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第二炮兵>>正文

“标兵号手”缘何抵不过3天假?

来源:火箭兵报作者:徐 州  苏 政  王清勇责任编辑:杨红2014-12-19 10:10

奖励之间存“度量”

—— 某基地引导官兵走出奖励“物质化”认知误区的一段经历

奖励,历来是部队表彰先进、激励后进的一种重要手段。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其效能,调动广大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主动性创造性?某基地引导官兵走出奖励“物质化”认知误区的一段经历引人深思。

“‘标兵号手’?不如换成3天假!”

“奖励,是部队鼓励先进、维护纪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必须严格标准、按绩施奖,同时发扬民主,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这一点,新印发的《军队奖励和表彰管理规定》中有明确要求。

然而,官兵对奖励究竟怎么看?年初,该基地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官兵觉得立功受奖是对自己工作的莫大肯定,是很高的荣誉。可也有不少官兵并不这样看,他们坦言,自己努力工作博取“功名”,不过是为了日后回到地方便于安置工作,更有甚者直言,就是奔着《兵役法》里规定的,额外增加5%到20%的退伍(转业)安置费去的。

调查发现,少数年轻官兵对记功等精神奖励没有概念,习惯于以物质实用性来评判奖励的轻重。90后战士小刘得知自己被旅里评为“标兵号手”后出奇的平静,他说:“我不想要什么奖章证书,也不贪图奖金纪念品,就盼着能把它换成3天假!”

认知“物质化”,究竟为哪般?

“标兵号手”缘何抵不过3天假?针对官兵对奖励的“物质化”认知误区,该基地进行原因剖析。所属某团政治处主任姜翠正认为,一些年轻官兵受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重物质轻精神”的思想影响了他们对奖励的看法。

再者,部分单位存在的“奖励名目过多过杂”“奖励时效性差”等问题,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该基地所属某旅政委阴红文说,当前部队各项奖励交叉,一年下来有百余种之多,加之大部分奖励要等到年底才能兑现,客观上导致奖励失去了从精神层面激发官兵工作热情的应有魅力。

除此之外,少数基层党委不能做到阳光施奖、按绩施奖,也是导致奖励黯然失色的重要原因。该基地所属某团教导员李方华告诉记者,奖励若不把“公”字放在首位,而搞“平功分奖”“等功候奖”,就难以发挥出“精神功效”,更起不到以先带后、以点带片的激励作用。

把准“度量衡”,树立新风尚

如何引导官兵走出奖励“物质化”认知误区,重塑奖励“精神功效”的强大魅力?年初以来,该基地通过开展“面对奖励怎么看”“对待奖励怎么办”等多个专题的集中教育,廓清了部分官兵的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认清奖励的重要意义。

该基地还从完善奖励“度量衡”入手,制定《基地奖励和表彰实施细则》,将一些单位私设的奖励名目彻底清除。同时,将奖励分为常规性、重大性、特殊性3类,明确要求常规性奖励适当缩短奖励周期,尽量做到“奖励不过时,表彰热乎乎”;重大性奖励以比武竞赛、科研创新等为主,遵循“一事一奖、一时一奖、一处一奖”;对实弹发射、实兵演习、抢险救灾等特殊任务采取“专人专奖”,做到及时研究上报。

在此基础上,该基地坚持奖励向训练场倾斜、向基层官兵倾斜,确保所有操作公开透明,实时接受官兵监督,真正让奖励“奖得其所,人人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