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朱日和沙场点兵,我战略打击群压轴登场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梁蓬飞、岳小琳 等责任编辑:杨红
2017-08-01 08:32

核常兼备导弹方队

剑舞九天,长缨新锐露锋芒

■解放军报记者 王卫东 通讯员 董岸松

大漠深处,18辆战车携长剑轰鸣驶过检阅台,卷起漫天尘烟。

此次受阅的核常兼备某型导弹,作为东风导弹家族的新成员,其威武轩昂的形象,曾在“9·3”阅兵中赢得世人赞叹。

战甲未卸,征尘未洗。今天,这支组建不久的火箭军导弹劲旅,以圆满完成9次实弹发射、5次综合试验,多次参加实兵实弹对抗演习等重大军事任务的骄人战绩,再次接受习主席检阅。

沙场征尘见证创业足迹

中原腹地,巨龙蛰伏。

几年前,扎根这片土地的某导弹旅组建伊始,即担当起某新型导弹武器定型列装的重要使命。

在强军目标引领下,全旅官兵度过创业之初的艰难岁月,始终坚持以打赢为目标,不断探索现代战争背景下的实战化训练路子,将部队锻造成一支全天候、全时段、全区域的战略威慑新生力量。

战车驶过检阅台,2次荣立二等功的二级军士长戈仁军心潮难平。24年军旅生涯里,他维护保养过5种型号的导弹,8次参加实弹发射任务,10多次成功处置特情险情。一路走来,他深刻感受到武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打击精度越来越高的变化。他更能感受到作为“第一批”创业人肩头的责任之重,全旅官兵把“第一次”变成“第一名”为之付出的种种艰辛。

那年,武器装备面临定型列装,一道道难题横亘在官兵面前:器材、场地、资料样样欠缺,一切都得从零起步。

“没有装备能训练,有了装备能打仗!”旅党委“一班人”态度坚定,科学制订“打基础育人才、形成装备配套、具备作战能力”的砺剑目标。

他们先后派人多次赴全国各地武器生产厂家跟班见学,整理专业资料近百万字;制作模拟训练器材,编写专业学习教材,创新开展角色扮演训、精气神拓展训等多种训练方法,官兵能力素质和部队人才建设得到大幅度提高。

按照“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的核心标准要求,他们以高戒备作战值班拉动、应急力量拉动和整建制拉动为训练常态,紧前开展全要素、全流程作战行动演练,实战化能力节节攀升。

一袭征衣见证创客担当

铁流滚滚,留下了官兵潜心砺剑的坚实脚印;长剑巍巍,凝聚着官兵追求打赢的真切梦想。

旅政委张建阳介绍,此次受阅的18辆发射车全部从训练场机动而来,100%接受过实战化演训任务的检验。

强军之要,要在得人。非凡战绩背后是一批长剑“创客”呕心沥血的耕耘。

该旅瞄准强军目标打造人才方阵,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研究制订了《人才培养三年规划》;积极推行“四定一考”嵌入式培训,组织近千人次封闭集训学专业、搞教学、练战术;加强与生产厂家、教学院校联教联训联研,促使优秀人才竞相涌现。

搭建亮剑大舞台,锻造打仗生力军。如今,全旅20余人入选火箭军、基地尖子人才库,8人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专业骨干100%胜任本职岗位要求;士兵85%实现了学历升级,95%具备“一专多能”能力。

砺剑征程见证创新使命

长剑列阵,威震寰宇。

改革,剑指打赢;打赢,必须联合。从独立发射到作战发射,这支新生的导弹旅在强军改革当头,又马不停蹄走向联合作战之路,成为基地首支融入战区联合作战体系的战略威慑力量。

如何与各军兵种联战联训,没有多少先例可循,急需一套科学规范的联合作战流程来指导实践,一切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即便没有石头,咱也要蹚过联合作战这条河。”旅长姚文山在全旅动员大会上吹响进军号角,全旅探索研究联合作战制胜机理的实践拉开序幕。

加强作战问题研究。以联合作战任务为牵引,该旅坚持依案设计、依案演练、以训验案;旅作战值班室直达战区联指一体化指挥平台,实现军情通报、数据共享,增强了联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注重战法训法研练。他们每周一次战备拉动,每月一次实战背景下的陌生地域机动转进发射演练,坚持不定预案、不设脚本、不搞推演;通过案例解析、推演复盘等手段,完善细化联合作战流程,既为平时联训提供依据,又适应战时联合作战需要。

那年,西北大漠,紧贴战场的对抗演练中、联合高效的指挥模式下、陌生复杂的训练环境里,随着一声响亮的“点火”口令,该旅发射某新型导弹腾空而起,精准命中目标,实现首次亮相便一剑封喉。

(解放军报朱日和7月30日电)

赵秋领

核常兼备导弹方队将军领队

从训练场走向阅兵场,这是战略导弹部队由“兵”变“军”后实战化训练的成果展示,也是火箭军官兵践行强军目标砥砺前行的自信表现。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以作战的方式训练,以训练的方式作战”,强化常态化随机拉动、远距离机动转进、实战化野外练兵,是驾驭长剑飞天的必经之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