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红色火种”播撒青少年心田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杨 静 赤列多吉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07-08 08:10:35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人武部携手丹巴县相关部门开展沉浸式国防教育——

“红色火种”播撒青少年心田

■杨 静 赤列多吉

丹巴县章谷镇川口寄宿制学校少年军校国防教育展厅开馆仪式现场。杨静 摄

仲夏时节,地处大渡河上游的四川省丹巴县章谷镇热闹非凡。成都市成华区人武部携手丹巴县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丹巴县相关中小学,在此联合开展“重走长征路·丹心映山河”系列国防教育活动。

丹巴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川西北通往康藏的交通要道,历史上曾是红军长征途中重要的休整地和兵员补充地。近年来,结合支援乡村振兴对口援建工作,成华区人武部下大力气帮助丹巴县改造升级国防教育硬件设施、帮带培养国防教员队伍。这天,由该区人武部为丹巴县章谷镇川口寄宿制学校援建的少年军校国防教育展厅正式落成,成为甘孜藏族自治州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的又一扇窗口。

“阵地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战士们靠冻硬的青稞饼充饥,打退敌人数次进攻……”笔者走进展厅看到,参战老兵张志清正在深情讲述战友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讲到动情处,老兵声音哽咽,师生泪湿眼眶。

听完老兵的讲述,师生们来到“互动体验区”。在这里,青少年可通过VR设备“穿越”党岭雪山,感受红军战士在严寒中翻山越岭的艰辛。“军事技能训练区”的“人气”很高,吸引许多孩子学习枪械拆解、战地救护等基础军事技能。

丹巴县人武部领导介绍,少年军校国防教育展厅总面积220平方米,分为“红军长征过丹巴”“军民同心筑堡垒”“科技强军新征程”3个展区,通过120余件珍贵文物、300余幅历史图片、5组沉浸式场景复原,全景展现了红军长征“三进三出”丹巴的历史,以及当地藏汉群众支援红军的感人故事。

走出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复刻的“长征路”。笔者随师生代表沿着崎岖山路前行,感悟红军当年的不怕困难、奋勇向前的精神。

在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的斑驳土墙前,师生们聆听讲解员讲述当年巴旺土司被红军将士革命热情感染,将自己的碉楼无私提供给红军使用的故事。

同一时刻,在红军泉畔,工作人员操控无人机升空拍摄。一旁的显示屏上,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与当年的战场图片,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蜿蜒的柏油路缠绕山间、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崭新的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外墙的彩绘在阳光下鲜艳夺目,藏乡的变化翻天覆地。

“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革命先烈的前仆后继,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活动现场,师生们真切感受到,当年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的山河,如今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藏族学生斯朗措动情地说:“我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传承好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长大后到军营建功立业。”

“深耕红色沃土,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红、更美。”成华区人武部领导介绍,通过这次教育活动,不仅为藏族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更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国防教育新路径。下一步,他们还将与丹巴县人武部、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建立“国防教育师资库”,选派成华区国防教育教师团优秀讲师前往开展国防知识讲座,并采取经验共享、人才交流等方式,提升国防教育质效。