号潜艇浮出水面建立通信联络,收取消灭海上和岸上假想敌目标的信号。紧急下潜后,战勤班发现目标,并从水下位置进行发射。“口径”巡航导弹经过长距离的超低空飞行,以复杂的飞行路线模拟突破敌方反导系统的拦截,精准命中目标。俄黑海舰队对北约演习区域进行近距离“精准潜射”,“护送”正在军演的北约舰队离开黑海,无疑对北约形成了极大的“精准威慑”。
轻型护卫舰齐射“口径”巡航导弹,灵活应用创造“战法奇迹”。早在2015年,海基型“口径”巡航导弹就已经在叙利亚战场通过了实战检验。俄在叙的军事行动中,先后在海军护卫舰、巡洋舰和潜艇等装备上发射了上百枚“口径”巡航导弹。例如,2015年10月7日,从俄里海区舰队的4艘轻型护卫舰上连续发射了26枚“口径—NK”巡航导弹,经过伊朗、伊拉克领空,精准打击了叙境内武装恐怖分子的炮弹和炸药生产工厂、指挥所、弹药库和油料库以及位于拉卡省、伊德利省和阿勒颇省的恐怖分子训练基地等重要军事目标。
俄海军在轻型护卫舰上发射巡航导弹对远距离地面目标进行精准打击,打破了西方军事专家曾坚信只能在排水量5000吨以上水面舰艇和核潜艇上使用巡航导弹的“神话”。这次在实战中灵活运用、创新战法,在俄罗斯海军发展史甚至是世界海军历史上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此行动后,在《2018~2027年国家军备计划》的国防采购计划部分,俄计划加大对“口径”巡航导弹和可装备该款导弹的轻型舰艇的采购列装。
“口径”巡航导弹交出非凡“成绩单”,不仅成为俄海军“明星”战斗武器,更是俄拒止外来围堵和威胁的重要工具。
“新仇旧恨”交织下的俄美五海“斗法”
纵观俄美关系史,从冷战后俄罗斯对西方的期望演变成失望,再到如今俄美在五海及中东地区存在的安全秩序结构性矛盾和博弈难以消弭,“新仇旧恨”似乎始终交织在一起,使得俄美关系难逃“低位运行”的宿命。
在黑海地区,不仅是此次近距离潜射“口径”巡航导弹,俄美在此地展开的“边缘式”较量早已有之。早在2015年6月,俄苏-24战机在黑海对美军舰艇示威,低空掠过美军“罗斯”号驱逐舰。2017年5月9号,俄战斗机与美海军侦察机在黑海上空擦肩而过,相距不到七米。2019年4月,有俄媒透露,俄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机苏-57将率先在南部军区黑海周边的克雷姆斯克和塞瓦斯托波尔(克里米亚地区)列装。黑海地区历来被看作军事要地,近年来更是成为俄与美西方角力的主战场。黑海既是俄南部防御的门户,也是北约重要的石油生命线。从黑海口,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到东地中海,直至苏伊士运河。这条贯通的航道承担着欧洲70%以上的石油运输,因而北约必须在黑海地区抢占优势甚至是控制地位。
除了黑海,俄美军事博弈可谓四处开花。2017年11月25号,俄总统普京与苏丹总统奥马尔·巴西尔商议拟在红海建设军事基地。对于俄罗斯,红海是保证其同时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两个方向的一个战略要冲,也是对美国的一个战略威胁。俄在红海地区,向北可入地中海、大西洋,向南通过曼德海峡,可入印度洋、太平洋。对美国来讲,红海的一端,苏伊士运河,目前基本在美国的控制之下。俄在红海地区建立军事基地、长期保持军事存在,将直接威胁到美国对苏伊士运河这个战略通道的控制权,而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因而俄美在红海地区的博弈还将持续。
近年来,美方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持续增加兵力部署。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表示,与美国此前称其在领近俄边境地区军力部署极少的声明完全相反,美国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部署的兵力实际已经超过一个师。波罗的海是俄心脏地带,也是距离俄经济中心圣彼得堡较近的海域。在波罗的海周围,原属于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等国都已加入北约,芬兰、瑞典虽不是北约国家,也在增加与北约的军事合作。因此,俄在波罗的海的军事博弈压力仍然较大。
作为俄罗斯的内湖,近几年里海似乎也并不太平。阿塞拜疆作为里海周围毗邻俄罗斯的五国之一,近年来却和北约打得火热。阿塞拜疆不仅是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五国之一,有时还会邀请美军在里海附近进行演习。
在地中海方向,北约频频举行海上联合演习。近年来,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多次进入此海域,一度出现三国航母同时现身地中海的情形。自俄在叙展军事行动后,俄美在地中海的军事博弈几乎没有断过,俄也在叙利亚境内、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塔尔图斯城保留了部分军事基地。
俄美“五海博弈”达成“危险的平衡”
叙利亚局势图穷匕见,中导之争风波又起,俄美之间固有的结构性矛盾愈演愈烈。俄美在五海地区频繁“斗法”,不仅是想向对方乃至全世界秀肌肉,其背后更有深层的战略利益考量。
对于俄罗斯,五海地区是俄东部和南部方向安全防御的屏障,也是俄与欧洲对手的战略缓冲带。俄必须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相对于美国,俄海军整体现代化程度较差。但俄海军善于依托现有条件创新战法,从轻型护卫舰上发射巡航导弹、从潜艇上潜射“口径”巡航导弹,展示了俄仍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地区海洋强国,不仅有能力威胁五海邻国,还能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震慑大部分欧洲地区。
对于美国,五海地区是加强战略纵深、巩固持续东进态势的必争之地。美国一直试图打通从南进入、直至中亚的海上通道。这条战略通道必须经过黑海、里海等五海地区。如果美国无法在里海掌握主动权,这条通道将失去意义。
此次北约在黑海地区举行“海上盾牌-2019”大规模海军演习,核心就是遏制黑海的“俄罗斯化”。面对已经“俄罗斯化”的亚速海,美西方国家担忧“前车之鉴”再次发生。因此,在华盛顿召开的纪念北约成立70周年大会上,北约的领导人认为,如果不在黑海地区加强与俄罗斯的军事较量的话,黑海也很快会被“俄罗斯化”。
近年来,俄与美西方在五海地区针锋相对、频频博弈。由于俄美之间存在的地缘政治结构性矛盾无法解决,零和博弈还将持续,双方关系发生转圜的可能性很小。美西方需要在五海地区进一步巩固东进态势,不断挤压围堵俄政治与军事影响空间。俄也必须强势应对,主动作为,在可控范围内维护拓展国家安全利益。
可以预测,俄美将进一步加强在五海地区的“斗法”,以达成“危险的平衡”。这种“危险的平衡”意味着“边缘式对策”或将成为常态,但在双方都极力避免“走火”的底线上,几乎不可能发生正面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