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某旅4名战士:踏着改革强军的鼓点一起成长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高明俊 黎平 汪聪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8-12-11 07:15

二级军士长毛文斌:“背锅侠”逆袭

“天气不错,适合导弹吊装!”踏出房门,毛文斌习惯性地抬头看天。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树梢上挂满晶莹的露珠,他心里迅速作出判断。从事气象专业20多年,毛文斌早已养成抬头看天的习惯。

1995年,毛文斌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气象兵。能够当上技术兵,让他心里一度美滋滋的。

然而好景不长,一次实弹发射,让毛文斌遭遇当头一棒。

那年,毛文斌奉命执行某型导弹发射气象保障任务,第一次踏上祖国的西北角。幅员辽阔的大漠戈壁,一望无际。

发射阵地,导弹起吊后突然遭遇短时阵风,瞬时风力超过战标规定的最大风速三分之一,戈壁滩上飞沙走石、导弹在高空来回晃荡、吊车吊臂大幅度抖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现场官兵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吊装号手使劲地拉住拉紧绳,操作手抓住风速减弱时机迅速吊装,才完成任务。事后,大家总结,气象预测不准对这次任务影响最大。

气象兵毛文斌自然成了“背锅侠”。但他心里不服气,下定决心,“说什么也要把天气研究明白。”

准确观测是精准预报的前提。毛文斌从基础气象观测数据入手,每隔1小时,雷打不动地爬上观测场,对温湿度、风速风向、云高云量等十余类数据进行观测记录。同时,对50多年来所有观测、探空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研究作战区域气象变化规律,把风向、风速、气压、湿度等与作战有关的气象数据摸得滚瓜烂熟。

2008年初,驻地遭遇冰冻雨雪灾害。每隔半个小时,毛文斌就要进行一次气象观测。从营房到观测场的陡坡结满厚厚一层冰,每次采集数据,他都是连滚带爬地走上观测场,常常摔得鼻青脸肿。

连续一个多月,毛文斌和战友们先后发出数十条气象预警信息,为部队灾害预防和参与地方抗冰救灾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渐渐地,提起毛文斌,战友们竖起了大拇指。

时代在发展,气象预报装备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近几年,多普勒天气雷达、震筒式气压仪、野战气象保障车等先进装备陆续配发部队;军地专线实现了军地之间气象观测资料实时共享、综合研判,预报的及时性、精准度在不断提升,短时天气预报准确率达100%。

去年底,毛文斌配属发射一营再次兵出大漠,执行极寒天气条件下的战斗发射,为提升某新型导弹全天候作战能力探路。

任务中,导调科目不断,发射时间一变再变,毛文斌吃住在野战气象保障车上。实时分析自动化设备采集的各类气象数据;借助探空雷达,密切监视数百公里范围内风云变化情况;依托气象分析系统自动填图,研判天气变化情况,每天采集分析数据量达千余条,为导弹提供了精准的发射窗口。总结会上,战友们都说,为天“把脉”的毛文斌功不可没。

心声

观云测雨助力神剑

■毛文斌

虽然从事气象保障,但每一个岗位都是能力岗位、打赢战位。未来战争不会选择天候,导弹点火不会选择天气,我们必须练就观云测雨的过硬本领,为天“把脉”,助力神剑腾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