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侵略:无声的战争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胡映卫责任编辑:康哲
2015-08-13 00:17

移植日本宗教,强行供奉“天照大神”——

蓄谋毒害中华民族的灵魂命脉

信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命脉。从信仰上奴化中国人,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项重要策略。

日本人知道把自己的信仰强加给中国人会引起强烈反对,但他们主观臆断,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灌输”,在下一代中国人的思想中就会扎下根,在中年以上的人中间,也会习以为常,于是全面进行“灌输”。1939年,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对溥仪表示:日满亲善,精神如一体,因此满洲国在宗教上也该与日本一致。不久,新上任的关东军司令官兼日本驻“满洲国”大使梅津美治郎向溥仪摊牌,说日本的宗教就是满洲国的宗教,应当把日本皇族的祖先“天照大神”迎过来立为国教。1940年,日本人安排了一场“请求迎接”仪式的闹剧。溥仪奉命“访问”日本,迎接“天照大神”。

溥仪回到东北后,在其宫殿旁边修建了“建国神庙”,供奉从日本捧回的象征“天照大神”的三件“神器”,并成立祭祀府。此后,按照关东军的规定,每逢初一、十五,由溥仪带头,连同关东军司令和满洲国官员们都要前去祭祀。东北各地也按照规定建立这种神庙,各机关学校也建立“神龛”,按时祭祀。为了强制人们敬奉“建国原神”,日本人还在《保安法》中增加一条:如有对神庙不敬者,判处一至七年徒刑。因为人民群众厌恶这种“神庙”,不肯向它行礼,凡“神庙”所在地,始终门可罗雀。

抗战时期,日本对中国进行宗教统治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国人承认日本是自己的主人,从而死心塌地给他们当奴隶。他们规定:中小学要设建国精神课,讲授“日满一德一心”“日本亲邦”“大东亚共荣圈”等内容。大中小学生都必须背诵,并进行考试,考试不及格者不能升学、毕业。

日本人“移植”神道并不只停留在精神层面。他们规定中小学生每天上早操之前必须遥拜日本皇宫(日本天皇的住所)、建国神庙、帝宫(溥仪的住所)。在每次饭前,必须闭目对“天照大神”表示感谢,然后方能吃饭。学生们每次在听读所谓诏书时,或在课堂上听到说“日本天皇”“皇帝”“天照大神”时,必须肃然立正或端坐屏息倾听。日伪政府时常要求学生到各地的日本神社去参拜或劳动,伪满的各级机关、各民众团体早会时都要遥拜皇宫、建国神庙和帝宫,每有集会或仪式时都要读所谓《日本奠定诏书》或遥拜。他们还规定:建国神庙的创建日,家家户户都要悬挂伪国旗。行人通过各地日本神社时必须对之敬礼,即或在电车、汽车里也必须起身对之敬礼。

侵华期间,日军对中国的宗教文化古迹进行野蛮摧毁破坏。指挥日军侵占南京的松井石根自称笃信观音的“圣将”,但攻入南京后,命令日军放火烧毁了中华门西街年代久远的清真寺、焚毁牛首山佛教学院,还把从上海到南京的染血泥土带回日本,制成“兴亚观音”顶礼膜拜。日军占领自古就是佛道两家传经布道胜地的荆州城时,进入承天寺殴打信众,抢劫珠宝古董,放火烧毁寺院,大火整整烧了15天,一代名刹付之一炬。日军进攻长沙时,用飞机对历经北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全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进行轰炸,使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变成一片废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