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命后卫师
1933年9月,敌人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这时,毛泽东被排斥在领导核心之外,以博古、李德为首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掌握着红军的指挥权。他们抛弃在之前历次反“围剿”中已被证明是正确战略战术的运动战,企图以机械的阵地战、堡垒战打破敌人的进攻,结果恰恰正中敌人的下怀。于是,不过数月的时间,中央苏区就损兵折将、丢城失地,陷入极端危险的境地。由于被迫执行错误的战略战术,陈树湘所在的红34师在战斗中损失极大,师长、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先后负伤。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失守后,中革军委任命陈树湘为红34师师长,率部坚守泰宁。之后,红34师先后参加了一系列战斗,大都以失败而告终。他曾痛苦地说:“第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并不比前四次严重,可是却总是失败。英勇的红军战士在敌人的堡垒跟前成排成连地牺牲,这是‘短促突击’造成的恶果啊。红军要想胜利,就必须改变这错误的指挥!”
1934年10月,经过一年苦战的中央红军被迫撤离瑞金,开始长征。当时,“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依然对形势判断失误,结果把事关党和红军生死的战略转移变成了大搬家,携带了很多笨拙沉重的桌椅家具乃至工厂机器。中央红军主力的行进速度因此被严重拖累,长征初期甚至每日行军不过一二十里。敌人很快尾追上来,给红军主力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这关键时刻,陈树湘率领的红34师奉命担负起阻敌追击的任务。陈树湘深知责任重大,为了振奋军心,他专门召开全师战士大会。在会上,他面对数千战士斗志昂扬地讲道:“同志们,中革军委命令我们红34师为整个红军队伍的后卫,坚决阻击尾追之敌!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有!”全师战士的吼声惊天动地。看到战士们信心十足,陈树湘接着说:“同志们,尾追之敌都是敌人的精锐部队,我们肯定有很多硬仗要打。大家怕不怕牺牲?”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道:“不怕牺牲!红军必胜!”
誓师大会后,陈树湘立刻率领全师战士赶到指定位置,担负起全军后卫的重任。毛泽东曾说:“长征初期采取的战术是打狗战术。红34师边打边走,走在后头。”敌人在中央红军长征的路上设置了四道封锁线,前三道封锁线被红军顺利突破。气急败坏的敌人很快依托湘江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妄图让红军重蹈“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覆辙。这时,对于红军而言,前有湘江阻隔,后有重兵追来。而渡过湘江对于人数达八万之众的中央红军而言,需要相对充裕的时间,这就必然给后卫部队带来极大的压力。红五军团参谋长刘伯承专门找到陈树湘,严肃地说:“陈师长,34师在突破前三道封锁线的过程中圆满完成了后卫任务,但队伍也有一定的损失。现在,红军主力要过湘江,后卫的压力更大了。你们有没有信心继续担任全军后卫?”“报告刘参谋长,34师有信心完成任务!”陈树湘坚定地说。看到陈树湘的表态,刘伯承高兴地说:“这个担子很重!等渡过湘江,我给你们庆功!但是,敌人在地面上对我们围追堵截,天上又有飞机盘旋轰炸,形势是万分险恶的。你们走在全军最后,因此一定要有被敌截击孤军作战的思想准备。”陈树湘神色凝重地说:“请首长放心,34师全体战士始终心向党和红军,一定不辜负军委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11月27日,红军主力开始强渡湘江,至12月1日,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在这最为艰苦的五天里,陈树湘率部与数倍于己的敌人鏖战,为红军主力赢得了宝贵的渡江时间。然而,红34师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全师损失严重。更为不幸的是,渡江浮桥被炸毁,红34师陷入孤军作战的绝境。此后,陈树湘组织部队几次寻找渡江机会,均被敌人优势兵力阻击,未能成功。
这时,敌人将未能消灭红军主力于湘江之畔的怒火全部撒到红军的这支后卫师身上,出动大批部队围堵红34师。至12月3日,红34师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张凯,第100团政委侯中辉、第101团团长苏达清与政委彭竹峰、第102团政委蔡中相继牺牲,全师从4300余人锐减至800余人。面对优势敌人,陈树湘召集党员干部开会,决定向湘南突围,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12月9日,陈树湘率余部200多人返回湘南;11日,陈树湘率部进至江华,抢渡牯子江。但渡江途中突遭敌保安团阻击,陈树湘腹部中弹。渡江后,陈树湘忍痛扎紧皮带压住伤口,战士们制作了简易担架,抬着他赶紧转移。但敌人紧追不舍,看着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倒下,陈树湘大喊:“把我放下!这样会拖累大家的!”战士们说:“师长,即便全部牺牲,我们也绝不会抛下你。”“糊涂!”陈树湘生气地说:“我们是要搞革命,但绝不能作无谓的牺牲!要尽可能地保留革命的火种!我命令你们把我放下,尽快突围!”说罢,陈树湘挣扎着想从担架上翻下来。战士们不由分说,把陈树湘死死按在担架上,抬着他一路边战边撤。
12月13日,战士们抬着陈树湘路经道县驷马桥时,被国民党道县保安团拦击。抬担架的两个红军战士不幸中弹,陈树湘翻倒在路边田沟。警卫员要架起他撤退,被他一把推开。这时红34师参谋长王光道冲到陈树湘身边想带他一起突围,陈树湘拉着王光道的手说:“我现在的情况不可能随队撤离!我掩护,你赶紧带领同志们冲出去!”王光道眼含热泪,不得不带领仅余的数十人突围而去。完成掩护任务后,陈树湘在警卫员的搀扶下,边战边退,躲进驷马桥附近的洪都庙,依托庙宇的掩护继续向敌射击,最后因弹尽援绝、失血过多陷于昏迷而被俘。
敌人得知抓到了一个红军师长,欣喜异常,他们立刻找来担架将陷于昏迷的陈树湘送到位于驷马桥的一个药店,这是国民党道县保安团第一营营长何湘的临时指挥所。
何湘见到陈树湘如获至宝,他感到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但看着陈树湘身穿破破烂烂的军装,与普通红军战士毫无二致,何湘心里犯起了嘀咕,他不确定这到底是不是个红军师长。这是,由于路上的颠簸,陈树湘苏醒了过来。看到陈树湘伤情严重,何湘假惺惺地问道:
“你吃饭没有?”
“没有。”
“你是师长?”
“我是师长,叫陈树湘。”
确认了陈树湘的身份,何湘顿时兴奋起来。他不能眼看着陈树湘重伤而亡,他想要一个“活捉”红军师长的“威名”。想到这里,何湘立刻安排传令兵准备饭菜,传令兵报告说没有菜,何湘又叫传令兵去买蛋。
这时,陈树湘用微弱的声音说:“我不用饭。”
何湘又问:“你在江西打过不少仗吧?”
陈树湘脸上露出轻蔑的表情,使劲举起一只手指着身上的累累伤痕说:“我在江西大小经过数百仗,受了十几处伤。”
何湘接着问:“你这次带到湖南的红军有多少?”
“满湖南都是!”这是陈树湘对敌人说的最后一句话,说完,他又昏迷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邀功心切的何湘带人抬着陈树湘赶往道县县城。半路上,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陈树湘听说敌人要把他送往长沙请赏,乘敌不备,把手伸进腹部伤口,用尽最后的力气把肠子扯出绞断,壮烈牺牲!
陈树湘的牺牲是红军战史上壮烈的一幕!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以世间罕有的胆魄,以一种极其悲壮的方式实践了自己“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豪迈誓言,书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英勇红军战士的光辉战斗历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越过一个又一个险阻,始终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因为有无数个陈树湘般的革命者的奉献牺牲!陈树湘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不死、英魂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