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设课堂 携手学英雄
——甘肃省兰州警备区挖掘红色资源提升民兵教育质效
■敬达亮 中国国防报特约通讯员 董浩文
“1949年8月,解放大西北的关键之战——兰州战役打响,第一野战军11师31团团长王学礼率部与敌鏖战14小时,攻占敌主阵地之一沈家岭。在战斗中,他不幸中弹,献出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9月初的一天,甘肃省兰州战役纪念馆内,“红色基因代代传”云课堂如期开讲,连线双方是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学礼民兵连”民兵和新疆军区某团官兵。他们通过情景体验、线上互动等方式,聆听英雄事迹,感悟英雄气概。
新疆军区某团的前身是74年前担负兰州战役沈家岭主攻任务的“勇猛顽强英雄团”,王学礼时任该团团长。今年5月,兰州市七里河区成立“王学礼民兵连”,在沈家岭战斗遗址擎起英雄的旗帜。一座城、一位英雄、一场战斗,使相隔1900余公里的两支队伍结下情谊,并肩传承英雄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为提高民兵思想政治教育质效,兰州警备区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与新疆军区某团探索建立联教联育机制,共同打造红色教育云课堂,邀请英雄部队官兵“走进”战斗遗址,分享红色故事,与民兵一起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追寻先辈足迹,回溯历史硝烟。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千里之外的部队官兵“走进”兰州战役纪念馆。奏响西进序曲、实施千里追击、浴血南山之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让部队官兵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近距离感受兰州战役的悲壮与胜利。
走进王学礼烈士纪念亭,该警备区工作人员视频连线王学礼长子王进贤。“爸爸,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您,兰州人民没有忘记您……”王进贤深情告白父亲。民兵擦拭墓碑、敬献花篮,远在天山脚下的官兵脱帽、敬礼,共同缅怀为解放兰州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站在沈家岭战斗旧址,俯瞰这座形如葫芦、曾被炮火笼罩的大山,如今漫山遍野开满鲜红的百合花。
“敌人炮火猛烈,在缺少武器弹药的情况下,我们凭借6门小山炮扭转战局。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枚弹壳,就是那场战斗留下的。”镜头一转,在该团荣誉室,一连指导员杨兴旺正在讲述部队历史。屏幕另一端,民兵凝心聚神、认真聆听。
“王学礼民兵连”一排二班班长韩小波,曾在该团服役5年。由于训练刻苦,专业技能过硬,在演练中表现出色,前不久他被兰州警备区表彰为训练标兵。他说:“从战士到民兵,我一直和王团长有缘,英雄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两个小时的互动授课很快结束,官兵和民兵意犹未尽。课后的讨论交流环节,民兵纷纷表示,要向革命先辈学习,继承英雄志,激扬英雄气,练就过硬本领,在遂行使命任务中展现责任担当。
在红色文化的熏陶感召下,民兵尚武精武热情持续高涨。5月下旬,兰州警备区组织民兵拉动考核,“王学礼民兵连”民兵行动迅速、处置情况果敢,受到考核组好评。8月中旬,兰州市军地组织防汛抗洪应急演练。“王学礼民兵连”紧急出动,完成人员营救、积水排涝、应急保障等任务,展现了过硬的应急救援本领。
兰州警备区领导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加强与该团的交流合作,建立训练指导帮带、精品好课互讲、党建经验交流等常态化共建机制,激发民兵训练热情,提高遂行使命任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