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亮起来”的人武部
——金沙县人武部依托特色军营文化打造铸魂育人主阵地
近日,金沙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县人武部开展“强国防意识 促担当作为”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爱国拥军的责任担当和国防意识,树牢国防安全之盾,强化干事创业之心。
红色文化凝魂聚气、英雄事迹催人奋进,大家漫步营区,被东侧墙上的六幅浮雕所吸引,钱壮飞烈士事迹、红九军团菜子坳战斗、战斗英雄事迹等庄重肃穆,让全体人员接受了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
“这些革命先烈的事迹,激励了一茬又一茬的人武部干部、文职人员和职工顽强拼搏。”金沙县人武部部长任国磊介绍,“浮雕的主题都是金沙籍革命英烈和红军长征时期发生在金沙的战斗场景,是民兵军事训练、新兵役前教育训练期间开展政治教育的场所之一,也是全县党员干部、学生、教师进军营参观见学的必看之地”。
办公楼两侧,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等宣传专栏,吸引参加活动的党员驻足观看。老党员朱成国感慨道:“革命先烈的事迹使我深受触动。‘船到码头车到站’‘躺一躺,歇歇脚’的想法一扫而空。虽然要退休了,但使命责任依然没变,更应该给年轻党员当好榜样,站好自己每一班岗。”
训练场周围,“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平时即战时、岗位即战位”等战斗标语随处可见,电子屏幕上“群众练兵龙虎榜”“训练之星光荣榜”等循环播放,业务比赛中各类专业尖子竞相角逐,挑战书、决心书……让人斗志昂扬。励志长廊围墙上设置的多个灯箱,展示了县人武部的工作风貌,走过长廊,就如同看到一幅奋斗的画卷。
县人武部还注重身边典型的激励作用,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一根本标准,立起向战为战鲜明导向,将荣誉激励贯穿日常教育训练、融入大项演训任务,积极搭台子、压担子,定期组织“精武尖兵”评选,一大批训练尖子在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中脱颖而出,在执行森林灭火、抗洪抢险、地质灾害等各类急难险重任务中多次受到军地好评。
文职人员张林参加毕节军分区组织的群众性练兵活动,被评为“先进个人”。宋小理,现任西藏军区某部上尉干事,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贵州省最美退役军人”李明齐从扛钢枪到扛摄像机,用受伤的双腿“跑”出900多期节目……在营区内,还设立了“县人武部、金沙籍现役、退役军人”三个先进典型展示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桩桩先进的事迹,登上“光荣榜”亮相,成为大家工作中创先争优的标杆,激励着金沙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典型、争当典型。“去年8月,上山民族小学师生来人武部参观,有个叫敖景学的小朋友看到文化墙的先进典型,激动地说长大后也要当解放军,去守卫祖国边疆。”县人武部政委门永喜对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秉承“越是环境艰苦,越要用文化丰富精神”的理念,金沙县人武部打造独具特色的军营文化。不仅让营区“亮”起来,也让军营文化“亮”出去。发挥铸魂育人、典型引领、激励斗志等多重效应,既培塑昂扬向上的战斗精神,极大提升人武部官兵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也让军营文化发挥出辐射效应,在地方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教育引导上展现出独特魅力和风采。
每到傍晚,金沙县城区路灯连同县人武部营区院墙上的典型人物灯箱一起亮了起来。灯箱内容有的是金沙籍优秀军人代表,有的是国防教育常识,还有的是征兵政策讲解……丰富多彩的文化灯箱成了过往群众休闲生活的“打卡地”。“每次我带孙子出来逛街,他都拉着我给他讲灯箱上解放军的故事,还说长大也要去当兵。”家住人武部周边的65岁老人张生旺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