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态系争战》:我们何曾料想到,人类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已悄然爆发……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杨军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7-24 23:41

《全态系争战》自序

原计划于2016年出版个人历经二十余年所著《终极运动论》(上:《归途》;中:《真相》;下:《重生》)一书,适逢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出版部门暂改已批复公开出版选题为内部交流资料,故未再继续出版申报。与此同时,应国防大学原战略教研部“战略与艺术”课题组之邀,与部分学员交流“《终极运动论》与军事思想”,便尝试运用《终极运动论》中所提出“全态系思维”及“争战”要点,比较剖析了中西方历史及现实文明对立、互动碰撞、交织交融的“争战”局面及可能走向。由此撰写了《全态系争战》文稿,之后申报了国防大学(专著类)课题,并以此作为《终极运动论》出版前的先行运用。

马克思说过,文化是与人相关的一切社会事务的总和。

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活动已没有什么领域没有触及,没有什么理论没有形成,从大文化视角或许更能看清人类历史及现实文明与冲突的全局态势,以探寻诸多问题的根本症结及改善路径。

客观地讲,当今人类社会实践与自然世界渐趋融合,而思想遵循却因个体经验立足及理论分类学科的隔行如隔山限定,难免陷入或“左”或“右”、或“绝对”或“相对”等矛盾极端。

“全态系思维”是作者从全球化时代的实际需求出发,基于人的立足点,本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世界的普遍联系,尝试贯通虚拟与现实、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生命、物质、精神、绝对、相对、辩证等思想理念,所作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大文化思维创新探索,是针对人与自然“多元”分化,在“二元”基础上的“天人合一”生态系统“一元”关照。

自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因自然形成差异的对立以及人的本能欲望驱动所引发的各种分歧,都是在经历了相互竞争到矛盾斗争,再由矛盾不可调和,最后才升级为终极之战。理性分析,历史上每一次战争的由争到战皆由物质或精神矛盾引发,而当今世界全球化发展中明暗混生的复杂“争战”,已经上升并拓展至物质与精神侧重的思想比拼。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一场超越两次世界大战规模,真正意义上世界范围的争与战。更确切地讲,这是一场牵动了人类文明历史所有理论思想及所有实践领域的“全态系”世界“争战”。

时至今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步伐正不断加快。中华文化思想已从宏观深入到精细,西方文化思想也正由精微突破至广大。我们理应认同,中西方文明在生命需求出发起点至终极追求上有着诸多共通之处。西方重“器”的精微思想在人类近百年突破前行的快速发展中,的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实用先锋作用,但同时也因其不断强行跨越、阻断和大规模的工业化复制,肆意改变着渐进生成变化的差异化人类文明及自然循环秩序。其过度追求欲望满足的自由放纵思想,对人和自然都已经形成了具有普遍威胁的“反秩序”破坏力。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原本就应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全球化发展所遭遇的各种矛盾正敦促人类社会,亟须从思想认知上将存在的一切都提升至生命的重要地位。由此再探寻问题的根本缘由,或更易于找到化解矛盾的可行性思路与办法。

“全态系争战”本质上是指思想争战、文化争战。

《全态系争战》一书主要是着重于人类文明发展科技突破、文化碰撞、生化变异、经济牵制、历史聚焦、制约生机、思想制胜等多维交织的“全态系”线索,尽可能从中西方文明源起及发展历程的“争战”比较中,寻找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积极价值和双重取向。正是基于这样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重“道”的宏观整体关照思想于全球化时代,在人自身的自觉自制、人与人的协同发展、人与自然世界和谐共处的适应性创造,以及“止戈为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极端处置等人类生存发展的各方面,所体现出较之西方“器”的实用物质思想,具有更为突出的精神性乃至科学性。

中华传统文化源于“天人合一”的《周易》思想,将人与自然世界归于太极的阴阳五行,逐步分化出了侧重顺其自然的非常“道学”、推行中庸规矩的入世“儒学”、倡导欲望节制的出世“佛学”,以及深入人的心性的“宋明理学”,就此共同搭建起中华传统文化“五位一体”的宏观思想主体。历史实践证明,这一思想正对应了人和自然世界时空架构的基本情形。此外,自汉唐始,尤其是明清以来,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于开放包容中,兼收并蓄地汲取了西方重“器”的思想及手段,不断充实并弥补着自身在实用精微上的不足。尤为重要的是,一个站在“为了全人类的幸福”立场,源于西方却被西方人自己所忽视甚至排斥,具有人类物质与精神追求终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于近百年前便融入且作为中华文化思想的时代牵引,正确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至此,创造性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此思想或可为世界社会提供一个具有阶段性示范意义的人类思想完整体系。

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和谐宇宙观,从最初就站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制高点,并始终恪守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实用物质“尺度”。在全球化交融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国率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凸显中华文化思想在人类现实及未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地链建起助推新时代科学发展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军梦的源动力。

此书所述仅为一家之言,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