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永做岗位战位上的 “螺丝钉”

来源:《中国民兵》 作者:陈一琛 何武涛 张 梨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3-03-29 17:29:31

永做岗位战位上的 “螺丝钉”

——记湖北省恩施军分区动员处处长陈刚果

陈一琛 《中国民兵》特约记者 何武涛 特约通讯员 张 梨

我愿像雷锋同志那样,‘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在脚下这片热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今年初,湖北省恩施军分区动员处处长陈刚果,在接受上级表彰奖励时动情地说道。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入伍22年,陈刚果像一颗“螺丝钉”,牢牢铆在艰苦边远地区的战位上。2018年,陈刚果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交流到恩施军分区任动员处处长。在祖国大西北荒凉的戈壁滩,他苦心钻研航天技术,荣获6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在鄂西林海,他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从动员业务的“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研发出国防动员智慧系统,成为地方应急救援的“大脑中枢”,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首批“最美国动人”。

在偏远处扎根

——有一种坚守叫艰苦奋斗

浩瀚无垠的戈壁滩上,狂风大作、飞沙走石。2001年,刚刚大学毕业参军入伍的陈刚果,在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北某场区报到的路上,第一次领略到岑参笔下“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意境。

湖北省恩施市利用国防动员智能指挥信息系统组织军地联合开展山地搜救演练。

“一路向西,越走越荒凉。”这让陈刚果联想起自己幼时因为家境清贫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大学的学费也是东拼西凑的。大四那年,陈刚果的父亲突发疾病骤然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陈刚果才艰难完成学业,学院领导为鼓励他走出阴霾,将一本《雷锋日记》作为礼物送给了他。

回想起往事,陈刚果感慨万千:“雷锋年仅7岁就成为了孤儿,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

1999年,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秘密历程陆续公开,在国内外引起强烈震撼,身处校园的陈刚果激动万分。参军入伍、逐梦航天的志向在他心中慢慢扎下了根。“到最艰苦的边境去”,成为了陈刚果最朴素的想法。

“你已经吃了那么多苦,既然可以留在大城市,何必跑到边疆吃苦?”大学毕业时,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规劝挽留,陈刚果依旧递交了自愿进疆入伍志愿书。

“刚到西北的时候,面对荒凉的大漠戈壁和艰苦的环境,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孤独让我一度打起了退堂鼓。”陈刚果回忆,“但我又不甘心,刚来就要走,跟逃兵有什么区别呢?”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当陈刚果扑下身子工作后却发现,看起来荒凉孤寂的军营,实则另有一番热火朝天的场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那块“东方红”卫星升空的地方,陈刚果读懂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

“我来对了!远地方苦地方,正是建功立业好地方!”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他把自己深深地钉在了大漠深处,一干就是17年……

2018年,陈刚果交流到湖北省恩施军分区,从茫茫大漠来到武陵深山。身边亲戚朋友十分不解:“在戈壁滩奋斗了快20年,怎么又跑到山区去?”记者抛出同样的疑问,陈刚果只是淡然一笑,又讲起了雷锋的故事。雷锋同志在1956年已在望城县委当公务员,但在18岁那年,他决心响应祖国号召,毅然来到工作环境和气候条件都很不适应的辽宁鞍钢,立志投身“祖国最壮丽的事业”。雷锋同志的选择点亮了陈刚果的内心:“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艰苦奋斗,才是一名党员应有的觉悟。”

在探索中创新

——有一种担当叫锐意进取

“突发山洪,游客被困山中‘失联’,急需救援,请立即处置!”随着一声令下,数架挂载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雷达等设备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指挥部里,电脑屏幕光标闪烁,“失联”游客被迅速定位。

去年5月,一场军地联合山地搜救研究性演练在湖北省恩施市展开。演练中,首次亮相的国防动员智能指挥信息系统大显身手——从接收无人机侦测回传的图像信息,到识别定位目标、规划行动路径、生成行动参考方案,用时不到2分钟。这个系统是陈刚果最新的科研创新成果,也是他在强军战位上锐意进取的缩影。

雷达测控是陈刚果的第一个岗位,也是他逐梦科研的第一个战位。正是在这里,他养成了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作风。从助理工程师到组长、站长再到参谋长,变的是职务,不变的是他对科研的执着。陈刚果曾说,“能用自己所学开拓创新,为部队战斗力生成做出积极贡献,是我最大的骄傲。”

2004年,陈刚果凭借雷达成像相关研究获得他人生中第一个军队科技进步奖,从此,陈刚果在逐梦科研的道路上开启了“加速模式”。在试验一线摸爬滚打17年,陈刚果带领技术团队攻克重大技术难题10余个,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取得发明专利权1项。

陈刚果在检查调研动员工作。

从大西北来到鄂西南,陈刚果带着过往的辉煌转身成为一名动员处处长。

2019年,恩施州军地开展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其间陈刚果敏锐发现动员潜力存有数据信息更新不同步、军地信息不共享等问题。“现实问题如果不去解决,动员潜力就难以转化为现实战力。”通过深入调研思考,陈刚果萌生了研制国防动员智能指挥信息系统的想法。

有的同志质疑,这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老问题,并且在经济不发达、科技较落后的偏远山区能搞出个什么先进系统来,劝陈刚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客观分,大家讲的也是实情。但如果一直墨守陈规,工作只会原地踏步,始终在低层次徘徊。”陈刚果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越是有难度的事情,我做起来越有劲头;越是需要创新的工作,我做起来越有兴趣。”

在军地领导的支持下,陈刚果带领团队历时2年多时间,于2021年9月研发出国防动员智能指挥信息系统,经引接数据、灾情模拟、实兵演练检验,系统达到了“数据采集实时化、决策建议智能化、指挥操控远程化”的标准,具备8大模块功能,成为地方应急救援的“大脑中枢”。系统建成至今,先后完成10余次森林灭火、防汛救灾、地质灾害救援等应急演练。在恩施州的山区林海,搜索救援只能依靠“人海战术”眼看耳听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在岗位上建功

——有一种精神叫爱岗敬业

“研发智慧系统那会儿,有个关键模块问题亟待解决。处长见我一脸愁容,主动和我讨论起相关技术问题。”恩施军分区动员处参谋蹇超给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我们从下午上班便一直讨论,同事下班后从食堂打回来饭菜放到办公室,等到处长想起来吃饭时,饭菜已变得冰凉。”

陈刚果在交流学习感悟。

军旅生涯中这种攻关到废寝忘食的场景,在陈刚果的记忆中已数不清有多少次。可以想见,逐梦科研的路并非一路坦途。

入伍之初,陈刚果被分配到雷达测控的岗位。“我学的专业是机电工程,雷达测控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他说,“组织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我无论如何都要干好、干出彩。”

补齐短板的过程被陈刚果形容为“像被扒了一层皮”。为弥补航天测控和雷达基础知识的不足,陈刚果白天跟着师傅调试设备,晚上自己一个人钻研,3个月硬是“啃”下了6种分系统基础理论,很快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专业大拿”。

转岗恩施,陈刚果仿佛又回到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面对全新的工作内容,陈刚果从零开始学习动员业务,针对恩施州大学生资源匮乏、政策激励不足等问题,他锲而不舍、奔走协调,推动出台3条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

随着一个症结一个症结地攻关,恩施州征兵、动员等业务慢慢有了起色,从全省排名落后一跃进入第一方阵。军分区领导这样评价陈刚果:“他工作充满激情、热情,愿干实干苦干肯干,是真正的‘雷锋式’干部。”

决定研发国防动员智慧系统,是陈刚果对自己的全新挑战。他直言:“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再难也要啃下硬骨头。”从军事需求提报到动员筹划落实、从行动组织指挥到潜力指标体系、从大数据分析到神经网络学习,面对全新的领域,陈刚果又开始废寝忘食地学习“充电”,并经常会忘记时间,只要有一点心得体会,就找相关领域的战友交流探讨。有一次陪儿子出去玩,陈刚果满脑子在想系统怎么建,待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不见了。等他着急地赶回家才知道,儿子见爸爸心不在焉,自己生闷气回了家。

陈刚果在检查调研动员工作。

“几乎每天晚上,他办公室的灯都亮到凌晨时分。”军分区动员处参谋刘华告诉记者,他与陈刚果共事两年多,感受最深的是陈刚果经常宿舍、办公室两点一线,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就“捣鼓”智能指挥信息系统,几乎天天都加班。

“在大漠戈壁,从没想过要远离艰苦奔赴繁华;在鄂西山区,也从没想过要规划后路虚度光阴。”陈刚果说,“作为一名军人,不管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都要弘扬雷锋精神,永做岗位战位上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