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随杨靖宇民兵应急连参加冬训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见闻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田志国 陈立涛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1-01-27 08:07:16

高擎英雄的战旗

——随杨靖宇民兵应急连参加冬训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见闻

■田志国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陈立涛

1月13日晚,杨靖宇民兵应急连组建“党员突击队”,助力打赢哈尔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常智科摄

擎英雄旗、走英雄路、做英雄传人。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5支民兵应急分队以“英雄”的名字来命名:“道外区杨靖宇民兵应急连”“南岗区赵一曼民兵应急连”“尚志市赵尚志民兵应急连”……近日,记者随道外区杨靖宇民兵应急连参加冬训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见证广大民兵赓续红色基因,投身强军实践。

踏雪野、过冰河、住雪窝棚……1月上旬,杨靖宇民兵应急连组织为期4昼夜的冬季野营演练,锤炼战斗作风。

荒芜雪野,寒风中夹杂着沙粒般的风雪,吹到脸上像刀刮一样疼。坚持走了5公里后,民兵李强强步履蹒跚,直喘粗气。记者抬眼一看,他的帽子、棉衣已经凝了一层冰霜,像背着一层铠甲,走起路来“哗哗”响。

排长陈海看到落在后面的李强强,跑过来为他打气:“当年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战士,在林海雪原与日寇进行激烈的战斗,每天忍饥挨饿穿行雪野密林,常常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人人都练就一双‘铁脚板’!”陈排长一席话,让李强强重新鼓起了干劲,也激励着民兵迎着风雪大步向前。当天,民兵连雪野行军20多公里,无一人掉队。民兵张德胜告诉记者:“穿行在白山黑水间,我们仿佛看到杨靖宇在密林里与日寇战斗的不屈身影,作为英雄的传人,我们怎敢叫苦叫累?”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夜晚雪野宿营时,民兵唱起抗联领导人李兆麟将军生前创作的《露营之歌》,歌声久久回荡。领唱的民兵邓子瑜是一名军嫂,她告诉记者,民兵连多年来坚持整合抗联红色资源,通过编写民兵连史、编印抗联英雄故事集、传唱抗联歌曲等方式,传承精神血脉。

“红色寻根,让抗联精神这颗红色的种子在民兵心里生根发芽。”哈尔滨警备区领导介绍,2019年夏,沿着杨靖宇将军曾经带领抗联部队战斗过的地方,民兵连开展“重走千里抗联路”活动,民兵将沿途在抗联将士战斗过的地方收集的泥土送到东北烈士纪念馆,撒在馆中“英雄林”下,无声的课堂在民兵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刚刚结束冬训演练,民兵连又转战抗疫战场。

这段时间,哈尔滨市再次经受疫情的严峻考验,杨靖宇民兵应急连以疫情为令,以防控为责,日夜坚守,连续奋战,只为守护身后的群众。

一大早,民兵张涛配制好消毒液后,背上重达20多千克的消毒器具,开始对重点区域进行认真细致的喷洒。从1月13日开始,张涛每天负重步行10余公里消杀病毒,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双腿又胀又麻,好几次需要服用止痛片才能缓解。面对这样大的工作量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张涛说:“每天早上,我从家里出来执行任务时会路过靖宇大街,我就会想到当年抗联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人民的自由,也告诉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守护百姓的安宁。”

穿行在哈尔滨市,从靖宇大街到靖宇公园,无不感受到英雄精神的存在,也时刻提醒着民兵牢记肩头的重任。1月16日21时,记者在哈尔滨松花江畔见到正在江边劝返游人聚集的民兵孔令舜。气温逼近-20℃,迎着刺骨的江风,孔令舜从早晨站到晚上,脸上早已挂满冰霜,手冻得红肿。见到记者,孔令舜亮了一下胳膊上戴着的袖标,自豪地说:“每年民兵入队,读的第一本书是《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参观的第一个史馆是杨靖宇纪念馆,看的第一部影片是《杨靖宇》。作为杨靖宇民兵应急连的一员,咱不能给杨靖宇将军丢脸!”

“既然选择了成为一名民兵,就要担当起英雄民兵连民兵的责任!”1月22日午夜,记者在核酸检测站临时休息室见到了民兵谢凤国。家就在附近,可是他已经忙得连续3天没有回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道外区人武部部长王洪波代表民兵立下军令状,全力协助组织全区80万人口进行核酸检测。王洪波带领百余名民兵日夜奋战在核酸检测现场,一点都不敢含糊。谢凤国说,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有一点空闲打开手机,想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摔伤的母亲恢复得怎么样,又怕吵醒他们,只能作罢。

1月15日,杨靖宇民兵应急连又有28名民兵在疫情防控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加入党组织。在杨靖宇英雄塑像前,全连民兵举手庄严宣誓,不战胜疫情绝不退兵。寒风中杨靖宇民兵应急连的旗帜迎风招展,赓续先烈血脉,传承抗联精神,英雄的战旗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